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市场营销培训 / 市场营销培训:企业事件营销:“一剑封喉”与“多面出击”

市场营销培训:企业事件营销:“一剑封喉”与“多面出击”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1日 市场营销培训

事件营销在英文里叫做Event Marketing,国内有人把他直译为“事件营销”或者“活动营销”。企业事件营销(event marketing)是企业通过策划、组织和利用具有名人效应、新闻价值以及社会影响的人物或事件,引起媒体、社会团体和消费者的兴趣与关注,以求提升企业或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树立良好品牌形象,并最终促成产品或服务的销售目的的手段和方式。

  无论是依托电视、平面媒体、会议、高峰论坛、大型线下主题活动等传统的传播通路,还是大胆起用区域或行业门户网站、邮件、博客、网络社区、电子杂志、搜索引擎、视频网站等网络传播渠道,话题营销与企业事件营销的操盘手与经营者们往往都想实现“一剑封喉”之效,而基本上都是事与愿违。

  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那些成功案例,不过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垫底的是“众多失败后倒下的策划尸骨”。在大中小型企业事件营销上,各有各的优势,各有各的资源,同样各有各的道。当然,不可避免的是,企业越小,资源越少,在事件操作上往往也存在天然的劣势。不过新营销,尤其是网络传播通路的成熟,正在改变这种传统格局下的企业事件营销宿命。

  出于保险起见,在抱有“一剑封喉”的美好愿望下,大多数企业还是现实地采用了多面出击、连环出击的策略,当然都尽可通围绕一个统一的品牌主张。初步地,赢道新营销品牌传播机构针对三类企业事件营销做了简单的归类,从其中可见一斑。

  1、资金雄厚的公司做大手笔,比如蒙牛与神五飞天,白沙的“飞”系列与“和”系列;白酒品牌道光廿五持续发动的“八大事件”;美的“上山下乡”;奥克期连续邀请米卢、杨利伟、罗纳尔多代言,策动吴士宏风波,空调成本、技术、健康三份白皮书与红皮书,一分钱空调,年检服务,10万礼聘质量监督员等。这些事件的推出,一方面需要庞大的传播渠道,以便将事件信息与品牌主张展现到消费者面前,另一方面涉及到的名人都比较“大牌”,再者所借力的事件进入门槛都比较高,没有一定的资源支持,即使有这样的想法与策划,也不一定能实施。比如神五飞天,并不是大多数企业能够进入的。

  2、快速成长期或者资源支持颇有力度的中小企业借势行动,比如雪莲维药千里追连战。这类企业是最有可能成为大公司的新锐一族,或者是市场反响甚好,公司处于快速扩张中,要么是投资者实力雄厚,敢花也能花大价钱做产品、做企业事件营销、做品牌,比如富亚涂料,一喝成名,不过后期的事件没有跟上,正在做的一些事件力度不够,但没有通过数量去补;

  3、创业型或者偏安一域、发展势力一般的中小企业,连环营销、多点出击,多借助甚至绝对比例地借助于成本低廉的营销传播工具与渠道。原因很简单,资金、营销团队、销售网络、终端铺货等往往都是有百分之百的想法与百分之五十的落实,甚至可能只有百分之十的执行。也能理解,有时候一次创业型的中小企业搞个新闻发布会,在资源支持上都是捉襟见肘的。比如大卫鼠药厂雪藏“木子美”商标等。这方面能够上榜的案例实在不多。

  通过单一事件达到知名度快速提升的企业,如果不注意持续攻势问题,可能是美誉度没来得及塑造,知名度就已经快速下滑。往往既能传播知名度,又能塑造美誉度的一次性事情,企业越小,资源越贫乏,越不易操作,目前赢道新营销正集中于在这块市场做出突破。

  当然,也不乏集中围绕一条线、站在一个点,然后做一篇文章的企业事件营销案例,比如在新产品上市、招商、新品牌推出方面比较常见,当然也是局限于某个时间段,因为放到一个无限长的时间里,任何还活着的企业至少都会拥有几次企业事件营销的经历。

  普遍说来,广告公司一般在走这条路线,包括知名的策划人叶茂中先生,比如从一堆的文字、意象中发掘一个最适合品牌的概念;比如围绕某种虚拟的悬念性事件投放电视广告。在北极绒“外星人劫持赵本山”、红金龙“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海王银得菲“关键时刻怎能感冒”、圣象地板“让生命与生命更近一些”、莹朴“你还想脱多久”等案例中可见痕迹,当然,上述案例并非都是企业事件营销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