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被误读的企业执行力体现的3方面

企业培训师观点:被误读的企业执行力体现的3方面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1日 企业培训师观点

企业执行力,在管理界提及率很高。一个企业做的不好,老板会把主要原因归咎于中层和基层的企业执行力差。老板们心里挺委屈的,自己的战略那么富有洞察力、前瞻性,就是执行不到位,眼高手低的毛病总是发生在自己的企业中。于是乎,管理大师们投其所好,什么企业执行力就是竞争力、细节定成败等实战派理论,企业家们觉得自己总算是找到了一条康庄大道。

  企业执行力被误读了,犹如GDP被天朝误读了一样。我们的企业家们,总是想着走捷径。看着别人的广告起作用,就开始相信品牌的力量;看到别人的渠道称王称霸,就开始谋划自己的终端帝国;看见别人的运营精致,就开始迷上了所谓的企业执行力。

  被误读的企业执行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战略做对,执行做好。

  此派言论拥趸,错误地把战略理解为静态的决策,源自于过去行业和企业运营轨迹对未来的判定,而且寄希望于未来不会有很大的“意外”变化。战略与运营是一码事,战略构思必须根植于运营效率的提升,而运营过程中的战略调整也是家常便饭,两者形影不离、相依为命。因此,战略其实不在脑袋上,而是挂在裤腰带上。

  第二,管理层出智慧,员工出力气。

  员工就是干活的,跟着高层的战略指挥棒而舞动就可以了。有人说,企业的战略在民主集中制后,若是基层员工还在谈战略那就直接滚蛋。这种意见很典型,他们认为员工不懂战略、不配谈战略,直接干活就结了,空谈战略的员工不是在跟组织对抗、就是偷奸耍滑。企业执行力,很多企业经营的智慧在现场,在基层,特别是一线营销员工的真知灼见,很多时候胜过董事会的闭门造车。

  第三,方向决定过程,过程决定结果。

  组织的方向很重要,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剩下的就是过程质量,做好了过程,结果自然就好了。静态看世界的战略家们,没看清当今世界是严重不确定的,没有足够弹性的战略,就像拉伸到极点的弹簧,多施一点力就会断裂。若是站在未来看现在,输入要确定挺难的,而输出就更难确定了。因为,输入的硬体资源也许是常数,而人的决心与投入却是变数;因为,结果和过程经常互换角色。信息化改造过后的大工业时代,会变成有无数有机的碎片随时拼装而成一个超级大企业、大品牌和大产业,而在它浮出水面之前,一切都只是外人无法预知的暗流。也就说,一个企业的经营过程和结果,会有超出单一企业自身的力量在主宰,若是只从单一企业自身的输入、输出看过程和结果,那就太狭隘了。迅雷不及掩耳的冷霆万钧,将会是信息化大工业战略与运营的常态了。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