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场,目前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网上不断冒出的“大裁员”传言,一份列举了22家跨国企业、40家国内大中型企业、116家国内中小型企业的“大裁员第一波”企业名单,在各个行业不同职业人群中蔓延。
对于招聘培训业,因为一直是行业兴衰的“温度计”,这次也难免会受到波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有的招聘培训业资深人士还抛出了“过冬论”论调。但业内人士仍然强调的是,这未尝也不是一次机遇,关键是自己是否能顺应市场。
招聘培训市场表象:
招聘市场脚步放缓,招聘培训市场各有影响
在持续低迷周期长短难以判断的情况下,大多数的企业都会持保守谨慎的人力资源态度,甚者可能采取裁员降低成本的自救措施。艾瑞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从金融到制造业、地产、互联网等实体经济,收缩战线、降低招聘预算已对第三季度招聘市场造成了直接影响。中国网络招聘市场第三季度增长速度放缓,为今年以来最低季度增长水平。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长沙大多数招聘培训机构负责人都表示机构现在运转良好。作为英语类招聘培训机构,长沙新东方市场负责人成宏和长沙马思特外国语学校李桂都认为由于教育投资是很多家庭的必要投资,而且一次投入经费不高,所以影响并不太大。
而行业整体发展下滑时,与行业相关的招聘培训业必然会不同程度受到影响,长沙也将不例外。与招聘行业一样,IT招聘培训机构也抛出了“过冬论”,这主要表现在,IT企业人力资源紧缩,网上盛传的裁员名单中有大部分属于IT企业。
总的说来,经济大环境疲软,求学者手中可支配的消费金额就会减少,中长期单次消费金额较大的招聘培训项目生源相应减少,但单次消费金额不大,中短期招聘培训受影响相对较小;对自身可有可无或者可从长计议的招聘培训规划(如工商管理/高级工商管理研修班、实训班等)会延期推后安排,对自身迫切需要或重要需求的教育招聘培训(如自身学历提升、必备岗位技能提升等项目)还是会照计划安排。
企业应对招聘培训:
见招拆招,有变化才能生存
经济放缓并不代表行业没有发展机会,关键在于企业能不能变,会不会变。作为网络招聘的代表,中华英才网董事长张建国告诉记者,不景气可能会带来行业洗牌机会。他解释道,行业增长放缓,部分用户招聘预算减少。同时求职者数量增多,职位竞争激烈;企业在筛选合适人才上,必然面临着预算减少和如何精准锁定人才的双重难题。以往经济景气年代比拼资金实力和广告营销的烧钱套路难以为继,专业实力、用户体验,以及针对用户需求开发细分产品,就变得更为关键。谁更懂网络招聘,就能在竞争激烈、环境欠佳的情况下脱颖而出,在行业降温的情况下抓住洗牌契机。
而对招聘培训行业来说,经济疲软会使消费者在进行教育投资时更加谨慎,更加理性,全面对比,招聘培训机构要相应调整市场策略也许是下一步马上要考虑并付诸行动的问题。牛耳教育董事长黄晓鹏刚从美国考察归来,对于目前IT教育招聘培训机构面临的IT行业人才需求紧缩的难题,他似乎胸有成竹。他告诉记者,由于牛耳已经与数百家软件公司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且自身拥有雄厚的人力资源优势,现在已成为湖南省规模最大的软件外包人才招聘培训基地,承接软件外包项目。长沙目前也在大力发展软件外包业,牛耳招聘培训出来的人才自然没有因IT企业人才需求紧缩而有找不到工作之忧。
个人发展:
招聘培训量力而行,求职全力而为
职场专家表示,目前对经济持续低迷周期长短虽然难以判断,但是对于个人而言,目前最好的职业状态应该是“招聘培训量力而行,求职全力而为”。
所谓“招聘培训量力而行”是指即使经济紧缩,对于自己职场前途方面的招聘培训投资仍然不可荒废。关键是自己要选好发展行业,认定发展方向。
在经济不景气、裁员频繁的大背景下,所谓“求职全力而为”,很容易理解为对自己的饭碗小心呵护。但是人力资源专家表示,对个人而言,其实这更意味着自己积累经验,储存能力,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和企业的变革创新,具备终生就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