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构成企业竞争力来源的3个不同方面

企业培训师观点:构成企业竞争力来源的3个不同方面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1日 企业培训师观点

竞争力,不再是老板指责员工的借口,也不是战略失败的开脱出口,它应该是企业整体经营活力的内实后的外显。企业竞争力,是高层的行动力,是体系运作效力,是竞争力。企业高层要学共军:兄弟们,跟我冲。战略是给自己做的,不是用于指挥别人、然后兴师问罪的。企业竞争力,也是企业统筹内外资源的运营绩效,是对管理层与员工的整理考核,不能再玩弄目标层层分解、考核逐层加码的数字游戏。高层就是要对最末梢运作效力负责的第一人,从而倒推运营体系的设计、战略构思的指向。

  竞争力究竟来自哪里?战略决定竞争力的正与负,正确而合宜的战略为企业竞争力得正分,错误而繁杂的战略则给竞争力带来负分值。其他得分项还包括三个,分别是流程组织与战略的匹配性、企业文化氛围、绩效薪酬管理体系。

  企业竞争力1、流程组织与战略的匹配性

  在管理咨询工作经历中,客户企业存在战略与运营的两张皮现象。战略是少数人的高瞻远瞩,并没有与管理层形成共鸣,企业讲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结果呢,高层经常发火,动不动要调整,中层只能发毛,会干的不对,可怎么干是对的自己又不清楚,高层也没有明说。根本问题在哪呢?在于战略没有嵌入到流程组织中,简单地说,就是头动了、身子没动。组织流程要随战略而变,思维与行动才能合拍,战略的前瞻性才能变为组织运营的持久力。战略,要成为集体的战略,形成思想到行动的一致性,必须要有流程和组织的支撑才能做到。

  企业竞争力2、企业文化氛围

  一个外来人走进一家企业,没有任何人陪同,也不刻意打搅,原生态地感受这家企业员工的工作状态和精神面貌。然后,把这种感受再与高层的讲述比对一下就能判定分明:相似度高的企业拥有表里如一的企业文化,而貌合神离的企业拥有的则是唱高调的花架子文化。文化如细雨,润物细无声,滋养着企业竞争力。人人想干事的企业,就不必发愁企业竞争力问题。

  企业竞争力3、绩效薪酬管理体系

  兑现企业所鼓励的、所倡导的人与事。若拿人体结构比喻企业运营系统,战略是头脑,企业文化是灵魂,流程组织是骨骼和肌肉,绩效薪酬则是血液循环。以战略的高度设计和审视企业的绩效薪酬管理体系,就意味着它不再是人力资源部门的自留地,而应该成为董事会、企业高管的工作重心。员工是要得实惠的,否则再伟大的战略、再精致的流程组织、再温情的企业文化,都是浮云,不能从根本上激活一个员工的工作热情。

  特别是对于产业链长、成员关系交织复杂的大型工业品企业而言,企业竞争力的考量就不能仅限于企业之内,哪怕是扩展到直接的上下游关联企业也会好上很多。若是在能够从产业链的角度,从大行业发展的共生关系来考虑企业的企业竞争力,这样的企业运营就是产业进步的,是社会发展的福音。叶敦明认为:企业竞争力,最好还是改为运营力为上,因为执行是动作性的,而运营则是体系性的。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