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5月12日,原联想集团企业创始人柳传志亲手将刺有“联想电脑公司”与“联想神州数码公司”字样的两面大旗分别授给了杨元庆和郭为,柳传志等一批创业者彻底退出一线工作。它标志着柳传志继成功改制联想之后,顺利完成了交企业接班人工作,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近叁年来,两家公司都在各自的领域健康成长,柳传志的经验也受到业界普遍的关注。为此,《财富》(中文版)记者采访了目前担任联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的柳传志:
《财富》:作为中国企业交企业接班人的成功案例的策划人和执行者,你有哪些经验与大家分享?
柳传志:我想最重要的有几点。第一是改造企业机制。原来联想属于国有企业,对联想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后,实现了股权多元化,同时也给予了创业者和经理人一定的股份。这个简单的道理说明了机制的改造很重要,它让原来的创业者愿意退下去。现在,在一线的工作的都是联想年轻的一辈在做,做得非常成功,跟我一起创业的十几个人都是搞技术出身,知识面不够宽。如果还做下去的话,肯定做不到现在这麽好。我们之所以愿意退,同时也是看到年轻人完全有企业接班人的能力。今天,退下来的创业者都很高兴,生活得很愉快,原因是年轻人上去以后,他们的利益有保证,所以,机制的保证非常关键。
第二条是联想很早就开始了选拔企业接班人的工作。我大约从90年就开始着手考虑了。为什麽?不是我们创业者的年龄大了,而是我带的那套班子,都是技术出身,综合能力不够强。
第叁是管理方法。当我们选定了企业接班人以后,我们比较早地采用了“参与式”的工作方法。我原来的工作方法是指令式的,后来是指导式的,最后变为参与式
《财富》:联想选择企业接班人方面是否寻求过“外脑”的帮助?你认为评价企业交企业接班人是否成功的标准是什麽?
柳传志:没有。我认为,评价企业交企业接班人是否成功和评价企业是否成功,标准是一样的。那就是企业是否能保持利润持续的高增长。在这一点,我受过前花旗银行企业创始人的启发。他退休前曾经来过联想,他说:对他的成绩的评价,不仅是看当时的股票价格,而要看他退休后股票的价格。这说明评价企业成功的标志是持续的利润增长和股票价格的上升。从这个角度来讲,我借鉴了他对企业成功的理解,也把它作为评价联想是否成功的标准。
《财富》:中国企业交企业接班人失败的例子不少。你认为主要的教训在哪里?所有制不同的企业在交企业接班人方面是否面临不同的问题?
柳传志:首先,有历史原因。国有企业交企业接班人不容易成功,主要是因为经理人在位的时候有很大的权力,并通过权力得到很大的利益,退下去以后之间的差距太大。
因此,如何延长在企业的管理时间,是他们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这种心态、这种观念,经理人怎麽会愿意交班呢?
其次,为了保证退下来以后,保住一定的待遇,经理人通常要选择与经理人关系好的企业接班人,不仅有德、才,更要有特殊好的个人关系。有时经理人往往通过破格提拔的方式,使对方看到温暖,这样一来,上行下效,在企业管理层中就会形成风气,从而形成宗派,这种企业就可能变得混乱。
第叁,经理人把权力抓得很紧,使得企业接班人没有机会去锻炼。造成新人上任以后,没办法很快进入角色去正常管理企业。
中国民营企业交企业接班人的突出问题是任人唯亲,以亲疏划线,再加上有些领导人的视野不够宽,造成选择的余地窄,因此,交企业接班人往往也不顺利。
《财富》:联想的企业接班人为什麽是从内部产生,有没有考虑过“空降”?
柳传志:对联想来说,企业接班人一定是来自内部,而不是“空降”。原因是,我们想把联想做成“百年老店”,做成一个基业长青的企业,这就要求企业接班人要有很强的事业心。对美国“职业经理人”的做法,我有不同的看法。美国职业的经理人的提法是近一二十年的事。它要求经理人要有职业素质、能力、修养和敬业精神,同时要求企业提供满意的条件,否则,就会跳槽。联想希望经理人要把企业的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在企业事业第一的情况下,经理人得到利益。企业事业得不到发展,经理人不谋求自己的利益,这样的人才能拼命把企业做好,这种理念决定了我们的企业接班人只会从内部产生。
《财富》:叁年来的结果能证明你正确吗?
柳传志:差不多吧。联想之所以取得与外国企业的竞争优势,最根本的就是联想的人是充满事业心的人,如果是外国企业的人到联想来当总经理,可能就会不一样。杨元庆和郭为都是很有事业心的人,从我退下这两年多时间来看,在较为困难的情况下,业务不但稳住了,还有增长。在香港上市中国大陆的公司中,像联想的这样连续增长的目前还真不多。郭为管理的神州数码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我坚信,他们这些人选拔和培养出来的人将来会做的更好。
《财富》:你认为在中国成就一个好的CEO需要哪些条件?
柳传志:首先是要有一个好的机制做保障。其次是本人要有事业心,事业心不能只有“个人上进心”,仅是为了个人得到更多的利益而努力,而应该把企业当作自己的事业;第叁是学习能力。我认为所有事做不好都可以归结为学习能力不行。
《财富》:你怎麽看待中外企业家和经理人相互学习?
柳传志:中国企业要向美国企业学习,美国企业接班人也要向中国学习,中国企业是在很复杂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别人能成长起来,你成长不起来,说明你能力不行。中外企业在中国的发展有点像龟兔赛跑。兔子不睡觉,乌龟怎麽跑?把它带进沼泽地。中国入世前的市场环境就像沼泽地,中国企业要在上面爬,而外国企业是兔子,想在上面跑,但也跑不快,所以联想有机会战胜它。现在怎麽办,乌龟只好学会长兔子的基因,地干了也能跑起来。所以,从根本上说大家都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