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 外资投资银行在中国区开始招人

外资投资银行在中国区开始招人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9日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一场金融危机重创了全球经济,而在持续数月的金融海啸中最受伤的还有曾经风光无限的投行大佬。2008年3月贝尔斯登倒台,华尔街率先刮起了裁员风暴,随着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伦敦、香港等国际金融中心无一幸免,或是分公司顺应美国总部的裁员大计,或是本土公司自身经营困难,而内地市场也未能独善其身,“裁员”在中国的投行业同样发挥了威力。

  例如高盛于2008年11月推行了裁员10%的全球瘦身计划,波及高盛在内地的业务部门,中国国际金融公司(下称“中金”)、瑞银(UBS)等合资券商的投资银行部也相继爆出有不同规模的裁员。

  同时,与投行关系甚密的四大会计事务所,除了不留情面的“炒鱿鱼”,还惊现“员工被迫停薪休假”、“停发加班费”等变相节约人力成本的举措。

  然而,随着沉寂数月的A股IPO破冰,以及全球股市近五个月的绝地反击,内地投行业重新显现生机,据本报记者多方了解,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瑞信(Credit Suisse)、美林(Merrill Lynch)、高盛等外资投行在内地市场都先后重启了招聘大门。

  北京一家合资券商的董事总经理向本报记者指出:“现在相比而言,中国市场是最让人乐观的,对投行来说人是最重要的,所以随着业务状况调整员工队伍是很正常的。”

  投行业寒潮果真已成过去式?市场预期已经明确一致向上?

  外资行招兵买马,内资行按兵不动

  就职于某国际猎头公司香港办公室的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据我了解,明确找猎头公司在中国区撒网的有瑞信和美林两家投行。”

  该人士称瑞信和美林职务空缺的主要是投资银行部门,且招聘对象是SA(高级经理)至VP(副总裁),都属于中低职级,至于详细招聘人数不方便透露。“这正符合投行的规律,裁员的时候最初考虑对象也是这一职级区域的员工。”他表示。

  张华表示:“接到的猎头电话中有帮瑞信和美林的投行部门招人的。”

  另一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深圳某券商的保荐代表人也表示:“瑞信、美林以及摩根士丹利的同行近期都联系过我,问我是否考虑跳槽过去。”

  据上述保荐代表人介绍,高盛的投行部门近期也在零星地招人,最近两个月已新增3名以上的人员,而且由于进入A股市场历史不长,其保荐代表人的储备并无优势,如果市场继续转热,他们对保荐代表人的需求肯定很大。

  回首2008年11月,高盛在香港的裁员覆盖了除财会部门之外的所有部门,研究部、投资银行部等业务核心亦在瘦身布局之中,高盛香港证券化衍生产品部的负责人的“窝轮女王”都黯然离职,在内地也一度将减员风暴覆盖投资银行部门以及其他后台部门。

  变脸就发生在A股节节攀升的这几个月中。

  证监会7月公布的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名单显示: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高盛在中国成立的合资券商,专注于发展投资银行业务)于2005年11月注册为保荐机构,现有保荐代表人9名,数量在68家保荐机构中仅列42名,名列第一的国信证券拥有保荐代表人数量是其9倍。

合资券商中尚未有大规模投行招人动作的有中金和瑞银,目前这两家机构在保荐代表人数量上分别排名第8位和第20位。

  而瑞信在国内成立的合资券商—-瑞信方正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注册时间是2009年4月,4名保荐代表人的数量在保荐机构中倒数第二。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