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邮政部长,美国百货商店之父,约翰.华纳梅克(John Wanamaker)感叹到:“我在广告上的投资有一半是无用的,但是问题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菲利普.科特勒先生也提到:“促销费用的大部分都打了水漂,仅有1/10的促销活动能得到高于5%的响应率,而这个可怜的数字还在逐年递减”。这是专家对当今市场营销体系及理论缺陷的高度概括,那么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新的营销模式——品牌精准营销是什么?
国家局姜成康局长在2010年的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强市场分析研究,全面了解重点骨干品牌市场表现和发展趋势,提出品牌改进提升的建议意见,实施重点骨干品牌精准营销,努力促进骨干品牌良好成长。
对重点骨干实施品牌精准营销,是推动这类卷烟品牌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菲利普·利特勒认为,精准营销就是公司需要更精准、可衡量和高投资回报的营销沟通,需要更注重结果和行动。在以往的营销经验中,商业公司对卷烟品牌的培育几乎是以几个甚至是十几个为主,分散了品牌培育的精力,这种经验营销只是一种乱枪打鸟的营销手段,对卷烟品牌的培育并没有一定的针对性,虽然是花了大力气,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但所起到的效果却是并非尽人意。而对卷烟实施品牌精准营销则是以具体品牌为切入点,进行内容、模式的探索与创新。有利于重点骨干品牌的发展壮大。
对重点骨干实施品牌精准营销,首先要进行精准的市场定位。就是要把精准营销的重心要落实到具体的品牌上。在现行的工作中,虽然有着工商协同营销机制,但基本都是“会哭的娃儿有奶吃”,品牌培育的随意性很大。有的品牌,刚刚在市场上培育一段时间,零售客户认可了,市场接受了,但却永远地销声匿迹,神秘失踪了。而事隔不久,又有一些新生面孔出现在零售客户的面前。许多时候,使卷烟品牌的培育出现了恶性循环的怪圈。害得营销人员疲于应付,零售客户怨声不断,劳民伤财却效果欠差。不仅不利于品牌的成长,也会带来许多“后遗症”。而在品牌精准营销中,进行精准的市场定位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减轻了多头出击所带来的盲目性。做好市场定位,就要把眼光放在一些市场认可度高的重点骨干品牌上,只有进行精准的市场定位,才能培育好品牌。
其次要进行精确的市场投放。精确的市场投放就是要依据市场规律,减少人为的调控,做到品牌“不断档、不积压、稳价格、促销售”。但要做到这一点很难,因为在现行的营销工作人为干扰的因素过多。比如说,要实现“开门红”那就要在事前控量,事中放量。所以说,许多品牌,特别是一些重点骨干品牌就会造成断档脱销的局面,只有这些品牌断档脱销了,开门红的汽球才能吹大,吹足,这个“卫星”才能放得更有引力。大量的货源投向市场,势必造成社会库存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要说不积压也是件难事。只要有大量的社会库存存在,再强势的品牌价格也会有波动,因为市场总有一个消化的过程,而零售客户为了尽快地回笼资金,就会唯利是图,不利于重点骨干品牌的健康发展。
同时,实施品牌精准营销要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和宣传推广。只有精确地采集市场信息,才能进行精准地货源投放。可以这样说,精确地信息采集,是精准货源投放乃至精准营销的前提,国家局姜成康局长指出:加强市场分析研究,全面了解重点骨干品牌市场表现和发展趋势,提出品牌改进提升的建议意见,实施重点骨干品牌精准营销,努力促进重点骨干品牌良好成长。认真探索新形势下品牌宣传促销新的途径,更多地依靠和发挥卷烟营销队伍的作用。继续推进工商协同营销,深入开展市场、货源、信息等方面的业务对接,形成合力,全面提升培育品牌水平。
实施品牌精准营销,要让重点骨干品牌从认知、认同到最后的接受,信息的采集和宣传推广从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施品牌精准营销的中工作中,营销人员要发挥好市场观察员、信息收集员的重要作用,做到分析市场、指导市场、运作市场,才能真正形成重点骨干品牌大而强的局面。
精准营销已经成为现阶段大多数企业做大做强自己的骨干品牌的有力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