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企业信息管理提升绩效的措施分析

企业培训师观点:企业信息管理提升绩效的措施分析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1日 企业培训师观点

对传统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管理而言,企业生产与经营的核心是物质资源,企业信息管理只是处于从属地位。企业只要资金充足,供给物质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其产品就会占领市场,就容易成为赢家。企业各种资源管理都有相应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手段:对于劳动者,有人力资源管理;对于生产资料,有生产部门管理;对于资金,有财务部门管理。而对于信息却缺乏专门管理。在信息经济条件下,自然资源和信息资源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开始发生逆转,信息资源在企业面对的全球化激烈竞争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企业领导者不仅要重视研究信息资源的管理方法,更要注重应用信息资源来提升企业信息管理的效率与效果,从而提升企业竞争与发展的综合实力。显然,从开发与应用信息资源的角度,研究和探讨提升管理绩效的新对策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一、速度管理

  在传统的管理方式中,企业的组织形式是从上至下的垂直结构,即信息传递从董事长到员工层层下达,在这种管理环节密集型的工作环境中,速度管理显得并不重要。在信息经济时代,信息网络犹如一条数字化神经系统贯穿社会各个领域,以光速传播的各种信息瞬息万变,使得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浪潮强烈地冲击着管理环境,国内外供应市场和需求市场的变化日益加快而且变化多端,时间已经发展成为管理的宝贵资源。对于企业管理而言,只有在时间上抢占先机,才能赢得更大的市场空间。对于企业领导者而言,运用速度管理是提升管理绩效的一个必要措施。

  速度管理是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提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的活动效率与效果,加速实现企业承包目标的过程。要实现速度管理必须从三个方面进行企业承包信息化建设:

  一是建立内部企业信息管理网络系统。为企业承包加快内部交流和提升办公效率提供数字化操作手段,可在有效地减少企业管理信息上传下达层层传递的环节,增强企业管理的柔韧性和灵活性。

  二是建立外部企业信息管理网络系统。随着企业规模不断地向异地拓展,仅有内部企业信息管理网络系统已经不能满足速度管理的要求,必须借助于外部企业信息管理网络系统,将管理活动向企业外部快速延伸。驰名世界的快餐店麦当劳在全球扩展了上百个分店,其发展张力日益高涨,就在于麦当劳建立了一套完备的信息网络企业承包,利用它可以及时统计出国内外分店的销售情况,其市场经理能够随时随地掌握销售方面的完整数据及追踪发展是信息经济时代企业领导者进行管理创新的重要内趋势的确凿数据和真实信息,从而不断迅速地作出适应国内外竞争需要的新对策,使麦当劳快餐店长期在同行业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是建立企业决策信息网络系统。企业承包领导者借助承包内部企业信息管理网络系统和承包外部企业信息管理网络系统,能够迅速地感知企业承包自身所处的环境,及时地觉察竞争对手的威胁与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承包领导者利用企业承包决策信息网络系统以思考的速度进行运筹帷幄,快速为企业承包对应对各种威胁和战胜各种挑战,抢占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做出调整。

  二、知识管理

  随着信息经济的高速发展,知识在推动企业竞争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越来越重要。信息经济中涌现出来的大量信息,都不同程度地蕴含着各式各样的知识。如何从大量的信息资源中有效地提炼出来,形成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的知识,使其转化为企业竞争的强大动力?这是一个涉及企业领导者管理方式与方法的新课题,即研究并掌握知识管理的要领。知识管理是指在提升企业员工知识素质基础上,增强企业员工从各种信息中善于发现知识的意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为企业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精神食粮,发挥企业员工集体的知识智慧提升企业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要通过实施知识管理来提升管理绩效,需要从三个方面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

  一是建立企业员工终身学习机制。信息经济给企业发展带来的一个重要影响是知识爆炸,大量的新知识每天都在急剧地增长,使企业不断地面临知识更新的压力。要将这个压力转变为动力,就必须建立企业员工终身学习机制,制定企业员工终身学习制度,充分保障企业员工终身学习的权利和自由,为企业员工补充新知识提供必要条件,为企业员工在企业发展中更好地应用新知识创造条件。

  二是建立培养企业知识工程师机制。在信息经济发展中,涌现出大批的信息工程师,从事信息网络的硬件和软件研究、开发等实践,为信息的产生、传播等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然而,在信息经济中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的大量信息,如何有效地应用到企业发展中,这需要懂得知识工程师对大量的信息进行加工,将其转化为知识才能成为企业发展的有用资源。因此,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应注重引进或培养适宜企业发展需要的知识型人才。

