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人物
先锋
林海川
人生巨变走上营销之路
林海川貌不惊人,令人很难与他身上那一串响亮的头衔联系到一起。但凭窗对坐、一席深谈之后,记者却感到这是一个内心蕴藏着巨大能量的年轻人。
谈到如何进入保险这个行业,林海川觉得自己有点“阴错阳差”。
他告诉记者:“我高考考得不错,文科考了537分,那一年这个成绩是上哈尔滨保险高等专科学校的最高分。老实说,那时候自己完全不知保险为何物,可在学校学的就是保险专业,一毕业我就自然而然地从学校分配到保险公司。刚开始工作时,又一次真切地感到自己对保险业务不知所措、一片茫然,我所具备的保险实践技能并不成熟,自己只能在学习中慢慢体会和磨练。”
也正是在这个初始阶段,在茫然与自我磨炼的同时,林海川渐渐觉得,保险可能是人们未来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他逐步领悟到,在中国社会转型期,人寿保险应该属于那种趋势性的新生事物,具有为之奋斗的巨大价值。
1997年4月,林海川从辽宁省原来的公司辞职,独自来到北京,堪称国内第一位“由正式员工转为营销代理人”的寿险从业者。京城集中了几乎全中国最优秀的人才,正是在这样的地方,林海川想为自己的人生谋求一个更大的舞台。
“那时候我将自己推下了悬崖,在半空之中我突然发现,自己长出了一双翅膀!”林海川这样描述自己人生中的那次巨大变化。
也许,一个人最初所拥有的只是梦想和毫无根据的自信而已,但他后来一生中所拥有的一切却都是从这个梦想和自信生发而成。那时候,林海川年纪轻轻,无任何背景,没有一个客户、还不具备什么成熟的展业经验与方法,他身上具有的只是永不服输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毅力。严寒酷暑中,他不弃不馁、一次次地敲开客户之门,心中摸索着寿险推销的秘诀,不久后居然创造出了连续6个月佣金过万元的新人记录。凭着辛勤走访而留下的深厚客户资源,凭着在嘲笑中永不退缩的进取精神,林海川一举成为京城同业公认的“陌拜之星”。
在自己获得优异业绩的基础上,林海川走上了培训师的讲台。
23岁,林海川成为千人大会励志讲师,与此同时,他写下的许多文章被多家报纸及杂志刊登转载,其中的经典慧语被营销员奉为展业的圣经,于是又被众多伙伴誉为寿险营销领域“第一笔”。
谈到自己的为人和性格,林海川推心置腹地对记者说:“可能我做事比较江湖气,但实际上骨子里充满了书生气,我的潜意识里总是比较理想化。”
更大理想在于保险教育
林海川郑重地告诉记者,他还有一个更大的理想——“我希望在我死后,能够在我的墓碑上刻上‘中国保险业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这样的墓志铭!”
在自己的营销实践中,林海川切身感到这个行业在社会上的认可度日益转低。他觉得,如何提升行业的社会价值、提升行业从业者的综合素质越来越显现出重要性。“这方面我愿意奉献出自己的一己之力,并愿意以之为我的终身追求,将我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所做、所为用来提升行业中人的整体素质,以我的毕生精力来做这件事情。”
谈到深处林海川越来越激动,他动容地告诉记者他一直坚信——唯一能改变中国命运和中国人命运的就是教育!
他说,“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南陈北李”(即“南有陈独秀,北有李大钊”)固然轰动全国,“但我个人一直认为,最伟大者当属当时的北大校长蔡元培,是他一手培育、扶持了 一大批伟大人物,我觉得,没有蔡元培就没有‘五四’运动,正是蔡元培在中国成功的教育活动中一手孕育了中国伟大的‘五四’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