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班级管理艺术的3个观点

企业培训师观点:班级管理艺术的3个观点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1日 企业培训师观点

一、你的学生象你吗?——潜移默化的班级管理艺术

  可以这样说:班主任是班级管理艺术的灵魂。班主任自身素质的好坏会对班级中学生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因为你的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模仿你的一切。所以,曾经有一位从教三十年的老教师这样告诉我:“班级带得越久,班级中的学生就越象你。”我的理解是,教师人格力量是巨大的。

  在一次又一次的交谈之后,渐渐地我发觉他稍稍有了一点变化——不再随地吐痰了。我及时地表扬了他。那一天,他显得很高兴,主动地来找我谈话,还问了我许多的问题。当他一听到我住在嘉定,而每一天却要到外滩来上班、下班后还要找他谈话到下午五、六点,他十分地惊讶。那一种不可思议的表情让我哈哈大笑起来。转变由此开始。

  在班级管理艺术中,每一个孩子有时就象一幅幅未完成、或是有待于修改的画。而画师就是他们自己。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只不过是他们的一份蓝本而已。因为这些“小画师们”总会在不经意间、有意无意地观察你的一言和一行;读着你的心灵和思想;品位着你的师格和师德。于是,蓝本的好与坏、优与劣将直接影响“小画师们”的发挥。当那位曾经放弃过自己的“小画师”,通过努力而完成了一幅优秀的画之时,我相信行为教育的说服力要强过千百遍的说教。

  二、你的班干部是你解决问题的分母吗?——发掘的班级管理艺术

  用实事求是的精神来评价,考分创历年的新低,已经使我们现在的中职学生变成一群特殊学生的群体。对于他们的管理是不能用普教的模式来进行的。在面对这样班级的学生,班主任的工作是非常辛苦的。

  有时,班级管理艺术的动力与激情来源于灵感。

  有题如下:“100÷1=100,100÷2=50,100÷4=25,……”当分子不变的情况下,分母越大,商越小。再如果把“100”看成是难题的话……

  把这样的理论应用到实际就是:“当你发掘并增加第一个‘分母’的时候,你会发觉工作减轻了一半;当你发掘并增加第二个‘分母’的时候,你会发觉工作减轻了许多;当你发掘并增加第N个‘分母’的时候,你会发觉工作效果成直线上升了!”——这不是《黑客帝国》中的虚拟世界,而是真实的世界中的真实的事情。

  “你着手准备开始发掘了吗?”每到新学期的开始,我就这样询问自己。

  于是,我的班干部就成为了我的首要目标。

  每一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质。作为班主任,首要的任务就是用心去发觉。曾有这样一位学生:在家访的时候,我发觉他的卧室非常地整洁,于是我问他:“是你的父母帮你打扫的吗?”他摇摇头,说:“是我自己打扫的。”他还告诉我,如果让他去完成一项劳动工作,他会非常认真地对待的。我从他的眼睛中发现了需求——那是一种渴望被认同被理解的需求,而这种需求也曾出现在你我的眼睛中。于是,一开学,我就把劳动委员的担子交给了他,告诉他:“看你的了。”从此之后,我找到并增加了第一个‘分母’——爱整洁的他。每天放学,他总是最后一位离开班级的班干部,而我们教室也因此永远成为了最干净的教室之一。

  记得邓小平同志曾把复杂的国家建设归纳成四句话,其中有一句是这样的:摸着石头过河。而我们的班级管理艺术不也是在“摸石头过河”吗?(因为每个班级都有他的特殊性,不能只用一种模式去管理。)但在许多时候,或许另一个具有特质的他(她)就在你的身边,只要留心,你总会发现的。而在你和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一个良好的班风就此形成了。

  三、你的爱分给每一位学生了吗?——爱的班级管理艺术

  ——“你的爱分给每一位学生了吗?”我问我自己。

  ——“平心而论,不是的。”我又如实地回答我自己。

  每一次开学的时候,我总是对我自己说,我要平均我作为班主任的爱。但是我总是没有做到。因为一直有学生向我抱怨:太偏心班级中的“差生”了。是啊,我和他们在一起的时间的确是太多了——下课找他们沟通、中午让他们默写、放学把他们留下来谈心、一起背书、一起和我吃晚饭、平时和假期要进行家访。因为如此,引起了许多人的误解,包括我的丈夫。有时他说,情愿成为我的学生。

  但是,我觉得作为班主任,爱一定要平均,因为你的每一位学生都渴望你的爱。他们的内心是非常依赖你的。为此,我特意准备了一本笔记本,记录着每一位学生的个人情况:从他们的通讯方式到他们的爱好和生日。一旦有时间,我就组织全班为他们自己过生日。哪怕只是吹一吹生日蜡烛。因为我想让他们知道我关心他们每一个人。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