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 金融租赁:一种新的融资选择(一)

金融租赁:一种新的融资选择(一)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0日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文章来源:慧聪网作者:万凯

近日翻看一篇学术文章,是对妨碍企业经营和发展的几个要素的讨论,文章中有一个基于全球企业调研的统计,而融资赫然列在经济因素的首位,无论是在资本市场发达的美国和欧洲,还是在新兴市场国家,概莫能外。企业融资,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融资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而对于中国来说,企业融资更是成为困扰企业、企业机构和金融机构等等各方的一个很大的难题。

  企业融资的方式总体来说无外乎股权、债权两个大的类别。其中股权融资又可以从公募和私募两个角度来划分。能够实现公开募集融资,也就是所谓的上市融资,相对于整个企业群体来说,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中国企业的数量数以千万计,实现境内、境外上市融资的不过几千余家。而对私募融资来说,行业针对性强,资金供给的容量相对有限,操作过程对专业性要求很高,需要专业金融机构的参与,同时也需要一定的周期。而就债权融资来说,目前国内的手段相对单一,银行成为最主要的来源,这也是中国企业融资难的一个主要的根源。一方面,国内的银行的市场化程度低,缺乏成熟的企业信贷评级体系,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评级体系,另一方面,基于自身经营模式的特点和收益风险特征,银行也不可能覆盖所有的融资需求,也只能满足一定区间的融资需求。而大量的债权类融资需求的是通过多种其他金融工具来满足,有的甚至需要结合项目的风险收益特征及其结构,通过各种金融工具的组合来实现的。

  金融租赁作为成熟资本市场国家与银行和上市融资融资并重的一种非常通用的融资工具,成为大量企业实现融资的一个很重要和有效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小企业融资的难度,同时金融租赁和其他债权、股权以及信托等金融工具的结合,产生了大量的金融创新。目前全球近1/3的投资是通过金融租赁的方式完成,在美国,固定资产投资额度的31.1%由租赁的方式实现,加拿大的比例是20.2%,英国为15.3%。

  金融租赁这种方式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并非是全新的概念,但是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中金融租赁所占的比例不过1%。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整个金融租赁行业的运作尚存在不规范的地方,近几年一些金融租赁机构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对金融租赁在中国的发展起到了一些阻碍,另一方面是金融租赁的认知度和接受程度不高,同时认知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偏差,更多的是把金融租赁看作是一种贸易或者商品销售方式,而从行业的角度,则更多的是把金融和大型医疗设备和公共设施联系在一起,大部分企业在进行融资决策和实施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金融租赁这种工具。尽管金融租赁这种融资工具在目前还不是很普遍,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法律和政策上的变数,但是这些都不妨碍它成为各个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一种有效的选择。

  金融租赁的本质是一种债权,下面是欧洲金融租赁联合会对金融租赁的一般性的定义:“金融租赁是出租方和租赁方以书面形式达成的协议,在一个特定的期限内,由出租方购买承租方选定的设备和设施,同时拥有的所有权,而承租方拥有使用权。”从这个简单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构成金融租赁的几个关键要素:承租方主体、出租方主体、期限、租赁标的。而随着市场的发展和需求的多样性,金融租赁的表现形式已经非常的丰富多样,出现了许多新式的租赁服务,比如回租、委托租赁、转租赁、合成租赁、风险租赁等,但总起来讲不外乎两种基本的模式,一种是出租方将标的物购买后移交承租方使用,另一种则是将购买标的物的资金以类似于委托贷款的方式交给承租方,由租赁方购买既定的标的物。而通过金融租赁实现融资的基本特征在于承租方的最终的目的是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因此从期限和金额上来看,租期通常会接近标的物的使用寿命,在金融租赁相对成熟的市场中,这个期限一般界定为设备使用寿命的75%,而从租金的总额度上来看,也会接近标的物的购买价格,通常界定为购买价格的90%,或者双方约定在期满后承租人某种方式获取标的物的所有权。

  金融租赁适用的范围也非常广,对于企业来说从厂房、设备、运输工具甚至软件、信息系统都可以适用,无论是大型的民营企业家、医院,还是中小型的企业,都可以采用金融租赁的方式。同时金融租赁还具备了这样几个特征,第一,可以获得全额融资,第二,可以节省资本性投入,第三,无须额外的抵押和担保品,第四,可以降低企业的现金流量的压力,第五,可以起到一定的避税的作用,第六,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用作长期的贷款的一个替代品。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