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 如何正确进行绩效管理

如何正确进行绩效管理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9日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组织绩效提升的前提是企业“战略、目标、流程”清晰有效。团队绩效提升的前提是团队负责人工作态度和管理方法的转变。个人绩效提升的前提是公开、公平、公正的评价体系。
“管理”改善的前提条件是要求经理人“真学、真信、真懂、真用。”
首先,企业战略、目标不清晰或不合理。绩效管理就很难起到协同部门、员工的行为,改进绩效的作用。我们知道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企业内部各部门、各流程协同的结果。例如企业要降低产品成本并不是一两个部门、员工可以努力实现的,对产品成本构成,成本预算、消耗定额的分析,采购成本、制造成本的降低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工作协调。而这正是企业高管的重要职能,而很多中小企业高管要么具体事务缠身,要么不具备相关的能力素质。“降成本”工作目标不清晰,目标未分解,流程不到位,靠的是各部门各自为战。这时“对成本的考核”很多时候要么流于形式,要么成为企业扣奖金的“由头”,造成员工怨声载道。
其次,团队绩效得到改善的前提是团队经理人能够进行“绩效管理”,这就要求团队经理人具备目标分解、绩效监控、绩效沟通、绩效评价的技能。在很多企业,这也正是经理人的弱项,很多部门负责人不认真填写工作计划、很少召开部门的绩效总结会,分析、评价部署的工作。也很少进行绩效沟通,每月把分数打完后往人力资源部一塞,员工得了多少分都不清楚,这种情况下也很难达到绩效改善的目标。
最后,由于企业、团队(部门)级的绩效都不能有效开展,个人绩效有效实施也只能成为一个愿望。个人的绩效评价只能流于形式,因为无论是个人的工作目标,个人的岗位职责履行情况都不清晰,再加上团队领导欠缺评价和沟通技能,往往评价结果仅限于表格上,谈不上个人的绩效改进。
曾经有个企业老板因为所在行业临近“寒冬”,他感到压力倍增,他找到项目组要求推行绩效管理,他说:“我这里的员工以往都是旱涝保收,这种工资体系不合理,最好能把他们的工资改成80%和绩效挂钩。”很显然,如果按照他的思路,企业员工的工资也将面临寒冬,可是按照这个思路推行绩效管理推行会起到改进绩效的目的吗?
总结起来,很多中小企业绩效管理效果不佳的原因在于企业的管理层(尤其是高管)对绩效管理的简单思考:
误区一大企业都在推,我们要学习,我们也要推
提示:不要忘了大企业的战略、流程、管理基础、人员素质与中小企业存在巨大差距
误区二员工工资和企业绩效、个人绩效不匹配,我们要马上实行绩效工资
提示:如果绩效管理体系不成熟,又会产生新的不合理,同样是员工不满意
误区三只要考核了,员工马上就重视了,绩效就会改进了
提示:重视只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流程、素质、方法的提升同样重要,如果这些方面不下功夫,就会产生“造假数,打假分”等不正之风。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误区四我们要做出来科学的考核表,提升大家对考核表的满意度
提示:再科学的考核表也要经理人来执行评价,各部门经理人同样起到重要的作用,没有各部门的正确执行,没有各部门的绩效管理,员工同样不满意。
中小企业推行绩效管理,切莫操之过急,练功要从基础开始,绩效管理不是“灵丹妙药”,更不是“绝世武功”。不要指望一步登天。经理人要“真学、真信、真懂、真用。”

标签:绩效管理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