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 “留人”中的讨价还价(一)

“留人”中的讨价还价(一)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0日 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来自:美国人力资源协会

劝说一名有价值的员工放弃离职的念头,是许多人力资源管理者经理的一项日常工作,但你知道吗,钱并不是讨价还价中的惟一筹码。钱无疑很重要,但与个人的职涯发展相比还是稍逊一筹。在讨价还价的背后,不要将自己的利益置于他人的利益之上……

经理人面临讨价还价

如果一名骨干员工的辞职信已经摆放在你的桌子上,也就到了你该考虑与该员工进行讨价还价的时候了。需要指出的是,这一举动并不意味着讨价还价应该成为企业的通行政策(它也不应该是)。一般来讲,一名员工在做出离职决定之前会进行谨慎的思考和比较,也就是说,他的决定并非空穴来风,说服他改变态度留下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另外,对企业而言,投入大量金钱试图留住一个人,最后却发现他还是向其他雇主做出了承诺,是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现实。有不少猎头公司表示,大多数人在接受企业还价之后的6个月内仍然会选择离职。缺乏管理上的沟通是他们做出如此决定的第一个理由,而且这个理由通常不会自行改变和消失,额外的金钱只能延缓跳槽的时间,那些接受还价的雇员早晚还是得离开。

对一名人力资源管理者经理人来说,如何让个人与企业“恢复联系”至关重要。如何随着企业需求的变化为个人寻求发展机会,是每一名人力资源管理者经理人当前需要考虑的问题。但有一点毫无疑问,人们之所以离职,或者是因为与上级主管沟通太少甚至根本没有沟通,或者是因为工作得不到赏识。雇员的不满来自各个方面,但仔细考虑一下你不难发现,这些形形色色的不满可以归结为两大类:沟通与重视。有句老话叫做人为企业而来,因经理而去。这种说法其实也是因人而异的。如果一名职员总是在不停地抱怨企业,与团队格格不入,那么他的离职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但当表现最好的员工也递交离职信时,你的第一反应很可能是“什么,我对他要跳槽的情况一无所知”,“我真不愿意让他离开”,以及“我不得不接手他的工作了”等等。值得关注的是,如果你进行讨价还价,试图让雇员留下来的惟一原因是事关自己利益的话,这种讨价还价很可能就是一次无用功。或许你的工作可以将他离职的时间延后,但你并没有对他的职业生涯发展起到实际的辅助作用,因为在讨价还价的背后,你已将自己的利益置于他的利益之上。

挽留的技巧

与讨价相对照的是,讨价还价必须基于对你下级的真诚关心基础之上。钱无疑是很重要的,但与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相比还是稍逊一筹。

那么讨价还价该如何进行呢?下面是一些例子:

“珍妮,听到你要离开我们的消息后,我感到非常震惊。三年前你加入我们这个团队的时候,正是经济环境开始走向低迷的时候,企业内部发展机会较少,我们也一直没有能力来进行晋升和工资调整的工作,尤其是针对我们的骨干员工。但我想告诉你的是,你毫无疑问已被我们列入骨干员工之列,管理层均认为你是一名‘保留对象’,我们会尽可能地满足你的要求,使你留下来和我们在一起。”

“对你要离开我们,去寻找更广阔发展空间的决定我非常尊重,但我还是希望你能告诉我是什么促使你寻找外部空间的发展机会。如果不介意的话,你能告诉我他们向你提供的职位和薪酬标准吗?我想知道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竞争对手。”

在倾听了员工的解释之后,应该按照以下的模式来继续你们的谈话:

“虽然现在我还不能对你做出任何承诺,因为目前我们仍处于调查了解的阶段,但我可以代表管理层向你表示,我们将会在公司内部向你提供同等的机会。随着经济环境的好转,我们预计企业的收益将有所上升,这样我们就有实力对骨干员工做出相应的回报。我想说的是:尽管钱不是最重要的,但如果我们能够满足你的期望薪酬、职衔或新的工作职责,我们希望你考虑留下来。”

“尽管我不能对你许诺什么,但我们真的想让你留下来,我希望你能考虑与我们共同商议这件事。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对你我们也许可以饰演猎头的角色,在企业内可以让你承担更新的工作职责,你是否愿意就此事与我们讨论?”

这样的带有诚实、无私色彩的讨价还价方式通常会被人欣然接受。毕竟对员工来说,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要比暂时的金钱有吸引力得多,这样做也可以使企业避免讨价还价的头号误区――“钱是惟一要素”。

许多无效的讨价还价源于雇主只出于金钱的考虑或缺乏诚意,员工可能会有这样的反映:“他们为什么现在才给我涨工资,如果我真这么能干,两年前他们就应该这么做。”“他们一直在哭穷,现在我要走了,突然又发这么大一笔奖金,早干嘛去了,还是算了吧。”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