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高等院校行政管理工作创新意义

企业培训师观点:高等院校行政管理工作创新意义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1日 企业培训师观点

根据旧的高校行政管理体制在实行的过程中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探索性的提出一些新的行政管理工作模式。新模式有利于提升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益。高等院校是我国人才培养基地,每年为社会输送大量人才,高等院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在管理中处于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高等院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创新是当务之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知识经济全球化的到来,高校传统的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和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提升行政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从而使整个高校成为一个有序、高效运行的整体,已经成为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高等院校行政管理工作现状

  高校行政管理既处于组织主导地位,又起到服务和保障的作用,但是虽然说高校的行政管理相对于高校教育、科研活动而言是辅助性的,但却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但是在当前管理体制运行的过程中却暴露出诸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具体而言,我国的高校行政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行政角色错位,行政管理观念僵化

  一方面表现为高校中部分行政理部门对本部门利益关注过多,忽略了对学校整体利益的全盘考虑,很多领导经理人在规则模糊的选拔机制下产生,并且一些教师、学者业务水平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容易想到向行政方向发展。而在业务转向事务的过程中,一些人将过多的精力投人到经营“权术”,谋取“职位”,结果是阻碍了专业能力的充分发挥。

  另一方面表现为行政管理的服务意识不强,责任心缺失。目前我国高校的行政管理职能机构“官本位”意识强烈,普遍服务意识淡薄、态度傲慢、效率低下,许多行政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甚至对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务职能都不了解。

  2、机构膨胀、人员臃肿

  高校存在着党政两套机构,办事人员、职责交叉极多,尤其是高校的合并潮流下,许多高校的行政管理机构愈发地臃肿,管理层次和人员猛增,导致职务重叠、权责不明,虚职、副职、调研员的人数日益增多高校行政管理机构过多,容易形成多头领导,从而降低管理效率。大多数行政人员不是积极地开展教育管理研究,而是过多地思考官阶。在人事管理制度方面,有些高校为了迎接评估,只重视人才引进和管理,而不重视使用和人才资源的配置,因此,在一些高校中,花巨资引进的人才或费尽周折培养出来的人才大量闲置的现象常有发生。

  3、部门间缺乏沟通,资源难以整合

  各个部门即使能够做到各司其职,但却只是完成属于自己分内的事情,对于无明确分工的工作,互相推诿,影响整个工作的正常开展。有效的行政管理不仅要协调好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还需要通过行政管理来协调校、院、系和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以促进整体的协调发展。

  4、管理方式、方法、手段相对落后,管理层次性、类别性区别不够

  行政管理人员思想观念陈旧,办事墨守陈规。校园网、教学系统、管理软件等开发利用力度还不够。过分强调过程管理,忽视结果管理,管理知识缺乏,不重视管理硬件的更新与投入,导致不能把现代科学技术有效地用于管理。

  二:高等院校行政管理工作创新对策探索

  把握学校建设发展方向,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是当前高校行政管理改革的关键。这就要求行政管理工作发挥支柱作用,运用管理的手段对学校各项工作进行协调、组织、控制和监督。优化的管理能充分发挥各行政部门的职能,会使学校各方面工作协调地运作起来。

  1、抓准角色,转变观念,以人为本,以生为本

  抓准角色就是要明确行政管理在高校中的服务地位,增强服务愈识这是高校行政管理实践的灵魂,也是对高校未来行政管理模式和管理实践的一种定位。而“以人为本”的观念具体延伸到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是指以正确的和谐理念为指引,在管理实践中坚持以沟通协调为纽带,坚持以人为本,营造融洽的人际关系,协调各方面的利益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和社会发展相和谐为目的。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