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一起接受入职培训,在团队合作中从生疏到默契;一起出差,熬夜加班,还要战战兢兢地担心哪儿没做好会挨上司一顿臭骂;一起躲在公司楼道里“冒烟儿”,边聊天边左顾右盼,生怕被人力资源管理者抓个现形;一起偷偷给公司的姑娘们打分,从长相到气质再到工作能力……从“一年级”开始,友谊便在这些细琐小事中生根发芽,伴随着他们各自的职场生涯,一起成长。
三年过去了,五年过去了,谁都知道他们是哥们儿,“铁瓷”。直到有一天,升职的消息传来,他或者他,二选一。
一夜之间他们成为对手,形同陌路—-甚至比陌路还不如。朋友成为敌人的最大危险在于,他们互相都太了解了,没有任何“战术”可言,只有贴身肉搏,短兵相接。当初那些替对方打的掩护,那些互相帮衬着才渡过的难关,那些掏心掏肺的真情实感,这会儿全都化成一把把匕首利刃,刺向对方,刀刀致命。
他们能容忍对手是一个陌生人,却无法接受这个人是自己的朋友。“是我的朋友,就该替我考虑考虑。”“这么多年我是怎么努力的,他不是没有看见。”“这是我最大的愿望,他知道的,为什么还要和我抢?!”争职位的他和他都这样说。
每当这种时候,我们都要大发感慨:为什么办公室友谊如此不堪一击?进而有人高瞻远瞩:职场如战场,千万不要和同事成为朋友。
其实,出了错的并非友谊本身,而是我们对待友谊的态度。如果退一步想想,世界那么大,这次不行还有下次,这里不行也还有别处,这个道理不深,谁都明白。可事到临头,偏偏是友谊,这个最该倍加珍惜的东西,却总是被人们最轻易地放弃—-义无反顾,甚至顾不上静下心来想想除了“互搏”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性。
要知道,竞争之外,生物界还存在一种关系,叫做共生。生活从来不缺乏智慧,只要能冷静下来,像往常一样从“我们”而非“我”出发,哪怕暂时牺牲一部分自己的利益,来换取一个双赢的结果,不是更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