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是学生成长的园地,是学生发展的沃土,是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是学生个性发展的乐园,是学生走向社会的起点!班级状况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学校生活的感受和参与程度,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个性发展水平,影响到学校教育的成效和质量。如果说一个学校好比一个社会,那么班级就好比一个大家庭,班主任则是这个家庭的家长,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家庭,有什么样的家庭就有什么样的班级体!班主任就象一个根雕大师,一个个学生就是他的创作蓝本,根据形态各异的根雕刻出活龙活现的班级管理艺术作品!
管理好班级需要班主任有勤恳的工作态度、一视同仁的博爱之心和一整套科学的班级管理艺术。这已是共识。但我认为传统班主任工作中的思想观念、思维方法和工作模式已远远落后于素质教育对教育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的要求。班级管理艺术与传统的说教,在“人”这个复杂多变的对象面前已失去原有的优势。其对学生志趣、信仰、情感等个性品质的忽视,对心理因素疏导、心理动因激发及心理健康防治的漠视,均违背了学生主动、协作、自由、活泼的全面发展需要。更有悖于世界各国在教育现代化过程中重视学生人格培养和个性、潜能充分发展的共同趋势。这个问题理应引起学校领导和班主任老师的警觉与重视。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人在班主任工作中尝试实施“软管理”模式,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现将这套不算成熟的做法介绍给同仁,希望能为您所用。
“班级管理艺术-软管理”的提法是与“班级管理艺术-硬管理”相对的。在人性的认识问题上,班级管理艺术硬管理是建立在共性标准的基础上,把学生视为执行一系列程式化制度的主体,以循规蹈矩为参照准则;而班级管理艺术软管理则是建立在社会人与复杂人的个性差异上,重点考虑学生的社会需求与心理因素。从管理重点看,班级管理艺术硬管理的重点是事,中心是完成任务,不出问题就行;班级管理艺术软管理的重点是人,强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育其价值观,以此间接完成任务。从适用对象看,班级管理艺术硬管理适用于追求层次低、自我认知意识淡薄的低年级学生,而高年级的学生学习的标准已很难量化,尤其是其在主动与创造性地学习时,就需要采用班级管理艺术软管理的方式。
一、班级管理艺术软管理的实施
1.建立软性班级组织
不少班主任强调职能分工与操作程序化,由班主任指派成员任职,而后对学生的言行和时间一统到底,纯粹靠“盯、看、压、盘”来实现班级管理艺术。这种方式存在学生参与度不高、信息反馈不及时、管理死板的缺点。软性班级组织则由竞选者发表竞选演说和施政纲领后由学生选举产生,同时定期换届选举的制度能保证组织的健康发展。作为班级管理艺术软管理的保障形式,它要求班干和班委会成员的设置要精简、灵活,讲效率而不注重形式,有分工但不古板。只设立几个必要的班干,其他如组长、科代表则由学生自荐产生。
2.引导每位学生参与管理
1)问卷调查查与咨询
学生可对班干和班级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如本人与学生每周就生活、学习、思想上的问题及思考进行一次书信式的对话;班会课上由值日班长通报一周各方面的情况;班委接受学生的质询等。这样便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参与管理
学生有建议权、监督权和一定的决策权。如“对某某同学的违纪的处理方法”,我是按由本人陈述、室长与班干点评,全体表决的方式进行的。这样在教育这位学生的同时,也使其他学生学会自省,从而自觉地接受舆论的监督。
3)自主管理
这是参与管理的高级形式。通过选举成立班级自主管理委员会。其对班级一些明文的制度进行共同商讨后具有完全的定夺权,可对学生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同时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讨论,对学法、班级目标、个人缺陷进行一些交流,以实现学生个体的自我认知、自我觉悟、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
3)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增强集体凝聚力
班级可利用良好的班级形象,如卫生、纪律或大型活动中的突出表现、催人上进的班级宣言、学习标兵的宣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豪感,增强群体的向心力。班主任关注学生的家庭背景,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也在情感上增强了师生、教师与家长间的相互友谊和合作。
4)塑造共同的价值观和精神口号,对学生进行内化控制
高中学生的独立意识、成人意识逐渐增强,通过入学教育使学生懂得思考生活,从而认清形势,树立远大的志向。如读一本名人传记、制定一个高考目标等。同时通过教师的以身作则,以良好的教风带动形成良好的学风和班风。对勤奋、责任心强、上进心足、意志力强的学生典型进行广泛宣扬,使学生自觉按照正确的价值观学习与生活,如若违背了,也会内疚和不安。这是学生自我调适纠正思想和行为偏差的最有效的方式。
