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训管理流程目的
面对多层次的市场需求,充分整合管理培训资源,为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培训管理内容。为了确保所有的管理培训课程能充分体现以需求为导向,以学员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管理培训理念,同时保证培训管理质量,以下特制定本培训管理流程,仅供参考!
二、培训管理流程适用范围
本章程适用于管理的公开课程和企业内训管理培训课程。
三、培训管理流程
1、公开课程流程
1.1公开课管理培训需求确定
1.1.1需求确定原则
针对性(管理应了解大量企业的培训需求变化)
适时性(关注管理培训市场热点)
可行性(管理培训师资)
1.1.2信息来源
公开课程的立项依据来自于管理对培训市场的观察以及教员前期在项目中积累的经验,因此对于公开课程管理一般不组织进行企业实地拜访,市场培训需求的信息来源包括(但不限于):
管理培训师(专家团)的经验
企业的要求
行业协会
与其他培训机构的合作
1.1.3公开课计划确定程序
根据市场培训需求及培训热点的变化,结合管理培训师资以及可以利用的社会培训资源,管理在与培训师共同协商的基础上制定出年度(半年度)管理培训计划。
管理需求调研。管理培训部要关注企业及培训市场需求的变化,在每年的4月和10月初开始半年度培训计划工作。
培训模块初步计划。根据企业及市场培训需求,在与相关培训师沟通的前提下列出培训课程(模块)及时间。
培训计划确定。初步计划拿出后,管理将组织高级教员研讨会审核半年度培训计划并作出相应的调整,确定培训计划。研讨会由管理培训部组织,管理主任及咨询部经理参加。
1.2课程及培训资料开发
1.2.1原则
系统综合原则
培训是一个涉及各方面的大系统,因此,在进行培训课程及资料开发时,必须考虑系统中各要素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要综合培训问题对立统一的各个方面,对培训的各个环节既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无所侧重。
针对性原则
最优化原则
要达到培训教学的最优化,必须考虑在培训过程中抓住最主要、最本质的东西。要做到正确分析培训对象特点、科学设置培训课程,合理安排教学进度,选择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介等。
1.2.2培训课程设计的要素
课程目标——根据培训需求而定;
课程对象——受益群体
课程内容——以实现课程目标为出发点去选择并组合;(列出两级提纲)
课程模式——有效体现课程内容,采用配套的组织与教学方法;
课程策略——教学程序的选择,教学资源的利用;
讲义——精、专、美;
执行者——理解课程设计思想的主讲人与支持培训师。
1.2.3注意事项
主讲培训师应在与管理达成一致意见的时间内设计出课程大纲(模版见附件),
在与管理沟通确认之后开始培训资料的开发,如项目团队需要项目前期的课程资料,管理培训部应给与积极支持。
培训资料及讲义应在实施培训前一周提交电子版给管理打印装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