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每日商报
浙商正在慢慢从传统的家族企业转向现代企业,一个重要标志是聘用职业经理人为其打理企业。不少职业经理人由于拥有一些不好的习惯性思维,在不知不觉中对企业造成了危害。
有人说,养成一个好习惯,比一年赚100万还有价值。经理人们该静下心来理理思绪,抛弃那些在管理中不知不觉形成的坏习惯。因为改变习惯,意味着改变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1过分的完美主义
可能很多经理人总希望自己可以做到完美,于是拟订了诸多工作计划,但往往到最后,连自己也不知道应该如何选择。
一名信奉完美主义的美术设计师总是很晚才交上作品,但他没有意识到,准时与作品质量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在现代企业,每个人的工作往往要等到前一个人完成其分工部分后才能开始。如果你在管理中拖拖拉拉,其他人就不再依赖你,甚至开始怨恨你、抛弃你。
同时,在时间管理的学问中,专家们也提出,时间管理的关键其实是对习惯的管理。
可以想象,当你制定了工作计划,却发现自己的老毛病――拖延、无法专注或犹豫不决又犯了,于是,你又只能对着一大堆事望而兴叹了……所以,如果我们不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那么所有的时间管理技巧都只是纸上谈兵。
2有能力,无魅力
有一位绝顶聪明的管理咨询师,他因为不擅长人际交往而一再失败,对此他还牢骚满腹:请根据我的成绩来评判我,别在意我的态度。我可不是那些马屁精。他不明白,魅力是使人保持平和,而非教人溜须拍马。以他的能力和资质完全可以登上成功之舟,可是他却失之交臂。
而有些人却宁愿当老好人,这也不是管理的好习惯。如果你总是为了取悦他人而唯唯诺诺,最后你反而会失去人们的尊敬。当你失去他人的尊敬后,要想重新获得就很难。有位猎头公司管理人经常对应聘者说不,因为人们对拒绝的反应,最能表现出他们是否具有领导才能。
具有高度的自制力也是一种美德。深圳万科董事长王石1992年时针对一些房地产开发商低于40%的利润不做的暴利心态,提出万科高于25%的利润不做的口号,如今万科还健康地活着,当年众多追逐暴利的企业则大部分已死掉。
3独揽所有事务
许多经理人往往为了提升效率,不敢放心自己的下级去做一些重要乃至核心的事,喜欢亲历亲为。有时候因为时间紧迫,经理人的工作压力很大,怕耽误时间,而不敢把工作交给下级去做。
但是,所有事务都亲历亲为的后果可能反而降低了工作效率,因为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一个人做所有的事。所以,作为一个企业领导必须学会把权力授予适当的人。授权的真正手段是要能够给人以责任、赋予权力,并要保证有一个良好的报告反馈系统。
最成功的领导者是那些把工作授权给别人去做的人,是把下级培养为领导者的人,是把领导者变为变革者的人。联想集团董事长柳传志培养了两大少帅:杨元庆和郭为,使集团的事业后继有人、基业常青。
4给中层成长拖后腿
有这样两个老总。一个对他的中层一边说着:今后这样的事情你做主就行了,不用来请示我。而另一边,却经常无论过失大小,当着中层下级的面将中层狠狠批得不敢抬头,还默许和接受一些希望出位的中层下级向自己越级汇报,乃至给他们经常安排单独的事务。如此情况下,被架空权威的中层形同虚设,行事近乎小心翼翼、畏首畏尾,因为怕部属的不同意见招来越级汇报和老总过问,甚至不敢亮着嗓子向自己的部属下达命令和检查工作成果。他们能成长起来吗?
第二个老总不但不是想法或事实上的虚假授权者,他甚至还对中层达到了惊人的信任程度。如除非是约见一些重要的客户、批复计划与报表等等之外,他每天都很少在办公室出现,更多的时候都是通过电话遥控。于是常常出现一些中层出外办私事、一些中层聚众打牌将办公室当茶馆的情况,而对细节疏于维护和清理,对下级疏于管理,以至于下级的手头工作一拖再拖,经常为交差谎报军情,使企业处在极大的松散和危险当中。可以试想,有这种变质、放任的信任在头上罩着,中层们能在缺少了约束和专注细节的压力之中得到提升吗?
5不善于沟通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有效沟通,是管理艺术的精髓。比较完美的企业领导者习惯用约70%的时间与他人沟通,剩下30%左右的时间用于分析问题和处理相关事务。他们通过广泛的沟通使员工成为一个公司事务的全面参与者。
尽量不要用电话处理问题,请安排时间,与你的员工面对面地讨论问题,让他知道你是十分重视的,你会发现花这些时间是十分值得的。
在研究大量成功企业领导者的案例后,我们发现,这些最优秀的企业领导人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并能尽全部的努力去达到自己的目标,他们懂得做人、善于决策、充满热忱、持续创新、架构关系、激励团队以及赢得拥戴……最成功的企业家所共同具有的良好习惯和素质,使得这些企业领导人能够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