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 团队精神扭曲下的集体跳槽悲剧(二)

团队精神扭曲下的集体跳槽悲剧(二)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0日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文章来源:中国管理传播网  作者:张会亭

  第三种根源便是来自团队领袖自身的经验主义和偷懒行为。如果姑且认为这些另谋高就的团队领袖算作是职业经理人的话,那么这些所谓的“职业经理人”展现出的做派则是高度的不职业。因为他们不自觉地流露出了自己非常狭隘的偷懒行为,他们总认为终究还是自己带来的人用起来更“顺手”、传达起来更顺畅、管教起来更听话。而如果重新对新加盟的公司现有团队进行驯化和整改,则无疑是要费很大功夫的,并且即便如此还未必能有良好的收效,弄不好“下面”搞个“兵变”还会把自己给“搭进去”。所以,与其这样,何乐而不为呢?干脆还是把自己的旧部给“忽悠”过来吧,这样的话,大家都省心省事。于是乎便不惜用“美女+金条+高官”等高额许诺的卑劣行径把原单位的旧部给“忽悠”过来。

  所以,这其实就是对原来经验主义的沿袭行为,是一种缺乏挑战意识的偷懒表现。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真正优秀的部下在原单位可能也做的很好,绝不会那么容易一呼即应的。而召之即来的那些老部下,往往也好不到哪里去。真正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即便是单刀赴会前往一个新的公司,也照样能把新的部下调理的井井有条。

  说完了团队领袖的问题,下面的第四种根源要回过头来说说团队成员的“伪义气和盲目跟风”问题。大家都知道阿Q精神,并且对其印象最深的就是“精神胜利法”,但你如果重新深层次研读鲁迅先生的原著《阿Q正传》,便不难发现他还狠狠地讽刺了一种民间普遍的盲目跟风思想――阿Q在不知“革命为何物”和“究竟革谁的命”的情况下就稀里糊涂加入革命大军跟大家去革命了。这种盲目跟风的思想如果表现在团队里面便是一种“伪义气”。中国人自古崇尚“士为知己者死”,“为朋友两肋插刀、肝脑涂地”等“仗义之举”,因此,便演化出了一出出极端化的“愚忠”悲剧。

  在今天的企业管理中,某个团队领袖在位的时候便已经陆续有“聪明”的下级前来频繁地“表忠心”,而一旦这位领导有所震荡但还尚未离任,因为这时候大家都很难断定领导究竟能否“平安脱险”,所以便会马上有一帮“忠臣良将”前来安慰性地表示“不管老大动向如何,我们都愿意追随”,这时候不来“表示追随”的人反而会被大家讥讽为“两面三刀”或“见风使舵”。后来,一旦风声平安渡过,领导则会回过头来就马上“收拾”这些“不忠诚”的人。当然,如果领导最终真的落马,则那些原来没“表示追随”的顽固派便会成为“新朝元老”,而原来“表示追随”的则要么食言投靠“新主子”,要么就彻底丧失了继续下去的机会,可真的要“追随”而去了。

  但是,我宁愿相信它是这样的一种“潜逻辑”:那些“表示追随”的人,绝大多数都仅仅是在一种特殊的“政治气氛”下来亮出的一种“伪义气”的姿态而已。到最后不得已才“弄假成真”落得“流离失所”,只好追随而去。所以真正追随而去的人,

  关于蒙牛的“神话”和牛根生的“故事”,无论是媒体还是坊间,传闻的版本都有很多,但口径却出奇地一致,大致都是一种美化的效果。无非是“一头牛跑出了火箭的速度――国际融资、香港上市”、“事件营销――神五飞天、超级女声”、“老牛基金――财散人聚、人聚财聚”等等。关于老牛与老郑的恩怨,也都是出奇地“一边倒”,无非是“老郑多么地嫉贤妒能,而老牛又多么地财散人聚”等等。9月底在清华大学的《挑战企业家》对话上,我也当场听到过老牛经常随口会说:“我在原来的企业被免职以后……”之类的话。这一切固然都是事实,但如果我们现在换个角度来重新审视这些恩怨,便不难悟出一些微妙的问题。

  如果说老牛是由于“功高盖主”而被老郑“流放”的,所以只好去创业,这个尚且可以理解;但如果说当年追随老牛而去的其他伊利老臣也都是被老郑给“迫害”走的,打死我也不信。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是:这些人原来干得好好的,老郑也没亏待他们,只是老牛被免职了,他们为什么也好端端的就都跟着走了呢?如果站在老牛的标准来看则自然是人格魅力的召唤使大家“良臣择明珠”,但如果站在老郑的标准来看呢?这些人会不会也是“两面三刀、见风使舵”呢?他们会不会在将来的有一天也离开老牛而“另栖高枝”呢?

  整体观之,我们会看出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从最初的积极鼓励大家建立团队、增强团队意识,到中间过程的形成“某个体制外的权威”,形成“大集体下的小集体”,再到后来的本位思想、偷懒行为,直至最后形成了事实上的“功高震主”,并完全失去控制。这一切的演化过程逐渐明朗出一种“积极提倡-主观纵容-潜移默化-完全失控”的可笑推导,一切都是咎由自取、罪有应得,不值得同情!

  而当初因过分鼓吹团队精神带来的“物极必反”的扭曲也使这些原本“厚道”的团队成员变得高度“骑墙”,成为“两面三刀”的“袋鼠”,总是跟着领导跳来跳去。因此,只有采取一定的规避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这种恶性局面。例如充分做好集权与分权的博弈,加强对实权人物的职业监管,通过有效的分权来拆解实权人物的能力,以此来稀释他的号召力;以及加强对各类员工个性化能力发挥的鼓励,使大家在不同方面的能力根植于工作之中,以此来找到成就感、荣誉感和归属感,强化大家的主人翁意识等等都不失为合适的办法,至于更多的有效方法探讨,就等在以后的文章中再另行描述吧。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