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快速发展,企业数量逐年增加,发展水平不断跨上新台阶。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中小企业总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不容忽视,特别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主要表现在中小企业基础薄弱、发展质量低,企业管理水平有待加强,融资难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不完善等方面。
中国中小企业,批量成立,批量倒下,如大浪淘沙般生生灭灭,其中尤以IT业较为典型,基本上三年内,有一半的企业倒下,至于存活十年以上的,凤毛麟角,顶多百分之几。企业培训师吉宁博士细究之下,中小企业生存环境极度之恶劣,压力之大。
对于规模不大,年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员工人数不超过5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亿元的中小企业而言,原材料及人工成本的飙升和订单利润的巨滑给当下的中小企业经营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中小企业在市场运作中缺乏更加系统的策略和方法,习惯以低廉的价格战略赢得市场份额。伴随成本压力的飙升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致使惯用单一价格竞争的中小企业手足无措。在企业难以持续以优秀的产品低廉的价格为经营纽带时,经销商也将另觅出路。在老客户难以稳定,新客户难以开发的危难时刻,我们广大中小企业该拿什么来支撑市场?
因为中小企业资金有限,企业福利相对薄弱,在中小企业上班的大部分员工养老、医疗等基本社会保险得不到保障。企业发展缓慢,成长环境和发展空间也不具吸引力,员工没有前途,流动快也是没办法的事。企业想招素质高、有知识、有技术的优秀人才,而企业由于没钱、没有培训团队,更不能让员工走出去与外界交流。
在危机四伏,前途未卜的市场环境中,太阳每天还是会从东方升起,中小企业的前行之路在何方?中国大部分企业的失败都是把经营和管理混为一潭,经营是战略,管理是战术,越是中小企业越要把管理和经营分开思考。
从中小企业人才现状来看,95%的企业老板在做经理的事,而在在这些企业中一定有5%的员工在思考老板的事,甚至比例更高。在现实生活中,往往老板在做经理的事,经理在做员工的事。在中国的国情环境下,中小企业的当务之急不是学管理,更不是上EMBA,而是设计企业组织的利益体系,管理的事让经理去做吧。
在市场高度竞争的环境下,“品牌”是我们不谋而合的目标,然而我作为品牌研究工作者,却常常听到“我们企业太小,营销都做不好还谈什么品牌?”其实,经营的本质是“品牌”,管理的本质是“企业”。如果你想让自己的企业轻装上阵,那就把经营摆上台面,而不是所谓的管理;如果你想让自己的企业稳步向前,那就把自己的角色摆正,而不是全能王;如果你想让自己的企业突出重围,那就让品牌挂帅,而不是营销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