职场木乃伊归来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9日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上班这一天其实很短暂,电脑一开一关,一天过去了;电脑一关不开,合同到期了。”“不想说话不想动,看报上网喝茶就行了……”
长期从事某种职业,在年复一年的机械化作业中,人们渐渐会产生疲惫、困乏,甚至厌倦的心理,部分职场人经过几年的打拼之后,变得没有追求,没有效率,没有反应,犹如“木乃伊”。在工作中,他们表情麻木、回答你的问题总是“有”或“没有”,难以提起兴致,更打不起精神;他们身体没有疾病,心理健全,然而依然过得很不开心,只是依仗着一种惯性工作。
临近年底,这种症状尤为明显,越来越多的人进入这种“职业倦怠期”,变成“木乃伊”。近日,国内一项“2011年上班族亚健康大调查”显示,职业倦怠在白领群体并不在少数,有50.12%的人“特别容易疲劳”。你是职场“木乃伊”吗?你的身边有没有“木乃伊”。
没有反应、没有效率、没有激情……在我们的周围,经常都会遇到这样的人,或许你和他只是相遇,没有交集,所以他的反应无关你的痛痒。
所谓的“木乃伊”,原本是指没有任何灵魂和思想的肉体躯壳,而这个概念被引申到职场中,更多地是在形容一种缺乏激情和创造力的平庸工作状态:原本热火朝天的奋斗激情,到头来只剩下对工资奖金的较真抱怨;原本创意十足的工作灵感,现如今已转变成到点下班的机械模式;原本真诚执蓍的处世心态,也不知不觉被驯化得卑微而麻木……
评述:周杰伦唱到,最美的不是下雨天,而是和你一起躲过雨的屋檐。身在职场,总有很多的问题要面对,不断地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也让我们的职场生涯变得充实而有趣。如果有一天,我们发现自己好久没有处理过问题了,那么很可能就进入了职业倦怠期。因为,问题总是找上在找问题的人。就好比,我们跑过下雨天,已经不会想到需要找个屋檐躲雨,只是机械地跑向终点,那么屋檐下的那个他或她就不会和自己相遇了。
变成“木乃伊”,可能并非职场人士所愿,只是现实如刀,刀刀不爽,最后干脆懒得搭理了。就像新闻里说的那样,激情和热情变成抱怨,创造力变成平庸,真诚变成麻木。
员工变成木乃伊,企业首先自身要找到原因,然后尽快进行制度上的调整,开展必要的奖惩和激励工作,而不是一味和“木乃伊”员工一起“木乃伊”。只有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付出必要的成本和精力,才能让“木乃伊复活”,才能让“王者归来”。

企业培训师吉宁博士策划咨询

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

人力资源管理咨询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