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力资源管理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
人力资源管理,是在经济学与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招聘、甄选、培训、报酬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的最大化。就是预测组织人力资源需求并作出人力需求计划、招聘选择人员并进行有效组织、考核绩效支付报酬并进行有效激励、结合组织与个人需要进行有效开发以便实现最优组织绩效的全过程。
随着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或技术密集型转变,拥有新知识,高技术和综合能力的人力资本已是组织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因此研究并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是每个企业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特别很多企业提出了可持续的发展的思路,从长期的角度考虑企业的发展。同时随着我们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特别是人的价值逐步体现出来,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一个企业的可持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外在表现为产品能够为消费者所接受、企业行为能够以守法经营和依法纳税为社会所接受;内在表现为企业的净资产能够保值增值、能够为企业权益所有者带来期望的回报。要实现企业可持续经营和发展,最基本和最可靠的是建立能够保证企业正常运转、同时面向市场和社会的内部支持系统。这种内部支持系统应当是稳定与递进、适应与开放、有形与无形的有机统一,主要由一系列的动态梯队构成即产品技术梯队、人力资源梯队、管理机制梯队和领导能力梯队,其中人力资源管理是最核心的一个环节。
二、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企业是国民经济体系中的最基本、最具活力的创造性经济组织,它的一切活动都是由人所决定的,因此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显得十分重要。
1、人力资源管理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需要。
世界在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知识经济以产业信息化为特征,以计算机工具为手段,以知识、科学技术为内容,依靠高科技人才来实现经济的高速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信息、人才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发展,依靠的是具有知识和创新能力的人。企业要肩负起振兴国民经济的重任,必须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培养满足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人才,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2、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改革的方向,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科学管理”。人力资源不仅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具有其他管理活动无法替代的作用。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支配企业的其他资源,是唯一“能够扩大的资源”,是实现科学管理的决定性因素。
3、推动企业发展的基本动力。
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理论证明,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人是唯一的能动因素,是支配其他因素的主体,人力是决定企业兴衰的基本因素。因而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做好其他各项工作的基础,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基本动力。
4、发挥组织作用的重要手段。
在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利用决定组织的效率,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正确地处理分工与协作的关系,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组织氛围,从而发挥群体的力量,发挥出“1+1>2”的作用。要实现企业的高效率,就必须依靠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来充分发挥组织作用。
5、提升职工素质的可靠保证。
生产过程并不能使人的素质自发地提升,只有科学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使设备的改进、技术的提升、人员的培训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使人力资源的素质不断提升。
三、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彻底转变和更新观念,增强人才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
作为决策者和经理人不仅要有人才危机意识,更要有人才竞争意识。避免优秀人才流失到其他企业,同时保证人才的一定的流动性,提升人力的管理的弹性。
2、彻底改革分配制度,建立综合型的激励机制。
确立效率优先的分配原则,实行按能力即经营业绩和贡献的分配制度,拉开员工的收人差距,真正体现能者多劳多得的按劳分配要求;按人才市场机制“给头脑定价”,推行年薪制,推行人力资本化,鼓励个人持股或实行期权奖励,进一步拉大级差工资;设立重奖制度,使工资取决于人才的市场价格,奖金取决于业绩表现;在进行物质奖励的同时,注重配合精神奖励,或运用晋级重用等方式进行奖励;改革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多种途径和措施提升其他福利待遇,增强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
3、高度重视人才培训工作,积极开发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
加大教育培训投人,通过多元化的筹资途径解决培训经费不足的问题;制定培训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地进行超前性、预见性培训;人才培训要讲究投人与产出的效益,就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适应性培训尤其是进行新业务、新知识、新技术、新制度等内容的培训;同时应摒弃形式主义的考核办法,推行培训与考核相分离制度;现代人才的成长不仅有一个过程,而且有其规律,这要求将人才的教育与培训结合起来,以储备一定数量的后备人才,特别是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4、正确处理互补和竞争关系。
由于人力资源系统每个个体多样性、差异性,因此,存在着人力资源整体中的能力、性格、见解等多方面的互补性。发挥每个个体的优势,扬长避短,人力资源系统的功能才可以充分发挥。因此要做好员工间的知识互补、气质互补、能力互补、年龄互补、技能互补等工作。但为克服员工满足现状、不求进取的倾向,要营造竞争环境。要坚持竞争的公开性、公平性、合法性,鼓励员工参与竞争,提倡、支持、引导员工向竞争对手学习。通过竞争实现落后员工的转化,发现能主持全局的战略性人才,发展和选拨各层次的管理人才,发现技术人才以及创造型和开拓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