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定位,就是让品牌在顾客的心智阶梯中占据最有利的位置,使品牌成为某个类别或某种特性的代表品牌。这样当顾客产生相关需求时,便会将该品牌作为首选,也就是说这个品牌占据了这个定位。
如今,市场营销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在市场营销实践当中,我们通常会用到的以下四大定位方法需要进行全新的阐释和解读。
其一,市场定位。市场是由消费者组成的,因此,我们通常所做的市场定位就是定位目标消费人群,传统认知上,企业一旦定位了目标消费人群,就要根据这部分目标消费人群制定系统的营销组织策略,以满足这部分目标消费人群的核心需求。
为了能够使得市场定位更加精准有效,在市场营销实践当中,我们常常会增加对于目标消费人群的内部再定位,也就是市场定位于具有消费意见领袖气质的那部分消费群体,这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特别需要企业注意。
随着互联网营销的份额越来越重,企业做出聚焦少部分意见领袖群体消费者的市场定位,就可以围绕着这部分领袖级消费群体开展市场营销活动,这时,企业在营销内容制作上就更具针对性,营销运营操作起来也就更加简单。
其二,产品定位。通常的营销思维来看,高端产品一定对应着高端目标消费群,低端产品一定对应着低端目标消费群,正是这样的传统营销思维模式之下,才成就了大量的市场空缺。
其三,品牌定位。品牌往往能够给产品带来附加值,这是于企业方来说的。同时,品牌更应该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消费者认可的附加价值,这是相对于消费者来说的。如果从这两个角度来看的话,我们还真不好说到底苹果品牌的附加值高还是小米品牌的附加值高。
其实,如果从这两个角度仔细分析可以看出,一些营销策划机构常常会帮助企业做出错误的品牌定位,他们希望通过强行注入的概念、文化、理念以及包装豪华化等方式以求提升产品附加价值,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不是提升了品牌附加价值,而是稀释了品牌附加价值,在营销信息高度对称的今天,这种品牌定位手法无异于自杀。
其四,传播定位。传统上来看,产品要卖给谁,自然会向谁传播,这是终极营销传播目标,没有任何错误。但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传播渠道和传播手段的丰富化多样性,企业往往不必直接定位于目标消费群,而是通过直接定位于具备媒体属性的群体,把这部分群体当作营销传播的“二传手”,然后再把营销信息扩大化地传播到目标消费群体那里。
有人说,新营销时代,传统营销理论有些过时了,其实不然。传统营销理论不但没有过时,而且还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是营销者要勇于发掘出这些营销理论当中的一些创新点,如果这些创新点能够被你正确的重新解读,你就将开创一个全新的营销模式,为企业带来更加广泛的营销空间也就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