  三是建立企业知识管理机构。在信息经济中,知识管理是一项极其繁重的任务。建立终身学习机制、吸收和培养大批的知识工程师等众多知识管理操作,必须通过一定组织形式来实现,即建立专门机构。由相应的机构和工作人员对提升员工知识素质、培养知识型人才等方面事宣进行专门管理,为企业拓宽知识获取、应用、转换及增值的窒间,增加和积累知识资奉提供重要的管理纽带或桥梁。
三、安全管理

  在信息经济目盏发展中,企业信息化程度也目盏提离,各种信息设备在企业生产和管理中开始普及应用,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多种效盏。同时对企业管理也提出了一个新任务,即信息安全管理。目前,由于企业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不够完善,使网络侵权的卑劣行径愈演愈烈,甚重成为网络犯罪分子有利可图的圭业和生财之道。例如,一些企业开发的技术成果,还未来得及在市场土抛头露面,就被网络盗窃分子复制,并抢先一步在黑市中进行交易。企业信息管理安全不力,不仅使企业有价值的保密信息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使企业有发展潜力的重要信息受到巨大挫折,给企业发展造成极为惨重的损失。

  实现企业安全管理,需要从两个方面做起:一是建立企业信息设备检测把关制度。对于企业所购置的信息产品(尤其是进口的信息产品)进行严格检测,对正在使用的信息产品要定期进行检测,认真把好信息产品使用的安全关。从维护信息安全性的角度出发,对于一些重要场合要尽量使用经过专门部门检测合格的信息产品,如在企业资金管理、人事管理、机密信息管理等方面,更要坚持这项原则,以此减少“网络黑客”、“网络病毒”的袭击。要制定坚持购置并使用最新版本的杀计算机病毒软件和“防火墙”技术的原则,提升企业应用信息网络的安全性。二是建立企业信息管理安全机构。企业信息管理安全机构应该由既精通信息网络技术,又熟悉信息法律法规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构成。利用专门的信息管理安全人员不仅对企业信息设备安全性进行检测与处理负有责任,还要对企业的重要信息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时时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有关信息设备存在的漏洞。及时排除可能造成的信息威胁。尤其是当企业信息系统受到破坏时,不仅能够查明原因,还能够协助企业领导者采取相应的法律手段有效地解决问题。

  四、科技管理

  在信息经济条件下,科技资源是的生产力价值在企业发展中更加突出、更加重要。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由于科技资源管理方式落后,许多科技资源没得到宥效的开发与利用,使企业痛失发展良机的教训可以说笔笔皆是。我国拥有庞大的科技人员队伍和众多的科研团体,研究与开发科学技术的成果积累十分丰厚,但是在国际市场上却没有形成领先的科技推广阵地。一些有限的资金投入某种科技项目开发,却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一些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虽有举动,却未能在国内外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这些问题的出现,值得企业领导者从科技资源管理绩效方面查找原因。企业要改变科技资源利用率不高的落后现状,必须从三个方面提升科技资源管理绩效:

  一是必须认真研究和制定有效的技术投入管理体制,从本国国情出发,企业信息管理要选择一条切合实际的技术投入路线。在加强技术投入管理的基础上,将引进技术和国有技术、进口设备与国产设备有机结合起来应用,将技术引进、技术开发的关注力集中到某些建设的关节点上,把技术投入的目标放在尽快取得实效、稳步发展方面。

  二是建立网络化科技开发、科技成果交流管理机制。按照企业信息管理的经济发展规律要求来调整和改革企业科技资源管理方式,利用国际互联网,寻找科技开发联合伙伴、建立推广或引进科技成果的数字空间,以此提升企业科技资源管理绩效。为充分发挥科技资源第一生产力作用开辟多种渠道。

  三是建立科技开发外包制度。企业信息管理在科技资源管理过程中,一些企业可能要遇到一个不可回避的难题:由于科技人才缺乏导致科技开发能力不足。如果企业专门引进科技人才,将会提升企业信息管理成本和增加企业负担,这种思路在许多企业中不具备可行性。在这种情况下,在电子治理中实现技术外包的方法很值得借鉴,电子治理技术开发与应用由专门的企业来做。参与电子治理的机构即电子治理主体可以与电子治理技术企业签订协议,电子治理企业负责技术方面的工作,电子治理主体进行宏观管理并提出各种要求。按照电子治理中科技开发技术外包的思路,将缓解企业科技人力资源短缺的难题,对子企业具备开发能力而又急需的科技项目采取外包的方式。按照市场化的原则委托其他企业承包,这样既解决了企业科技人才缺乏的问题,既满足了企业对科技项目的需求,又弥补了科技人力资源薄弱的弊端。

  五、结束语

  总之,信息经济的产生与发展,既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提升企业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企业领导者只有按照企业信息管理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及时更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才能不断地提升企业管理绩效,增强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的实力。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