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销售培训 / 销售培训:淘宝落寞“双12”,小卖家流量红利用尽

销售培训:淘宝落寞“双12”,小卖家流量红利用尽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9日 销售培训

刚刚过去的双12,实在是一个平淡无奇的日子。淘宝公布的双12交易数据是264万淘宝卖家在这一天实现了成交。而按照此前披露的数据显示淘宝总卖家数是在700多万,那就意味着剩下的500万卖家是销售零成交。

如果再回过头来看双11,天猫7万卖家就撬动了350亿的销售额。两者相比,对于大部分小卖家而言,一年一度的狂欢跟他们没有一毛钱关系。淘宝低廉的准入门槛让短短十多年时间淘宝卖家从0疯涨到700万,现在是天猫7万卖家的100倍。在需求没有发生大规模变化的情况下,这一导致的结果是淘宝小卖家在争夺资源的路上越来越同质化,竞争越来越惨烈,利润越来越薄。以淘宝现有的生态容量,纵使淘宝再有能耐也无法满足如此庞大的流量饥渴。

此外,企业培训师吉宁博士认为,长期以来淘宝粗放的管理,按销量分配流量的单一机制,造成了虚假交易、炒作信用盛行,消费者对于淘宝的信赖感降低,消费预期转向更有保障的天猫。对淘宝来说,如果不改变现有的流量分配规则,炒作信用就不会有终止的一天,客户的信赖感就无从建立。淘宝小卖家流量转化率跟天猫大卖家完全不在同一层级,阿里也因此不可能像双11一样倾注这么多资源在双12活动上。

今年双11成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有众多竞争对手一起搭台唱戏,已经形成了“全年最低价”的网络口碑,制造出了独一无二的电商狂欢节日。而经过双11大战后这些竞争对手发现自己卖力的宣传只是为天猫在做嫁衣裳,把双11氛围搞起来了,得益的却是天猫,所以双12跟着一起玩的竞争对手少了,力度也小。自己搭台自己唱戏,关注的人也就少了,效果自然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可以说淘宝小卖家是阿里体系的弱势群体,小卖家面临的竞争不止是同行,更多是天猫卖家。没有品牌知名度、缺乏自身造血能力、缺少产品议价权(大部分是代理)、产品品质缺乏保障等都是淘宝小卖家的硬伤, 跟天猫卖家相比小卖家从淘宝体系获得的资源少之又少,在未能确认预期收益的情况下,淘宝小卖家普遍抱有能活一天是一天的心态,推广动力不足。

今天面对残酷的网商竞争,真正想成长的小卖家应该顺势而为,放弃大而全,选择合适的细分市场,减少和优化SKU数量,从单纯拼价格回归到拼产品品质、拼个性化、拼差异化、拼消费者黏性上来。有战略眼光的淘宝小卖家应该及早布局多渠道运营模式,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流量去中心化越来越明显,依靠微信微博形成的社区关系链,带来的机会巨大。

没有实体经济的支撑,互联网经济只能是泡沫。没有自己核心竞争力的淘品牌是没有未来的,可能最终都逃不过被排挤出局的厄运。阿里目前的扶持方向早已转向实体产业中的传统品牌,从中国年度经济人物评选现场马云对于格力进入电商的渴求我们可以管中窥豹。对于淘宝小卖家来说,如果实在无力去做一个自主品牌,那么转行协助线下实体品牌做电商运营不失为一次新的机会。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