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 物美:纪律是团队成功的基础(二)

物美:纪律是团队成功的基础(二)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0日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文章来源:《团队》杂志作者:张文中

制度保证执行

  《TEAM》:你对执行中的问题看得很透,那么你认为怎样才能提升执行力,把事情做透?

  张文中:提升执行力要从制定可实施计划、改进会议协调机制、推行稽核制等方面着手:

  万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以第一是必须改善计划工作,充实计划内容,制定可实施计划。我们的计划工作已经搞了六年,通过努力绝大多数中高级干部养成了制定工作计划的习惯。但是,对照提升执行力的要求,我们的计划工作还存在明显不足。改进计划工作应遵照SMART原则,SMART是英文specific、measurable、achievable、result-related、time-required的缩写,即任何计划都必须是具体的、可度量的、可达成的、注重成果的、有时限要求的。制定可实施计划的关键是将计划变成任务,包括七个基本要素:可量化的目标、责任人、督办人、完成时限、控制点、结果评价标准、奖惩措施。

  第二是要改善和加强计划的落实。从现在起,我们要求各级干部在提交周工作计划时,同时提交上周计划完成情况。上级领导对下级的周工作总结与计划要直接给予批复,掌握情况,及时下达指令。月工作总结与计划、年工作总结与计划亦照此实行。

  第三是要改进会议制度。会议主持人是决定会议成效的关键,学会开好会是对各级干部,特别是对各单位第一负责人的基本要求。会议主持人是会议全过程的责任人,应严格做到如下要求:会前:充分掌握拟研究问题的背景情况,确定会议目标,设定议题议程,除特殊情况至少提前三天下达会议通知,检查参会人准备工作和会议后勤准备工作;会中:组织对议题进行讨论,调动与会人员的参与感,集思广益,形成会议结论,起草会议纪要,明确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责任人、督办人、时限、标准等任务要素;会后:组织落实会议决议,督办落实情况,稽核办理结果和办理质量。

  第四是加强稽核制度。稽核制度是确保执行力提升的重要措施。郭士纳曾说过:“你重视什么就检查什么,不检查就等于不重视”。这句话指出了企业管理的一条真理。物美集团决定,在全系统建立督办、稽核制度,加强集团制度管理部的职能,各公司设立负责内审的总经理助理岗位,各单位必须对稽核给予积极配合,凡有抵触稽核的行为,一经发现,严惩不怠。

  最后,各单位第一负责人(总经理、总监、店长)是执行的第一责任人,要对本单位计划落实、会议改进、提升执行力负主要责任。各项工作的执行结果必须首先与其挂钩,各项任务必须有其责任人。各级负责人必须有职责,做到有职必有责,授权有稽核,结果有奖惩。

  “形成纪律是一个人、一个团队在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发展乃至成功的基础。”
 
把纪律变成习惯

  《TEAM》:作为董事长,你考虑得很周到,如果你这些想法都能落实下去,的确会大大提升执行力。不过我感觉你讲的硬性的东西比较多。

  张文中:也有软件,纪律是保证执行力的先决条件,这个先决条件就是软件环境。

  什么是纪律?我认为,纪律首先是服从,下级服从上级、部门服从公司、公司服从集团。令行禁止,决定的事和布置的工作必须有反应、有落实、有结果、有答复。服从是任何一个职业经理人的基本素质,也是对所有物美干部员工的基本要求。

  纪律是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贯彻各种会议决议,执行集团、公司制定的预算、计划、通知,这是物美干部员工必须履行的职责。当然,自律是纪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干部必须带头遵守有形的规章制度和无形的企业文化,这是贯彻纪律的关键。任何干部、员工都不得将个人、亲属、朋友、小团体的利益凌驾于企业利益之上。

  《TEAM》:物美的干部员工来自五湖四海,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和不同的习惯思维,怎样改变习惯?

  张文中:个人的生活习惯我们无权管,也没有必要管。但既然在公司里做事,工作习惯必须适应公司的纪律。形成纪律是一个人、一个团队在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发展乃至成功的基础。从学习规则,遵守纪律,树立纪律意识,刻意使自己的行为服从于纪律,到自觉把纪律变成自己的习惯,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需要克服自身许多不完善之处。但只有把纪律变成为习惯,物美才能具备持久的战斗力。

  现在大家都在谈企业文化,我可以明确的说,纪律就是物美文化的核心内容。没有纪律的物美文化不可能指导物美的各项实践有序的取得成功。在物美做事就要认同物美的规则,对已经形成的纪律不含糊,成为一名有纪律的员工。有纪律的员工是把纪律变成习惯,做任何事情都会按照规则去进行,最后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