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成本管理现状
财务资产部主要负责公司财务工作,编制公司财务收支计划和信贷计划,组织各类资金,平衡资金使用;负责组织日常会计核算,定期编制财务报表;负责公司的财务成本管理,做好公司比质比价采购管理工作;研究金融、票据政策,加强与财政、税务、银行等相关部门的联系,争取各项优惠政策;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各有关部门财务管理及经济核算、参与独立核算或承包经营单位的方案制定,并按规定进行监督和考核,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做好企业内部审计工作。
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财务管理为核心地位尚未在公司确立
现代企业要求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都能处处以经济效益为主,因此,在企业内部一定要市场化运作。人人都算账、各个部门都讲求经济效益,财务部门应该成为企业价值增值管理的中心。而目前看来企业财务部门只是一个职能部门,只是进行资金管理和账户核算。财务成本管理为核心的地位尚未真正被各级领导和员工所认识。
(2)预算管理处在低水平阶段
预算管理不只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它是企业各个部门都需要参与的管理工作,是企业落实战略和实现战略的工具。企业如果不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很难想象企业战略如何得到落实,企业战略规划就可能成为“空话”。目前企业的预算管理还处在低水平阶段,主要表现为:第一,业务部门参与预算管理过少,预算管理只成为财务部门的资金管理工具,而未成为调动企业各部门进行日常业务管理控制的工具;第二,预算执行力度不够强势(不够强势的原因在于管理层拿不出真实有效的数据而造成决策层迟迟下不了决心,原因的结症在于三流的不统一导致数据的不准确),审批流程不规范。而西方在规范企业的预算上是“刚性”化管理。企业的预算是企业运行的“宪法”。目前企业预算管理执行力度不够,随意性变动较大。第三,预算编制基本数据缺乏,造成预算编制不够准确。企业管理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由于企业基本数据积累不足(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平台和数据的集约),使得在编制预算时,不能够做到“零基”编制预算。
(3)财务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和职能部门的信息沟通不足
由于目前财务部门只是一个职能部门,很多应该从其他部门得到的信息和资料往往落后于时间的要求,例如各种定额资料、合同信息等等,因此,阻碍财务管理工作的深入。也无法突出财务成本管理的企业管理的“核心”作用。
(4)内部控制制度和其他管理制度尚未建立健全
有效的财务成本管理控制,需要有一套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其他管理制度作为保证。目前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其他管理制度从其性质来看,更多是一种工厂化管理的管理制度,尚缺乏一种现代化企业应具备内部控制制度和激励机制。缺少一套从投资决策、管理控制到最底层次作业任务控制的一整套现代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