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跨国并购中存在的中国企业的短板问题

企业培训师观点:跨国并购中存在的中国企业的短板问题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1日 企业培训师观点

  中国企业的短板使他们在跨国并购中屡屡受挫,中国企业在世界各地掀起跨购并的热潮。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五矿集团欲将加拿大最大的矿业公司诺兰达铝业收入囊中,中国企业的短板虽然受影响,但上汽集团购买了韩国第四大汽车,收购48.9%股权。然而并购结局的不尽人意使一幕幕热闹的场景失色,并且给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海外并购设置了不小的障碍。

  以德国为例,据中国有关经济部门粗略统计,目前在德国大约有600家中资企业,总体投资达到2亿美元,这种投资的势头还在以极快的速度增长。中国企业的短板分析中,中资企业在德国的发展却不甚理想。曾因收购德国道尼尔飞机公司而在欧洲轰动一时的德隆欧洲公司已经破产,而TCL集团收购的德国施耐德电视机公司,也传出从明年开始放弃电视机生产并大幅度裁员的消息。中国企业的短板问题,德国媒体说这些并购后的企业不仅没有实现原定的发展目标,而且地方企业在初期间接投入的数百万欧元也付之东流。

  中国企业在德国的一连串挫折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中国企业的总体形象,有可能为今后中国企业的并购活动带来新的障碍,成为中国企业的短板问题。最近,一家中国企业考虑收购德国一个破产的缝纫机厂,而当地的工会负责人却在担心如果收购如运作不成功将会使工人失业。实施跨国并购后,中国企业面临国内、国际市场两线作战的局面。中国企业的问题是如何利用所收购企业的技术、网络、品牌等资源强化其在国内市场中的地位?如何保证被收购企业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并与外国企业展开竞争?

  事实上,国内市场无力支撑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弹跳。在国内,中国企业面临的问题还表现在中国企业大多以价格为主要竞争的手段,企业的盈利能力较低,这极大限制了中国企业在研发、品牌建设以及海外市场开拓方面的投入。而在海外市场中,由于市场相对更加成熟,面临的竞争也是全方位的,寻找到可行的市场定位难度更大,中国企业问题更能体现出来。

  在通过并购进入海外市场的过程中,由于绝大多数被并购方处在退出市场和虽然业务规模大但回报率过低两个象限,如汤姆逊和IBM,必然会要求中国企业加大投入来提升其竞争力,缩小中国企业的短板问题。而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会加强国际竞争对手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跨国企业会利用其在技术、生产、营销、管理及全球布局的优势,对中国企业在成本及技术上同时构成威胁,这也是中国企业的短板问题表现。

  在本土业务盈利能力有限,海外业务竞争力不强的情况下,同时支撑两类市场竞争的难度可想而知。

  此外,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各个环节中存在体现出的中国企业的短板也是造成购并成果不理想的重要因素。中国企业无数关于并购的研究报告表明:大约有50%-70%的并购案例失败,这也不禁为大多数中国企业的发展战略打了一剂预防针。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