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 管理务实:到哪里寻找送信人(一)

管理务实:到哪里寻找送信人(一)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0日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文章来源:管理世界

1899年2月22日,阿尔伯特.哈伯德用了短短一个小时的时间,写了一篇题为《致加西亚的信》的随笔,发表在自己办的杂志上。哈伯德没有想到,这篇文章居然大受好评并且一版再版,甚至在2000年被评为有史以来全球畅销书第六名。不过,更让人意外的是,哈伯德在一百多年前的随笔,看起来却像写于今天。

书里的主角,其实不是“加西亚”,而是“给加西亚送信的人”。19世纪末,美国和西班牙因为古巴而开战。在宣战前,美国总统麦金莱有一封极为重要的信件,要交给古巴的起义军领袖加西亚将军。但后者为逃避西班牙军队的追捕,正转战在丛林里,没有人知道他到底在什么地方。有人对总统说:“有一个名叫罗文的人,有办法找到加西亚,也只有他才找得到。”

他们把罗文找来,交给他那封写给加西亚的信。关于那个名叫罗文的人,如何拿了信,把它装进一个油纸袋里,封好,吊在胸口,然后徒步走过一个危机四伏的国家,把那封信交给加西亚,这些细节都不重要。哈伯德强调的重点是:罗文接过信之后,并没有问:“他在什么地方?”而且他毫无保留地接受、并出色地完成了送信任务。

很显然,罗文的故事让阿尔伯特.哈伯德受到极大的触动。他这样写道,我们应该为他塑造不朽的雕像,放在每一所大学里。年轻人所需要的不只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不只是聆听他人种种的指导,而是更需要一种敬业精神,对上级的托付,立即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去完成任务:“把信送给加西亚”。

其实,阿尔伯特.哈伯德对罗文的故事大发感慨并不是偶然的,作为“曾为了三餐而替人工作,也曾当过老板,知道这两方面甘苦”的小企业家,在美国有一定的代表性。他深知员工的敬业、服从、勤奋、忠诚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他看到了那些“道德不健全的人”对社会的危害性,并且努力地去劝告他们振作起来,成为一名“能够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也许这是一本不合时宜的书。有人说,当整个世界都在谈论“变化”、“创新”等时髦概念时,重提“忠诚”、“敬业”、“服从”、“信用”之类的话题未免显得过于陈旧。

然而,我们却又无法回避,员工的忠诚、敬业、道德风险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公司的经理人,我们所面临的变化也带走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包括那些经济起飞所依赖的基本商业精神:信用、勤奋和敬业。
  
我们常常看到,许多年轻人以频繁跳槽为能事,以善于投机取巧为荣耀。老板一转身就懈怠下来,没有监督就没有工作。工作时推诿塞责、划地自封、不思自省,却以种种借口来遮掩自己缺乏责任心。懒散、消极、怀疑、抱怨……种种“职业病”在企业、企业机关、学校中蔓延,付出很大的努力都无法彻底消除。
  
只有才华,没有责任心,缺乏敬业精神,我们怎能顺利前行?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当罗文默默地接过总统的信,独自去完成这个艰巨得难以想象的任务时,像他这样的人是多么宝贵,否则,他的故事也不会如此感人,这本关于他的小书也不会如此长盛不衰。书里所宣扬的,其实是一种信念的力量。美国曾有本畅销书叫《信念的魔力》,书中指出:“信念往往能驱使一个人创造出难以想象的奇迹。信念是原动力,是能够把你引向成功的无穷力量。”罗文的信念便是千方百计把信送到,“送信”变成了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东西,变成了一种忠于职守、一种承诺、一种敬业、服从和荣誉的象征。其实,忠诚和敬业并不仅仅有益于公司和老板,最大的受益者是我们自己,是整个社会。一种职业的责任感和对事业的高度忠诚一旦养成,会让你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敬业使一切人可爱。马路在维修,敬业的工人会礼貌而耐心地照看行人通过;敬业的大楼清洁工会跪在地上愉快而勤奋地擦地板,热情地向每一个出门的人问好;敬业的幼儿园阿姨比妈妈更加耐心,因为她们的职业使她们更了解孩子……敬业的精神面貌本身能让人们对任何一种看似卑微的职业肃然起敬。

一次,和朋友谈起敬业这个话题,朋友在日本待过一段时间,对日本人的敬业印象深刻。他说,他们大到为客户服务,小到上街前化个妆,全都毫不马虎、力求完美。一次在一家电器城看产品,朋友不懂日语,只好用英语咨询。年轻的店员英语极差,但他绝不以一句“Sorry,Idon'tspeakEnglish”就把他打发掉。店员拿出小本和笔,请他写汉字和画图,然后以肢体语言加蹩脚英语加汉字配合图画来努力回答他的问题。实在没辙了,就小跑着去找一个稍懂英语的同事来,直到朋友得到满意的回答,或被感动得再也不好意思麻烦他。朋友说,这并不是个别现象,几乎每个店员都会这样做,就像copy出来一样。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