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 让人才机制成为核心竞争力(二)

让人才机制成为核心竞争力(二)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0日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文章来源:中国管理传播网作者:曹岩

  三、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打造杂志核心竞争力

  杂志社管理制度多种多样,它包括人员管理制度、采编管理制度、发行管理制度、销售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办公设备管理制度等等,既然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本文就撇开其他管理制度,集中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上。

  按照聘用人才流程,我们可以把人员管理制度分为招聘制度、考核制度、培训制度、晋升制度、奖励制度、福利制度和辞退机制。

  在当前杂志社内,应当说这些制度都已经具备,而且从近年来的发展来看,这些制度基本上是适应杂志社发展的,但基本适应并不是没有问题存在,而且只要企业存在,这些问题就永远都会存在,虽然这些问题不足以影响杂志社的生存,但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它就会成为杂志社发展的瓶颈和短板,影响下一步的发展。在人的问题中,我们应当把“留”放在第一位,第二位才是“选”。“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但如果梧桐树长不大,就永远引不来金凤凰,树上的凤凰也有可能飞走。

  因此,建议在基本保留现有制度的基础上,适当调整部分不甚完善的制度规范。具体相关制度调整如下:

  1、招聘制度:据了解,目前杂志社的招聘制度可以用,但效果并不是最好的。首先,它缺少了对外部人才的主动寻觅与挖掘,其次,在面试过程中,面试官主要通过与应试者问答、印象来感觉,缺少量化机制,也很容易因面试官某一方面的感觉错失人才,因此,建议:①完善现有招聘流程,制定严格的招聘程序;②设计招聘试题,分第一印象测试、沟通能力测试、创新能力测试与工作态度测试四套测试题,对招聘流程进行量化,使招聘工作更加规范;③对测试各项进行细化,实行打分制,由多位面试官综合考评,由人力资源部或人力资源专员按照综合得分,最后确定是否录用;④对应聘人员设置外部调查问卷,对应聘者的亲友、原单位进行相应外部调查;⑤增加竞业避止协议,对于正式聘用员工,签订聘用合同,合同中要求其在离职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建议一年)不得到竞争对手单位就业,并给予相应竞业避止补偿。

对不同岗位招聘人才,可以设定不同的考核指标,不同的考题,越是高级职称、职位,难度相应也应越大,当然在聘用后底薪相应也会越高,从而完善整套招聘体系。

  2、培训制度;据了解,目前杂志社主要实行内部培训制度,虽然每周一次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员工的业务素质,但培训缺少一定的专业性、系统性与规范性,培训效果也不够理想,因此,建议:

  根据员工工作年限,给予相应培训基金。培训基金的使用可选用下面的一种:

  第一种方案:凡杂志社聘用人员,在工作满一年后,按照工作年限划分不同培训基金档次,每年给予若干元培训基金,并可由其本人提出何时何地参加培训,由杂志社安排其参加培训;

  第二种方案:凡杂志社聘用人员,满一年后,每年给予其相当于一个半月或两个月底薪的培训基金;

  培训基金可以由人力资源部统一管理,人力资源部设计培训需求调查表,对员工进行培训需求调查,并根据培训实际需求,拟定培训计划,预测培训效果;聘请专业培训师进行内训,或者安排员工外出参加培训课程;设计培训效果测试题,对培训效果进行测评,根据测试结果安排下一步培训工作及员工的薪资、职称和晋升。

  建立培训基金制度,既满足了杂志社对人才成长与发展的需求,又为杂志社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储备了干部,而且,由于对培训基金的统一管理,又不至于造成培训基金的浪费。

  3、晋升制度。据了解,目前杂志社内没有明确的晋升制度,不少员工感觉缺乏明确的目标,上升空间不大,因此建议建立健全晋升制度,对于基层人员与管理人员,制定不同的考评测试体系,分别进行考评测试。对于在本职工作上考评优秀的员工,设置薪资、职称与职务三条上升线,给予薪资、职称、职务上的提升,凡聘用后的职工,每月每年都要进行考评,对于连续两个月考评不合格者,先进行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继续留用;培训不合格者,转岗使用,但对于转岗后考评仍不合格者,可以予以辞退;全年考评合格者,继续聘用;一年内考评结果优秀达到规定次数者,实行薪资提升与专业职称晋级;考评优秀者,在考评后认为其具备管理才能者,可以进行职务升迁,但在职务升迁后,需要进行新岗位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培训不合格者免予职务升迁,但不影响其薪资与职称调整,直至其考评合格,方可进行职务升迁。对于管理职位,经考评不合格者进行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继续留任,如培训不合格,将降职或降薪,直至下次考评合格方可担任该项职务。

4、福利制度。目前杂志社采用的是双休制度,但总的来说,杂志社福利制度仍不够完善,员工工作几年后的底薪与转正后差别不大,福利差别不多等,而事实上,由于老员工对杂志社的制度了解的更多,工作效率更高,为杂志社创造的利益也更多,因而现有制度就在一定程度上,没有能充分调动老员工的积极性,使老员工充分发挥长处,甚至打击了老员工创造的积极性,因此建议:对于在本杂志社内已经工作一定时间的员工,制定相关制度,根据其工龄、业绩、职称、级别的综合指数,给予每月可调休时间、工龄补贴、带薪年假、亲属探视等相应福利待遇,具体情况可经过讨论后决定。

  初步设计,可以根据其工作年限及工作绩效,逐年提升其底薪:如果照每年提升10%的比例来设计,初入公司员工可在9年内工资翻一番,若按照20%的年增长率提升其底薪,四年工资可翻一番。因此,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更快地打造自己的核心团队,更快更稳地向前发展,建议按年20%的增长率;但设计综合考评体系,应该在底薪越高、工作年限越多时,考核指标越多,提升的难度相应越大,从而使之成为有机的考评体系。

  5、离任机制。完善现有离任制度,强调竞业避止协议,在相关人员离任时,杂志社给予一定竞业避止补贴,但应明确竞业避止单位,即杂志社对竞争单位做出规定,规定离职人员可以在同行业任职,但不得到双方协定单位,否则杂志社可以涉嫌泄露商业机密为由,追究离任员工法律责任。

  任何东西包括运营机制都可以复制,惟独人才不可以复制,用人机制不可以复制。高薪并不是留住人才的最佳途径,也不是留住人才的惟一办法,更不是每家媒体都适用的人才战略,但完善人才机制,却是每家媒体很容易就能够做到的,合理的人才机制往往比高薪更有吸引力,所以,如果能够在媒体内部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将会大大提升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在传媒业内迅速发展。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