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培训机构让农民闯出新天地
即将过去的2009年,对于铜陵县的村民刘慈苹和朱玲来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这一年她们受惠于我市的民生工程之一–农民工技能培训,命运发生大转折:一个开办了生态农庄,一个成为了小有名气的电脑平面设计人员。
11月30日,在西湖镇农林村,村文书叶蕾给记者拿出两本花名册:一本是“电脑班”学员,50多名;一本是“厨师班”学员,30多名。学员信息显示,参训人员中,从20岁出头的小青年到40岁以上的中年人都有。叶蕾说,从2007年到目前,村委会不间断地和市区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联系,由培训机构派人到村里,送教上门。村民们不花一分钱,就可以获得一个月左右、由企业提供费用的技能培训。“现在我们村的厨师就有20多名,被铜陵的许多酒店聘请。厨师在本村创业的也有不少,农家乐饭店就开了3家。刘慈苹的那家就很有名。”
刘慈苹开办的农林生态农庄坐落在半山腰,主体是她家的大院,再加上50多亩的果林,为城里居民提供餐饮、观光、摘果、垂钓等服务。记者见到刘慈苹时,她正在烹饪农家菜。她说,原先自家的经济来源主要是果木林,除了栽树、养树,一家人别无长技。参加农民工技能培训,在市名厨职业培训学校送教上门的培训班掌握了专业的烹饪技术后,她萌生了创业的念头。想干就干,今年春,她家的农家乐饭店开张了。
12月1日,在铜都广场附近的一家广告公司,记者见到了东联乡的女青年朱玲,现在她已经是这家公司挑大梁的电脑平面设计人员。她轻点鼠标,给记者展示了其设计制作得很精致的校园文化展板。她说自己只是一名初中毕业生,如果不是参加了农民工技能培训,很难想像能在城里找到这份称心的工作。
朱玲告诉记者,自己开始进城打工时很不顺利,因为劳动力市场里的许多求职者大都是大学生,还有许多有技术、有从业经历的人才。去年底,在经过市人力资源市场工作人员指点后,她前往市宏愿2000电脑培训学校,接受了为期3个月的培训。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介绍说,农民工技能培训对象的范畴很广,既包括准备进城打工的人员,还包括已经进城打工、目前又返乡的人员以及准备在本乡本土凭借一技之长创业的人员。为了把这项民生工程做好,今年初,我市人保部门首先开展了调研工作,基本掌握了我市目前农民工就业培训现状。随即,组织各乡镇、村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引导农民工积极加培训,提高农民工参训率。同时,联系培训机构实行送教上门,现场培训,使一部分乡村农民足不出户就可享受免费的技能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