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管理培训 / 企业培训管理中的七大误区

企业培训管理中的七大误区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8日 企业管理培训

培训讲师的职业生涯中,发现不少企业常常在培训管理上存在误区。这些误区又常常源于对培训本质的认知,或由于受外部条件的限制或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限制。企业培训师吉宁博士小编将常见的培训管理七个误区分析如下:

1:培训的课程内容越多越好。

有的企业难得做一次培训,因而提出培训的内容和主题很多,希望一次一天的培训课程就把所有的内容就全部覆盖了。这个朴素的想法倒也不错,难得做一次培训课程,就让包含的内容越多越好。但培训是一门科学,需要符合自然规律,违反了自然规律,朴素的想法再好也没有办法达到我们所期望的结果。

一天的时间毕竟有限,面面俱到实在是培训的大忌,培训需要聚焦重点。一天培训的课程内容最多控制在3主题之内比较合适,而两天的课程则4-5个主题为合适。

2:参加人员多多益善。

一个培训班将人数控制在40-50人之内,是个比较理性的选择。将高层、中层、基层进行分别安排,同时还可以将销售、职能、研发、生产等职位序列也分别培训。做到分层级、分职位序列、控制人数来安排人员是培训管理上精细化的体现,同时也体现企业在培训管理上脱离了粗放化的模式。

3:忽视培训的组织工作。

培训的组织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到培训的质量,可以有的企业在培训前连学员课前通知及注意事项也没有。教室布置及音响设备一片凌乱,让讲师到场后,直接指导企业布置教室检查音响。培训相关责任人没有事先来看过教室,甚至还不知道教室在哪里。

培训组织需要当成一个项目来管理,需要事先的策划和对每个环节细节的注意。实际上对培训的组织活动,体现出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企业文化。

4:培训效果就是学员满意度高。

谈到培训效果许多企业就是用问卷的方式进行学员满意度调查。因此有些讲师为了迎合学员,培训课程故事会、小品表演会,课程变得很肤浅,产生一些“听听激动、想想感到、回去一动不动”的现象。一味迎合学员使培训也变味。例如,给新员工培训职业化素养的课程,作为讲师适当需要灌输什么是职业化,如何变得职业化等理念,而一味让新员工开心,那课堂就为成了游戏大会了。

培训评估表的设计要基于培训目标,如果脱离了培训目标,用千遍一律的一张表,用于任何课程,用于任何人数的课堂,本身是一种非科学的方法。

5:天培训时间越长越好。

培训行业也用行规,首先讲师是站者讲课的,一天的时间通常是6小时。因而不同课时安排,费用也是不同的。讲师与培训公司事先有合同规定了每天课堂培训时间的,那就照合同执行。

6:为培训而培训,没有课程目标。

培训作为点缀,缺乏系统的培训规划,通常会产生为培训而培训的现象,但点缀至少也需要一个点缀高达成的期望目标。

7:课程结束,培训也结束了。

培训课程结束了,以为培训也就结束了。实际上,课程的结束,才是培训效果实施的开始。要学以致用,致用当然是在工作中应用,当然是在课程结束后了。所以课程结束后,需要跟进,需要组织观察,安排访谈,结合绩效的改进,观察有哪些行为上的变化。每次培训结束后,有经验的培训组织者,通常将课堂上的感人照片、生动的活动、讲师的经典名句、学员分享的心得等内容整理成总结,发给受训学员,让其在课后深化影响,并且为自己的工作做一个营销,一举两得!

企业培训中的七个误区,本质上源于企业管理水平和职业化程度,同时体现出其对培训的认知问题。有些企业以为培训就是上课,上课就是培训,不知道培训与学校教育的区别。

管理培训的本质是改变行为,提升绩效。要改变行为,提升绩效,需要通过心态的调适,知识的更新和技能的提升。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也是常常容易被忽视的一点:培训是企业知识管理的一个平台。通过学员之间的互相交流和经验分享,引起共振和创新,使企业的内部知识和经验得以传递,企业得以传承和发展,这才是培训的真正目的。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