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战略管理培训 / 战略管理培训:宏观经济培训:解读2010对宏观经济认识

战略管理培训:宏观经济培训:解读2010对宏观经济认识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0日 战略管理培训

 宏观经济培训一:什么是宏观经济?

  所谓宏观经济是指总量经济活动,即国民经济的总体活动。是指整个国民经济或国民经济总体及其经济活动和运行状态,如总供给与总需求;国民经济的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国民经济中的主要比例关系;物价的总水平;劳动就业的总水平与失业率;货币发行的总规模与增长速度;进出口贸易的总规模及其变动等。一般认为此词1933年由挪威经济学家在建立“宏观经济学”时所提出。

  宏观经济培训二:宏观经济调控的概念是什么?

  宏观经济调控的定义:国家对国民经济总量进行的调节与控制。是保证社会再生产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经济的重要职能。在中国,宏观调控战略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宏观调控战略主要运用价格、税收、信贷、汇率等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及行政手段。

  什么叫宏观调控战略?经济学家理解这个词就是宏观经济培训政策。但实际应用上,它的含义是模糊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有经济研究部门叫宏观调节部,表明在当时的经济形势下对宏观调节还有一点敬畏,后来改称了“宏观调控战略”,好像我们对经济的控制越来越加强了。宏观调控战略最近一段时间又演变为一个长期的宏观经济培训政策,在任何时候都要存在。这种提法把“宏观调控战略”的意思模糊了,因为宏观经济培训政策在经济学上就是短期的。

  (1)宏观调控战略是指企业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干预和调节,以达到一定的目标。

  (2)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是:

  第一,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是实现国家长远战略目标的首要条件,也是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首要条件。因此,促进经济增长是宏观调控战略的最重要的目标。促进经济增长是在调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关系中实现的。因此,为了促进经济增长,企业必须调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关系,使之达到基本平衡。

  第二,增加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就业的情况如何,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系到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促进充分就业是我国企业的责任。我国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一方面劳动供给数量庞大,另一方面劳动力需求显得有限。因此必须坚持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长期将增加就业的宏观调控战略目标落到实处,并严格控制人口和劳动力增长。就业的增加取决于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要增加就业,首先要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这是增加就业的基础。同时还必须提升就业弹性。为了提升就业弹性,要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要大力推进城镇化,加快小城镇建设。

  第三,稳定物价。在市场经济中,价格的波动是价格发挥调节作用的形式。但价格的大幅度波动对经济生活是不利的。如果物价大幅上升和通货膨胀,会刺激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片面追求数量扩张,宏观经济效益下降;如果物价下降和通货紧缩,则会抑制投资,生产下降,失业增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由市场决定,但企业可以运用货币等经济手段对价格进行调节,必要时也可以采用某些行政手段(如制止乱涨价、打击价格欺诈),以保持价格的基本稳定,避免价格的大起大落。

  第四,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由于各种交易所引起的货币收付或以货币表示的财产的转移。

  1、宏观经济培训的含义:通过培训正确认识宏观经济调控是国家运用计划、法规、政策等手段,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干预和调整,把微观经济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宏观发展轨道,及时纠正经济运行中的偏离宏观目标的倾向,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2、宏观经济培训宏观调控战略的主体:国家机关,主要是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

  3、宏观经济培训特点:宏观而不是微观,间接而不是直接。

  4、宏观经济培训采取宏观调控战略的手段通常有:

  (1)法律手段与经济政策,如:调整税率、金融、财政补贴等;

  (2)计划指导,如:国家大的投资规划,或在某些行业和领域实行配额制度;

  (3)行政手段,如利用工商、商检、卫生检疫、海关等部门禁止或限制某些商品的生产与流通。

  宏观经济培训三:对宏观经济内容的重新认识

  宏观经济的主要目标是高水平的和快速增长的产出率、低失业率和稳定的价格水平。

  宏观经济培训四: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1、高的且不断增长的国民产出水平(即实际GDP)

  2、高就业、低失业

  3、稳定或温和上升的价格水平

  政策工具是一种处于企业的控制之下,并能对一个或多个宏观经济目标施加影响的经济变量。

  什么是宏观经济总量的平衡

  宏观经济总量的平衡是指:

  ⑴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平衡

  ⑵一个地区范围内的市场供需平衡

  ⑶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

  ⑷全国工业部门的生产和需要的平衡

  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经济调节方式

  ⑴以间接调节为主

  ⑵以直接调节为主

  ⑶始终以调控总供给为主

  ⑷始终以调控总需求为主

  国家实行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

  ⑴它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⑵它是实行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需要

  ⑶它是推动市场经济良性发展的客观需要

  ⑷它是经济体制的改革与调整的需要

  ⑸它是转变国家企业经济职能的需要

  宏观经济调节体系包括

  ⑴宏观经济调节目标

  ⑵宏观经济调节方式

  ⑶宏观经济调节手段

  ⑷宏观经济调节政策

  ⑸宏观经济调节水平

  宏观经济调节目标的经济政策体系

  国家实行宏观经济调节目标的经济政策体系主要包括:

  ⑴财政政策

  ⑵货币政策

  ⑶收入政策

  ⑷产业政策

  ⑸消费政策

  财政政策调节宏观经济活动的手段

  财政政策调节宏观经济活动的手段主要包括:

  ⑴财政补贴

  ⑵国家税收

  ⑶国家预算

  ⑷国家债务

  ⑸信贷政策

  货币政策调节宏观经济活动的手段

  货币政策调节宏观经济活动的手段主要包括:

  ⑴国家预算

  ⑵公开市场业务

  ⑶利率手段

  ⑷再贴现手段

  ⑸存款准备金手段

  根据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调节的影响,货币政策主要可分为:

  ⑴货币储备政策

  ⑵货币回笼政策

  ⑶扩张货币政策

  ⑷货币发行政策

  ⑸紧缩货币政策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