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到企业管理之信用管理就必须提到信用风险,这样才能理解企业管理之信用管理的宗旨和职能,以及由此引申出的管理技术和方法。信用风险是风险的一种,它专指在信用交易中存在的风险,企业管理之信用管理即客户到期不付款的风险。造成信用风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政治风险、信息风险、商业风险、管理风险、财务风险等等。
消费者企业管理之信用管理的主要功能为:客户信用调查、客户授信、帐户控制、商帐追收以及利用个人征信数据库推销信用支付工具。在不同形式的个人信用销售中,风险要素也各不相同。按不同的信用交易形式、还款方式以及发放信用的不同主体,消费者信用可以分为零售信用、现金信用和房地产信用。其中,零售信用中还可以再分为循环信用、分期付款信用和服务信用。
企业管理之信用管理包括对方企业管理之信用管理和自身企业管理之信用管理两部分。对方企业管理之信用管理是企业对于信用销售行为(赊销)对象进行科学管理的专业技术,主要目的在于规避因赊销产生的风相关书籍险,增加赊销的成功率。自身企业管理之信用管理是根据企业本体的经营特点和经营需求,有意识地对自身信用进行科学管理,以使信用等级处于较高档次,从而在获取贷款和投资时减少成本,掌握主动。
企业管理之信用管理的三大风险:
1、客户拖欠的风险。正如信用交易是普遍存在的交易形式一样,拖欠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实际上,对于赊销产品的授信方,客户拖欠货款的风险总是存在的。然而,很多企业对拖欠风险的危害性认识有所忽视,甚至认为它是一种正常现象。这一方面是由于拖欠普遍存在、习以为常,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客户拖欠货款所造成的损失是隐性的,即使是非常有经验的赊销企业经理人员也会有所忽视。
企业赊销的实践证明,客户拖欠货款对企业造成的损失要比坏帐损失还要大。在众多的企业交易中,不同的企业对于拖欠问题也有着不同的态度,这也反映了不同企业的经营风格和经营理念。按照不同的付款行为,客户可以被分成收到货很快付款、快到期才付款、补提醒后才付款、受到强力催款压力后才付款、赖帐不付款等几类。
2、客户赖帐的风险。赖帐是指客户恶意拖欠货款的行为,最终结果可能是不还款。赖帐是指有能力还款但拒绝还款。赖帐是产生赊销坏帐的主要原因之一。从性质上讲,赖帐是欺骗行为的前兆,是一种恶劣的商业行为。为了减少客户赖帐的风险,企业管理之信用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于事前防范,具体的手段是选择与品质优良的客户进行交易,尽量避免与品质恶劣的客户打交道。
3、客户破产的风险。谭小芳老师指出客户破产意味着欠帐的客户可以免除所有的对外负债,而提供信用的企业将有可能损失全部的赊销款。这是企业赊销贸易中比较严重的风险之一。已经破产或已在破产过程中的客户将停止对外付款,赊销企业只能通过清算程序收回欠款。为了防范客户破产风险,企业在企业管理之信用管理中除了要有事前防范措施,还要有必要的风险分散机制,如抵押或优先还款协议等。
根据不同客户的规模、资质及风险水平,可以设定一个最大承受的超额或者超期比例。对于资质良好的客户,可以在正常额度上超额30-35%。动态调整账期和额度是基于理性的,或者有一定手中余量的调整。另一个方式就是把每个客户每周的应收账款的动态,账目分析报告发给相关的销售人员和销售经理。这样销售能及时掌握客户的额度、催收的时间,还能有效避免与客户之间会发生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