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信息爆炸时代的来临,员工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径越来越便捷。然而这些渠道在革新员工工作方式并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令员工在快节奏的生活以及高信息量的工作安排中左支右拙、疲于奔命。
据一项针对办公室员工调查数据表明:影响办公室员工工作效率的原因主要是沟通不畅、信息干扰、工作缺乏计划性等。而解决工作效率低下的最优工具是高效时间管理。同一个职位,同等工作量,放在不同员工身上,感受往往不尽相同。有的员工会感到应付起来绰绰有余,当然也有员工会觉得手忙脚乱。同样,时间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同等的,每个人一天的生命长度都相同,要获得与别人不一样的人生,唯有拓宽生命的宽度。
“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然而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职场人更关注如何切实可行地进行高效时间管理,利用有效工具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出更大价值。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验:毫无目的地看电视或阅读杂志,总觉得无意义,但仍继续地看下去,就连广告也全看了。直到夜深,变得身心疲劳,才抱着棉被入睡。但是,第二天又重复着同样的事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重复做这样的事,或是几个小时,或是瞬间,但其后回想起来,感觉非常空虚?
有的经理人一天到晚看上去非常繁忙,似乎有许多事情等着他去做;而有的人却悠然自在,完全看不出他是一个管理着上亿资产的大老板?
人们把越来越多的工作塞进同一个时间容器,从而使自己处于极度紧张的压力之下,直到最后,压力过大导致容器爆炸?
高效时间管理其实就是自我管理.。我们具体来看一下高效时间管理的几个要点。
一、几种错误的浪费时间的做法
1、频繁的从一项工作转移到另一项工作
2、首先解决最不重要的工作
3、把一天的时间排的满满的
二、高效时间管理的四个时代
第一代(便条与备忘录),第二代(行事历与日程表),第三代(讲究优先次序),第四代(个人管理)。
1、第一代理论着重利用时间与备忘录
特点:第一代的时间管理理论丝毫没有“优先”的观念
2、第二代理论强调行事历与日程表,反映出时间管理已注意到规划未来的重要
特点:第二代自制力增强了,但对事情仍没有轻重缓急之分
3、第三代讲究优先顺序的观念
特点:讲究理清价值观与认定目标
4、第四代理论主张关键不在于时间管理。而是个人管理
特点:以原则为重心,配合个人对使命的认知,兼顾重要性与急迫性,强调产品与产能齐头并进
三、有效的个人管理方法需符合以下标准:
1、一致:个人的理想与使命,角色与目标、工作重点与计划、欲望与自制之间,应和谐一致
2、平衡:管理方法应有助与生活平衡发展,提醒我们扮演不同的角色,以免忽略了健康、家庭、个人发展等重要人生成面
3、有重心:理想的管理方法会鼓励并协助你,着重虽不紧迫却极重要的事,最有效的方法是以星期为单位制订计划
4、重人性:个人管理的重点在人,不在事
5、能变通:管理方法能为人所用,不可一成不变,须视个人作风与需要而调整
6、携带方便:管理工具必须便于携带,随时可供参考修正
四、有效的个人管理可分为四步骤:
1、确定角色——首先,写下个人认为重要的角色
2、选择目标——其次,为每个角色制订未来一周欲达成的二至三个重要成果
3、安排进度——现在,根据上面所列目标,安排未来七天的行程。再次,锻炼身体是你的目标,那么不妨安排三至四天,每天运动一小时,每个目标都可当作某一天的第一要务,更理想的是当作特殊的约会。全力以赴。对本年度或一个月内已定的约会则一一检讨,凡合与个人目标的加以保留,否则便取消或改时间。
4、逐日调整——每日早晨依据行事历,安排一天的大小事物。第三理论强调的逐日计划行事,在此可以派上用场,使事情井然有序,不致因小失大。
五、授权——高效时间管理之秘诀
1、什么事,谁来干。怎么干
分派工作的三个主要部分
分析你自己
把要做的工作、承担的义务、要采取的行动以及职责,都列出来
2、分派之原则、方法、麻烦和好处
类型:
下达指令型(低效率)
充分信任型——是正确有效的高效时间管理之道。
记住:时间就是金钱,忙并不意味着效率
方法:
讲清楚所要的结果
制订工作评估标准
给出所有相关信息
把工作分派给素质好,能力强的人
在质量和时间上进行控制
六、高效时间管理的四要决
1、日记式备忘录的活用
2、早晨到来时立刻思考工作
3、类似的工作要同时进行
4、不要把等待的实践白白浪费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