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 竞聘上岗时必须“明码标价”吗?

竞聘上岗时必须“明码标价”吗?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9日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竞聘上岗在激发企业人才活力等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影响其成功与否的因素多元化,需要多个配套制度,一起为竞聘上岗“保驾护航”。其中,薪酬是比较敏感,关键,员工相对关注的一个方面。

一、薪酬方案公布实施的时机

在竞聘上岗前,薪酬方案根据新的人力资源政策已经制定出来,这时企业有两种选择:

一是在竞聘上岗前,公布实施薪酬方案。这种方式可以使竞聘范围内的员工,在选择竞聘岗位时,对竞聘岗位相关的人员编制、岗位说明书、任职资格、岗位评价、岗位薪酬等信息有较为全面的了解。由于此时岗位的具体人员和考评结果没有明确,缺乏员工的薪酬档级、学历、工龄等信息,此时公布的薪酬方案,其薪酬测算是对整体薪酬的标准测算,或者是给出整体薪酬波动范围,为高层提供相关决策依据。在竞聘上岗结束后,具体岗位人员确定后,根据竞聘考评结果,确定具体的员工薪酬,进行整体、个体的薪酬测算。

二是在竞聘上岗结束后,公布实施薪酬方案。这种方式使员工在选择竞聘岗位时,可了解竞聘岗位相关的人员编制、岗位说明书、任职资格、岗位评价等信息。竞聘上岗结束后公布实施薪酬方案,此时岗位具体人员和考评结果已经确定,其薪酬测算是根据具体的岗位人员信息和考评结果,进行的整体、个体的薪酬测算。

两种方式各有利弊,薪酬方案何时公布实施,需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决定。

二、两种方式对比分析

如何针对企业的不同状况,比较稳妥的将竞聘上岗推行下去,是一个关键问题。假设从公司的基层到中层进行大规模竞聘,友泰咨询总结了两种方式的利弊,分析了中基层人员各自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针对各影响因素在竞聘上岗过程中容易导致的问题,给出建议方案。如表1,2,3所示。

相关课程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