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战略管理培训 / 战略管理培训:如何正确实施中小企业战略管理

战略管理培训:如何正确实施中小企业战略管理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0日 战略管理培训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当前正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本文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提出发挥比较优势,找准市场定位,实施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目的是使中小企业“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集中精力,向企业战略目标前进。

  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后,由于中国企业修改和制定了符合世贸组织规划的法规以及外资企业的大量渗透,企业间的竞争在相当程度上表现为战略思维、战略定位的竞争,就是说,企业已进入战略竞争时代。战略决定胜负。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中小企业要在国际国内众多企业“大鲟”的夹缝中实现生存与发展,必须实施中小企业战略管理,从自身实际出发,发挥比较优势,找准市场定位,领先制度创新,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浙江、广东等东南沿海地区的中小企业已经形成了几大产业链,有丰富的出口创汇经验和市场战略经验。西部地区也会因我国将长期推行西部大开发战略而有大量中小企业崛起,中部地区也会因东南沿海的拉动,不断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实现全国中小企业的总体发展。为此,中小企业必须根据其外部环境及内部资源和能力状况,以求得企业的生存和长期稳定的发展。为不断获得新的竞争优势,中小企业对自身的发展目标及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应进行总体谋划。

  一、发挥比较优势是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前提

  大企业有大企业的优势,小企业有小企业的特点。正是有小企业的特点,正是这些经济细胞的多样性和互补性,造就了市场经济社会丰富多彩的“生态平衡”。在这个由大中小各类企业组成,优胜劣汰的“生态圈”中,失去优势,将无法生存。比较优势又是一种动态的优势,企业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小型企业与中型企业不同,中型企业与大型企业又有所不同。同时,由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不同,每个企业的背景、文化不同,即使同类企业,其比较优势也是不同的。改革开放初期的乡镇企业,之所以在当时能蓬勃发展,就在于发挥了比较忧势。当时,它们的优势就在于规模小、机制灵活,且直接面对市场。虽然产品质量不很稳定,但因其生产规模较小,而市场需求量又大,这便适应了当时我国居民收入水平较低,对商品价格较为敏感的社会经济状况。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告别短缺经济,人民的需求档次逐步提升,价格减弱,人们更开始追求洋货和高质量、多功能的消费品。中小企业若继续依靠简单的模仿去生产高度同一性的低层次产品,就无法适应新的形势,就会在高度竞争的优胜劣汰中自然落马。没有特色的中小企业在低层次的竞争中就很难继续生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自身特点重新认识自己的比较优势,并以此为前提实施中小企业战略管理。其远景业务必须有足够的市场空间和成长空间,使企业能够随着业务的拓展而发展。

  二、准确战略定位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

  我国的中小企业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进行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确实是难了一些。但面对现实,面对比较优势又必须尽早地进行重新认识。中小企业一般不易搞多角化经营,这是由产品的生命周期所决定的。中小企业是选择某一产业的整体,还是选择这一产业的环节,都要很好地把握,主要是利用比较优势。企业对自身的比较优势的重新认识过程,也是对自身市场定位的一个再认识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来认识和发挥比较优势,关键是看问题要站得高,“一览众山小”。比如:施乐公司的复印机市场处于垄断地位时期,全球许多著名公司也曾采取过与它相同或相似的战略旨在争夺市场,但都未能获得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未能发现或创造独特的战略定位。而佳能公司则选择施乐公司战略定位之外的中小型企业和个人用户作为切入点。通过不断渗透,最终发展成为全球销量最大的市场领先者。由此,使我们认识到,中小企业要在国内外大企业夹缝中获得生存和发展,必须充分研究自身能力和比较优势,善于发现行业战略的空缺点,在不同的大企业的战略定位之外另辟路径,穿插迂回,方能由小变大,立于败。

  中小企业在确定远景战略目标时必须具有足够的市场空间和成长空间,使企业能够根据业务的发展而发展。这里有一个我们身边企业成功的范例:山东兖矿集团日照比特电子公司,原系日照市企业,因所生产的电子产品销路不畅,而使企业停产,工人很长时间领不到工资,稳定受到了威胁。1997年,兖矿集团应日照市企业之托,采用承债方式兼并了这家较小规模的电话机生产企业。自己既没有大企业的规模优势和研发力量,也难以达到南方小企业的低成本,低价格,要使这家企业起死回生,必须重新进行战略定位,在对国内外电话机生产企业和市场分布情况进行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选定了专用电话机这个细分市场。因其“专用”,所以,其市场规模并不算很大,若大企业介入则难以发挥其规模优势。同样因其“专用”,所以又有一定的技术含量,一般小企业尚不具备应有的研发能力。而比特电子公司有兖矿做资金及人才后盾,使之处于大小企业之间。介入这个市场,有利于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企业运作游刃有余。果然,经过四年奋斗,比特公司陆续开发出酒店、办公、军用等6大系列100多个品种的专用电话机产品,其中600系列酒店电话,300系列办公电话,6线商用电话机均已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产品远销美国、印度、沙特、南非、委内瑞拉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外销电话收入达到了75%以上,年出口额超过了6000万元,企业的收入、利润更是以每年超过了100%的速度递增。这样的结果,当属中小企业战略管理定位准确的一个好例。
三、领先制度创新是中小企业发展的保证

