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 人力资源培训—-示范区蓝图如何实现?

人力资源培训—-示范区蓝图如何实现?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0日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省委省企业于日前出台了《关于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将如何指引规划我省全面实施“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是很多读者关心的问题,记者通过采访对《决定》进行了解读。

  人力资源培训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人力资源培训打造产业承接平台

  《决定》指出,示范区建设需要构建特色鲜明、综合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首先要围绕产业升级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瞄准长三角等沿海地区迫切需要转移的产业,大力振兴汽车、家电、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其次,要着力培育电子信息、节能环保、公共安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然后,还要加快提升物流、金融、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要想顺利实现产业转移,功能完善的承接平台必不可少。《决定》强调提升合肥、芜湖、安庆等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加快合肥经济圈一体化、芜湖马鞍山同城化进程,依托中心城市,突破行政区域制约,进行跨江发展、南北联动,打造强大的承接平台。另外,通过加快完善皖江城市带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构建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从而增强示范区发展的支撑人力资源培训能力。

  人力资源培训拓宽融资渠道

  人力资源培训强化“人智”双支撑

  毋庸置疑,资金将是示范区建设的原动力。为支持产业转移,各银行要优先满足示范区建设的贷款需求,企业举办的担保公司可优先给予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提供贷款担保支持,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可给予贴息贷款补贴。同时,通过建设合肥区域性金融中心、完善跨省金融结算、健全信用担保体系、建立统一产权交易市场、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引导支持民间资本进入示范区建设等强力创新举措,完善示范区金融服务体系、扩展融资路径。

  人才和建设资金同样重要,也是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的“必需品”。如何引智,《决定》给出了答案,一方面通过加强人才培养多边合作,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建立皖江人力资源培训基地;另一方面,将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结合起来,建立人才柔性引进机制,可在示范区建立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园区和引智示范基地。

  人力资源培训坚持可持续发展

  人力资源培训寻求体制机制创新

  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严格资源节约和环保准入门槛,转入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资源节约和污染物排放要求。首先要严格执行转移项目节能评估审查、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制度;同时,组建统一的巢湖管理机构、加强巢湖流域污染治理,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

  创新机制体制,也不容忽视,它将给示范区建设营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决定》要求用足用活先行先试权,提倡先干不评论、先试不评论、时间做结论。进一步清理、减少和规范行政许可,开发区和产业承接集中区实行“零收费制”,完善一站式服务和代办制;允许转入企业将原进口设备转到新企业继续使用,监管期限可以连续计算;加快建立和完善促进承接产业转移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改革,探索建立资源价格形成机制。

  人力资源培训先树承接转移示范

  人力资源培训促成全省区域联动

  产业承接转移是一个大课题,将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的战略步骤逐步推进。首先要通过积极探索、创新试点,树立模范典型,然后再由点及面,全面铺开。《决定》指出,先努力承接一批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吸纳就业多、经济效益好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围绕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以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为抓手,努力承接一批技术含量高、创新能力强、带动作用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最后,在承接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走出一条创新驱动、成果共享的发展之路。

  同时,示范区还要积极发挥其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与示范区以外的地区形成联动,实现体制机制的全面对接,借此深化、拓展示范区各市和皖北三市六县结对合作,加强示范区与皖北、皖西、皖南地区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推进上下游产业和配套产业互动,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