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中华文化,最快速且有效的途径,便是真正了解中国管理哲学的特质,进而全面实施中国式管理。因为管理无所不在,影响相当深远,正是实践中华文化的具体而普遍的良好方式。
常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同样是儒家思想,为什么日本人运用起来,头头是道,而且十分有效。我们中国人运用起来,不是流于空谈,便是有气无力?”
答案非常简单:日本人看见儒家的东西,把它当作宝贝一般,用心钻研,勉力去实践,所以获致良好的效果。中国人看见儒家的东西,不是认为这个我懂,我比谁都熟悉,便是认为这是废物,我老早看穿它了,恨不得把它整个丢弃。有气无力,自属意料中事。有些人更是空挂在嘴巴上叫喊,心里全不认定,当然成为一场空谈。
这并不表示,我们必须高举中华文化,把它视同至高无上,加以顶礼膜拜。至少应该站在积极的立场,分辨优劣。把它的精华撷取出来,加以发扬光大,也算略尽中华民族一份子的责任。
幸好,眼前的情况已经出现转机,越来越多的经理人,肯定中国人应该有自己的中国管理哲学方式。也相信中国长久以来,已经有了自己的管理方式。我们所热切关心的是:如何促使中国管理哲学现代化。
近二十多年来,有很多机会和企业界朋友,面对面地研讨中国管理哲学的种种实务问题。得到的回馈,不但直接,而且十分珍贵。
负实际责任的企业主持人或高阶主管,大多肯定自己的确是按照中国人的管理方式,只是平日忙碌,没有时间去思考和整理,所以说不出一套道理来。不过,许多人表示,由于各种言论的激荡,他们有时会怀疑自己一向的作风,是不是落伍或偏差,后来有机会听到有关中国管理哲学的演讲,才信心十足。原来中国人某些看起来乱七八糟的管理行为,背后竟然大有道理在,真是“日用而不知”!中阶和基层主管,也恍然大悟。平日对老板或高阶主管的诸多不满,不过是不明了其中道理,所衍生的误解而已。既然大多数中国老板和高阶主管,都离不开中国作风。而今又明白何以如此的道理,对于今后的配合,当然有很大的帮助。
年轻的朋友,长久以来,一直觉得中国人只讲究做人的道理,缺乏做事的准则。却不料管理根本就是“做人做事的道理”,做人称为人际关系,做事便是工作绩效。学校时代生吞死背的一些中华文化基本教材,居然就是活生生的中国管理哲学法则。很多人摇摇头,有“前所未闻”的喜悦。 共同的忧虑是:中国式管理的步调,会不会显得缓慢,赶不上快速的时代要求?其实,中国管理哲学主要是“由缓而急”、“先慢后快”,而且越有默契越快。
大家的怀疑则是:中国人是不是变了?答案应该是:中国人当然在变,而且一直在变,今后还要不断地变下去。不过,中国人的特性在“持经达权”,把握“变中之常”,所以有永远不变的东西,这才叫做“有所变有所不变”。我们可以这样说,中国人一直不停地变,但是,变来变去,还是一个中国人。
中国人不变的部分,叫做“经”。从事管理的时候,比较偏重实务,才具有实用性。实务是千变万化的,背后有其不变的“经”,便是基本的管理观念1。
中国人的管理观念,来自流传已久的中国管理哲学。
日本式管理的特色在于团体意识特别深厚,他们设法在机构中,滋生家族式的共同意识,培养出成员之间的信任、微妙与亲密关系,这是日本保存并发扬他们固有思想,所造成的独特风格,而为欧美所无的。但是日本热心于购买外国技术,并不断学习美国的管理工具与方法,一直派遣资浅的主管到美国进修,大量翻译杜鲁克有关管理的经典之作,表示日本积极于规抚欧美的管理学说与事迹。日本在新技术的开发方面,固然赶不上美国,但其“吸收后的超越能力”,却遥遥领先欧美。一九七0年代,许多西方公司都便宜地出售他们的技术,使得日本有机会改进既有技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日本人留美进修管理知识及方法,回国后仍能在技巧上推陈出新,例如“品管圈”、“丰田式生产管理”,便是日本经理人所独建而创获者。日本的传统固然大部分源自我国,但毕竟和我们的传统有所不同。我们应该做的,正如哈佛大学教授艾索思(AnthonyG.Athon)和史丹福大学教授巴斯克(RichardT.Pascale)所说的:“日本人能够非常有效地学习我们(美国)的长处。他们并没有变得美国化,我们(美国)也不需要变得日本化。他们吸收到美国可以移植于东方的长处,并且善加运用。我们(美国)的任务也是一样:学习日本最好的管理方式,加以移植,使美国的管理传统更为丰富。”使我们的管理丰富化,也就是建构合用的中国管理模式。好采取三个取向,如表1-2-1。才能够融会旧传统,开创新局面,为中国式管理,开辟出一条畅通的道路。
(一)对于中国管理哲学,包括固有的伦理之教、大学之道和中庸之德,都要从根救起,继续发扬光大。特别是大学之道,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优越的管理哲学。可惜长期以来,一直被埋没,并没有发挥大用。我们把它重新注释,赋予现代化的意义,相信对现代化中国管理模式,有很大的帮助。
(二)关于欧美的管理科学,我们要在自己的管理哲学思想系统里来接受,来批判,积极吸收其精华,以期迎头赶上。中国管理哲学的特性之一,在善于持经达变,只要确实掌握中国管理哲学的要旨,用来指导和运用西方的管理科学,相信必能融入我国的风土人情,获得合理的调适。
(三)至于中国管理模式,除了保有并发扬固有的优点,撷取并应用外国的精华以外,还要恢复民族自信心,肯定我们中国人也是能想的,进一步敢深入去想,才能因应现代的实际需要,做一番必要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