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持续了一年多的“新航道”之争以福州鼓楼胡雅思外语培训中心正式更名为“福州鼓楼新航道外语培训中心”(简称福州新航道)宣告结束。这一事件,引来广大市民对于福州教育培训机构的规范问题的关注。对此记者走访相关人士,试图了解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的规范情况。
“三无”机构坑害学生
据统计,中国教育培训市场的潜在市场规模达3000亿元,无限的商机使许多人趋之若鹜。
巨大利益往往容易催生不法教育培训机构,据鼓楼区民管办陈主任介绍,福州的民办教育培训学校登记在册的共有几十家,但是除此之外还存在着不少无证办学机构。这些教育培训机构往往具有“三无”特性即创立无门槛(无证)、师资无门槛、日常办学和管理无监管。
据一位英语培训机构负责人透露,不少教育培训机构最初都是在工商部门注册一个咨询公司,然后就打“擦边球”开设培训班,虽然也算是违规,但是并不会有人真来查。而注册一个咨询公司的资金仅需要10万元。有些教育培训机构更加明目张胆,连注册也省了,仅在网上发个帖子,请个外教,待招收学生达到一定的人数后,就找个小区会所或者是在居民住宅里开设培训班,价格比一般的培训班要便宜20%左右,还号称“小班教学”,竟然一年也能招到数十名甚至上百名学员。
鼓楼区民管办陈主任向记者表示,这些“三无”教育培训机构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危害:首先由于办学成本低,此类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学质量大多不高,存在虚假广告泛滥、培训人员鱼龙混杂等情况,使得报班学生利益无法得到保障;其次,由于没有正规手续,其定价也没有报备,存在乱收费和协议不明的情况,直接损害消费者利益。
不正当竞争无良机构搅动培训业
有专家表示未来20年,国内的培训市场每年都将保持20%以上的增长。因此,进入者会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教育培训行业加速洗牌的趋势将会越来越明显。
据鼓楼区民管办陈主任介绍,福州的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相对集中在鼓楼区,且本土品牌较多。近年来,不少外地知名教育培训机构也相继入驻福州,导致福州教育培训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而“三无机构”在与同行业的正规培训机构之间的竞争中,大多使用不正当手段,如价格战,挖角师资等。这些都不利于教育培训业的正常发展,也不利于有意报班培训的广大市民。
北上教育校长王媛对记者说道:“业内大多机构是具有职业道德的,但不少”三无“机构存在恶性竞争,给业内带来了不好的影响。如在网上诋毁对方,这都给双方正常办学带来影响,而这样的不当竞争对谁都没有好处。”
对此,福州新航道的校长助理吴瑞娜表示:“消费者是比较敏感的,好的教学机构虽然可以被模仿,但其内涵很难被复制。教育核心是一种精神,各家机构只有形成自身风格,做好教育服务才能在竞争中立足。依靠不正当竞争,是无法在市场长久生存的。”
“三无”机构打游击企业监管难
“三无”教育培训机构危害不小,但为何屡禁不止,是企业监管不力吗?记者就相关情况向鼓楼区民管办陈主任进行了咨询。“提到这些无证机构,我们也很头疼”,陈主任对记者说道。
据他介绍,鼓楼区的几十家登记注册机构管理严格,整体监管十分规范。而在无证机构的管理上,他们花费了大量时间和人力物力,但是这些机构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首要原因在于培训行业存在需求,其巨大利益吸引许多人开班办学。陈主任介绍说,民管办通过监管力度最大的年检、重点检查和一年几次的不定期抽查,对各机构办学情况做了解,发现不正规情况立即予以取缔。每年都会取缔一大批“三无”机构,如10年内就查处近40家培训机构。但是隔年,许多人又因为利益驱使开办新的机构重新招生,这就是“三无”机构层出不穷原因所在。
其次,大多数“三无”机构办学地点均选在隐蔽的小区居民楼内。“坦白说,如果没有人举报,我们也很难找到这些机构所在地。我们人力有限,不可能每个小区都检查”,陈主任无奈地说道。一些“三无”机构还打起了“游击战”,在民管办查处后又转移地点再营业,加之其办学成本低,容易“死灰复燃”,也使执法力度无法加强。
陈主任还说道:“我们每年4月和10月会整理出不正规机构的名单予以登报曝光,这样也能防止市民受骗上当。”他还呼吁市民不要贪价格便宜,选择正规机构,这样也可使“三无”机构无法生存。
据了解,目前相关企业部门也在研究关于教育培训行业的进一步规范问题,但企业监管只能治标,治本在于行业内各教育培训机构的自律和消费者们的理性选择,只有各方面的努力和配合才能让教育培训业更健康有序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