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察知企业人才的真才实学,如何让员工的知识能量得到最大的发挥,如何做到知人善任、各尽其才,如何用较简单的管理取得较大的绩效,如何驾驭员工、建立优秀的团队……这些问题都是错综复杂的,答案也不一丽足。关键是领导者要不断揣摩和总结,最终寻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办法。据媒体报道,北京一家科技公司在科技推展会上发现,有些企业伪装成顾客与科技企业人才进行交流和探讨,实际是在物色企业人才。那么,什么是真正的企业人才呢?企业人才可以从德、才、术三方面来进行分析和探讨。
1、德,当然包括日常所说的为人处事的道德,但对企业而言,包括员工必须认同企业的文化,遵循企业的价值观。“道不同,不足为谋”,“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都是在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价值观。企业家用思想推动企业,用价值观凝聚资源。我们说,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没有管理的管理,“无为而治”。实施基于价值观的领导并非要找出更好的控制员工的方法,而是给员工以更多的自由。孙悟空的禁锢到来真的没有了吗?它还在那里。只是从有形变成了无形,由束缚肉体变成了束缚思想。这个束缚的关键,就是价值观管理。
2、才,中国三国时期魏国人刘劭,有一本《鉴人资源》,说人有八种才干。“聪能听序,谓之名物之才;思能造端,谓之构架之才;明能见机,谓之达识之才;辞能辩意,谓之赡给之才;捷能摄失,谓之权捷之才;守能待攻,谓之持论之才;攻能夺守,谓之推彻之才;夺能易予,谓之贸说之才”。翻译成现代语言,应该是说聪明而能够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思考而能够在旧基础上更新,创新;智慧而能了解事物变化的原因;善于沟通而能说服别人;反应敏捷而能避免失误;坚于防守而能抵御对手;主动出击而能获得胜利;能够“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批驳对手而赢得胜利。
3、术,简单地说就是具备专业知识及专业的执行能力。识别企业人才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知人之性,莫难察焉”。白居易在《辨才》诗中有:“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因此对于“非常之才”要有非常的耐心,要经过较长时间的识别和考察。
在我国,认识企业人才、发现企业人才的事例可以说俯拾皆是:华罗庚发现陈景润,是因为华罗庚精通数学;徐悲鸿发现齐白石,是因为徐悲鸿系一代宗师;王昆发现一大批得青年歌手,是因为王昆不仅有爱才之心,而且她本人就有很高的艺术才华。“能者知能,贤者知贤”,这是识才的一种规律。所以,领导者想当发现企业人才 的“伯乐”,就要提升自身的修养、才能、品德,否则,企业人才天天生活在你周围,你也会视而不见。与认识企业人才、发现企业人才密切相联的是对企业人才的鉴别。判断一个人是不是企业人才,依据什么做标准呢?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为了切实提升领导者的识人技术,察言和观色两个技巧——
察言,是识人的关键。一个人的言辞能透露他的品格,通过对方的言谈你能了解他的地位、性格、品质以及内心情绪。因此,领会弦外之音是“察言”的关键所在。
观色,有如“看云识天气”,从对方的表情、面相、打扮、动作以及看似不经意的行为,敏锐细致地观察,可在第一时间掌握对方的意图,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从而随机应变,做出正确的反应。
总之,由古论今,在我国生产力高速发展的今天,每个领导应该“铁肩担道义,慧眼识英才”,放开眼界发现企业人才,坚持以马列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为指导,全面、发展地考察企业人才,建立科学的企业人才考察测评机制,从德、能、勤、绩等方面严格考察,才能正确地识别人、发现人,切实提升识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