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企业管理心得体会中发现:物质与文化越来越发达,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为何人们的幸福感并未同步提升,更甚者,有些人,特别是文化程度更高的群体他们的幸福感却在降低,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绩效不能提升。是何因素影响我们感知幸福?为了回答一系列相关问题,前美国心理学会主席Martin E.P.Sefigman开创了积极心理学新领域,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学科。
鉴于心理资本的一些独特性,在选择心理资本构成要素上,Luthans提出应该符合以下标准:可以带来积极效果的、可以开发与管理的、可以测量与评价的、有理论依据的。具体的讲,心理资本有以下四个关键要素:自我效能/自信、希望、乐观与坚韧性。心理资本问卷(PCQ-24)是用于测量个体心理资本的,在问卷中基本遵循了这四项标准,这个量表的信度与效度都得到了验证。
(confidence or self-efficacy)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自信,是人对自我信念的强度,决定了其拥有的抱负,所做的选择,可以付出多大努力在特定任务上,以及面对困难与挫折时能够坚持多久,取得成功的人往往是自信的。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与工作绩效显著正相关。
(hope)
希望指基于目标、路径和意志力三者之间互动而形成的动机状态。它不仅指对个人目标达到的信念,还包括对达成目标途径的决心。研究表明,领导者的希望强度对企业绩效、员工满意度以及留职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一个拥有希望的员工会时刻充满活力,对工作、生活都会拥有积极的态度。
(optimism)
乐观是对未来的一种因果归因。乐观者往往会把成功归结为自身的、长久的原因,把失败归结为暂时的原因,并且认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战胜困难,获得成功。乐观对员工的工作绩效有显著的影响,例如许多乐观的推销员都拥有较高的效率以及较低的离职率。
(resilience)
坚韧性是指具有从逆境、不确定、失败以及某些无法抗拒的变革中恢复的能力。组织管理学者最近的研究发现,有坚韧性的人可以在挫折和困难中茁壮成长,他们不仅会恢复他们原先的水平甚至还可以达到更高,并且在恢复的过程中找到他们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大量研究也证明,拥有较高坚韧性的员工会拥有比较高的绩效与工资水平。
企业管理心得体会:心理资本的重要性
2015年12月9日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