  在中小企业战略管理中必须牢抓创新。创新是企业的灵魂,改革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改与创,可使结构性问题程序化、科学化,充分发挥“船小好调头”的优势,可以针对产品的生产、技术、财务、营销、企业文化、服务等,紧紧跟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寻找创新的突破口,从而实现扩大市场空间,实现企业快速增长。我们不妨看一看斯旺眼镜公司。这是从事眼镜生产和销售的企业。该公司由阿兰·格拉斯曼于60年代创立,今天,斯旺眼镜年销售额超过了3000万美元,虽非小企业,但也算不上巨人的斯旺公司在全球三大洲都拥有工厂和客户,属跨国公司。斯旺公司走向国际化还是70年代的事情。那时候由于美元坚挺,公司在美国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与此同时,低价进口商品正逐渐占领大部分美国眼镜市场。这时,斯旺公司认识到除非自己也开始进口,否则将无法生存。当进口了一段时间后,他们发现进口质量和交货期经常不能满足消费者需要,于是决定自己设立海外工厂。遂在香港找到一个合作伙伴,开办了一家工厂。该工厂由斯旺公司控股。但好景不长,到1986年,香港地区已不再是低成本地区,所以他们便把工厂转移到中国内地,在内地工厂生产眼镜零件,再运到香港组装成产品,然后销往北美和南美市场。与此同时,斯旺公司开始寻找机会,在那些以新潮设计和高品质而闻名的眼镜公司进行投资,而这些投资不是为降低成本,而是为了能够开发出高品质和以设计取胜的眼镜生产线,结果,斯旺公司在日本、法国和意大利进行投资,并且在每笔投资中都握有少数股权,从而生产出了意大利或日本设计(产品差别战略)、中国内地生产制造零部件(低成本战略),香港组装(高质量战略)的领先制度创新的路子,从而大大提升了斯旺眼镜的市场占有率。

  我国的中小企业领先制度创新一定要因人、因地、因行业制宜,“一公司一策”。当前,首先要解决好中小企业的产权及产权结构问题。苏南地区因产权、责权,约束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最早的地区,但到目前为止,全国民营十强企业,广东却一家也没有评上。原因是家族制企业限制了人才的作用。浙江发展强势很大,现在很多中小企业已经形成的现代企业制度,为浙江经济今后的大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机遇,也为全国中小型企业走创新发展之路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四、结论综上所述,中小企业战略管理是指企业的管理人员为了实现企业目标而采取的行动。因此中小企业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要善于站在高处看自己的企业在全球经济格局中所处的位置。制定符合本企业实际的战略,否则就会出现生产、经营等方面的盲动性,盲动极易使企业出局。

  中小企业战略管理,应当是企业战略的分析与控制,评价与选择,实施与控制三者形成的一个完整、相互联系的过程。制定企业战略的关键,是寻找和发展有较大空间和成长时间的比较优势,并有利于集中资源,发挥优势。审视中小企业的定位站得高、定得准,一看是否“知己知彼”,二看是否有利于长远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实施中小企业战略管理计划,要善于寻找先机和制度创新,发挥先行优势,并扬“船小好调头”之长,打主动仗。中小企业进入新领域,要选准时机,不能进入已到达成熟期、衰退期的产销活动,在导入期要留心观察,认真研究,寻找商机,于快速增长期时进入,以产生巨大经济效益。但中小企业经理人必须要根据自身实力,确定合理发展目标,防范融资难等情况。

  作为企业的管理核心之一,战略发展总监担负着企业战略研究、规划、制定的重任,要善于在大环境下找出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方向。清华大学企业战略发展总监领导力再造高级研修班旨在培养学员容世容人容事的襟怀,高瞻远瞩的视野,深刻的洞察分析力,正确的判断力,以及持续创新的创业家精神,通过企业发展战略、资本运作、管理心理学与经营创新、传统文化等专题课程的学习,打造谙伦理、有气度、有远见的新一代企业领导人。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