二、班级管理艺术软管理作为一种特别的管理方式,它的特点是鲜明的
1、班级管理艺术是一种潜在的柔性的约束力和驱动力
其有一种双向的作用过程。在班级中,集体的精神环境、文化氛围往往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规范性的影响。当制度内化为潜在的需求,便不再成为一种对个性的束缚。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选择,常常会改变自己过去的想法和价值观,进而调整自己的行为。班集体也会通过对当前学生情况实时的调查、分析,采取相应的管理策略。因而,班级管理艺术软管理较多地强调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价值观的认同和心理调适,体现为一种弹性的柔性的约束与驱动。
2.软管理是一种客观、持久的影响力
对学生个人来说,班级的精神环境、集体的舆论等都是客观存在的制约因素,它不是完全松散的,而是实实在在的管理,只不过这种管理是对个人行为的调节要受个人知觉、价值认同等因素的“缓冲”。班级要形成高昂的士气和强大的内聚力,协调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主要因素,当这种关系协调一致时。班级管理艺术软管理就具有持久的、稳定的影响力了。
“班级管理艺术软管理”作为一种新的思想观念和新的工作方法,其所主张的是在班级管理中应把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置于教育的中心位置,为学生创设宽容、民主的学习氛围,关注学生的差异。最大限度激发学生潜能的理念,从根本上讲是关注人的发展,这种关注不仅仅是对学生,同时也是针对教师自身的。这是对师生的一种解放。
班主人班级管理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有着许多共性,比如表达的情感性,习得的领悟性,表现的综合性等。班级管理艺术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在表达过程中必定有大量的情感投入。一个真正热爱学生的教师,他的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乃至整个生活是与学生息息相通的,学生的欢乐是教师的欢乐,学生的悲伤是教师的悲伤,学生的成功便是教师的成功。
班级管理艺术需要严谨的学习,刻苦的钻研,更需要精心的体会和心灵的领悟。在教师这支队伍中,班主任是排头兵,他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还要善于处理协调跟学生及科任老师之间的关系,创造融洽和谐的工作氛围。他是学生的良师,是慈爱的长者,更是知心朋友。他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一定会从心灵上震撼和打动学生,他胸怀博大,毫无私心杂念,他用胜不骄败不馁的执着精神感召学生追求卓越!
班级管理艺术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内容和体制要不断创新,要深入研究班级管理艺术,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要与社会大背景和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班主任班级管理艺术是班主任教育思想,教育能力教育风格的综合反映和体现,包括政治理论学习,文化知识积累,心理素质修养,所教学科的深入钻研。班主任班级管理艺术通常是班主任教育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精湛、娴熟、巧妙并带有鲜明个性化特点的教育教学技艺。班主任班级管理艺术是一项在长期实践过程中炼就的一种能力,是借鉴他人教育经验,融会贯通领会于心,升华于行的教育活动。班主任班级管理艺术是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刻苦钻研教育教学规律,并仔细琢磨了然于心的结晶。班主任班级管理艺术主要表现为:善于将教育目的与学生实际发展水平结合起来,精心设计和灵活把握教育活动过程,教育形式灵活多样,富于变化,能激起学生内在的活力,妥善而巧妙的处理偶发事件,善于化解矛盾与冲突;情感流露自然,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震慑力,语言表达生动活泼,形象幽默,善于使用体态语言,从而使教育教学活动达到最佳境界,并获得最佳效果。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要落到实处,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不辞辛劳,针对自己的工作对象和实际情况,千方百计的因材施教,要在工作方法和班级管理艺术上不但推陈出新。班主任工作深不深入,作风扎不扎实,班级管理艺术新不新颖,决定了一个班级体的发展方向,也决定了全班每个学生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的思维模式,甚至影响了某些学生的一生。他们是学生现在的引路人,又是学生未来发展的设计师。的确,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就应当是“为人师表,行为规范”的楷模,是学生依靠和模仿的对象,是智勇双全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