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企业在我国大规模兴起虽然比较晚,但是物流行业良好的发展前景促使进入物流行业的企业数量逐年增多,但这些企业的传统业务背景、经营规模以及服务质量差别很大、类型各异,明显存在着“散、小、弱、差”等突出问题。
我国加入WTO后,物流领域逐步对外开放。国外物流企业看好中国物流市场的发展空间,如UPS、DHL、TNT、马士基等。他们与国内物流企业结成联盟,组成专业化的物流企业,为客户提供涉及全国配送、国际物流服务、多式联运和邮件快递等方面的专业化服务,凭借雄厚的资金、丰富的经验、优质的服务、一流的管理和优秀的人才,占据了三资企业物流供给的大部分市场。
可见,国内企业不仅面临国内同行之间的竞争,最大的威胁还是来自国外物流企业的挑战。在未来的几年内,我国的物流市场将要进行一轮“洗牌”,大量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将在竞争中被淘汰,或与别的企业合并、整合。
物流企业如何提升自身竞争力成为当务之急。我国的物流业起步较晚,存在的问题较多,其中尤以物流管理人才匮乏。笔者注意到在苏州地区物流企业很少有员工曾经接受过正规的物流教育。即使一些接受物流管理人员培训的人才也无法直接上岗,这主要是由于我国教育制度的问题,偏重知识教育轻视技能教育,人才必须经过培训才能适应岗位。
因此,物流企业管理专家的跳槽率(特别是物流服务企业)出奇的高。保持高水平物流绩效的关键是拥有表现优异的物流管理人才。由于每个企业的管理理念有差异,大多从外招聘的管理人员很难很快的适应本公司的管理,所以对企业内部进行管理人员培训是最快见到效益的。物流是一门新兴学科,由于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新工艺的不断导入,其知识还具有更新速度快的特点,这要求物流企业管理人员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必须不断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一、物流企业管理人员培训存在的问题
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发达地区,物流企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一些小的物流企业根本就没有什么培训部门,他们的主要业务也就是短途运输,主要是对车队的管理,对管理人员的要求相对较低,但这样的企业竞争力不强。一般的大中型物流企业都有培训部门,但在企业的组织架构图上找不到培训部门,大多数企业都把培训部放在人力资源部里面,安排一个或两个人管培训就行了。而在发达国家的企业,培训部是和人力资源部平级的。人事部的预算本来就不够(大约占工资总额的4%),哪来那么多钱用在培训上,发达国家企业的培训费一般都达到工资总额的8%左右。但目前物流界大都认同这样一个事实即市场竞争的关键是客户的竞争,客户的竞争关键有一个优异的服务,而要有很好的服务又关系到精细的管理,最终体现在管理人才的竞争,因此很多物流企业都视管理人员培训为企业发展的关键,这可以说是企业的一大进步。但很多国内物流企业在做培训时,培训的效果并不明显。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
1、管理人员培训太费钱,企业承担不起。国内大多数物流企业成立不久,规模不大,与国内外的大型企业相比经营困难,这种情况下往往以资金不足减少培训,甚至干脆不培训。这陷入了一个经营与培训的恶性循环。其实,如果仔细探究企业经营不好的原因,不重视培训往往是企业失败的重要因素。须知,物流企业经理人培训是企业发展的必要环节,企业资金短缺可以采取企业与经理人共同负担培训费用等方法解决,但这不能构成经理人不培训的理由。
2、物流企业管理人员自身认识的问题。大多数参加物流培训的管理人员,对参加培训的态度不认真,认为培训就是工作外的闲暇,趁机休息。至于通过培训能学到什么并不放在心上。这说明我国许多物流企业对管理人员培训后有没把学到的知识、技能应用到工作中的绩效考核和培训效果评估做得不好。
3、忽视企业高层物流管理人员的培训。须知,一个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对于企业发展影响非常大。更重要的是如果高层经理人的意识落后于下面的管理人员,那么管理人员之间的协调要出问题,降低企业的凝聚力。
4、很多物流企业怕对管理人员培训给别人做嫁衣。物流行业作为一门新兴行业,人才相对缺乏,培训后的管理人员的确有可能到一些更好的企业工作,而且目前社会上很多人找工作的心态也的确这样。企业对经理人培训持一种排斥的态度,使得企业与经理人的忠信关系被瓦解,造成优秀人才的大量外流。其实,如果企业在培训方面做得好,管理人员的职业规划做得很好,他们也舍不得离开企业。
5、有些物流企业因为工作繁忙,对管理人员培训也不是真正的培训,而是“填鸭式”的讲课。企业教育与学校教育两码事,可是我们的物流企业却总是将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培训目的尽量向学校教育靠,导致企业培训不伦不类,毫无效用。培训后也没有相应的考核。笔者认为企业管理人员培训必须以现场为主,课堂为辅,培训完后必须进行严格的考核,分数计入其绩效考核中。这可以有力的促进管理人员认真参加培训。
上述五点是大多物流企业存在的问题,物流企业如果不能做出根本改变,企业培训效益将很难见效,企业的发展也会受到限制。
二、物流企业管理人员培训模式探悉
针对目前国内物流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现状,借鉴国外培训物流企业管理人员的经验,为切实提升我国物流企业管理人员培训工作的有效性,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分别加以处理:
1、培训目标要明确,服务意识要强化。管理人员的培训必须服从企业的战略,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应当是有远见的,符合企业实际,符合市场实际。物流企业管理人员培训应紧紧围绕企业战略各方面设计培训教材,对战略进行解释,对目标进行分解,让管理人员明白如何结合自己的岗位职责为企业的战略目标服务。比如苏州时顺物流有限公司的经营方针是“将最优质的服务提供给我们的客户”,公司的文化是以人为本,创造卓越;以个人尊严的价值创造品牌企业。为这个战略服务的培训内容肯定会有精细管理,微笑服务,节约能源,品牌第一,质量管理等等。
2、结合自身情况,编写培训教材。管理人员培训的内容必须贴近工作。教材必须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强调对管理人员的启发,而不是解决办法。管理培训必须注重他的实践性,不能照搬什么理论教条,也不能套用什么管理模式,它必须针对具体企业具体岗位。培训师不能是大学教授,而必须是对本企业相当了解的人,如优秀管理人员,也可以是本行业的管理专家。他们的主要的职责是营造一个能让经理人能够共同学习的环境。物流行业管理人员培训最忌讳的是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的学习模式。应该重视经验、参与和实践。
3、培训方法要评价,培训效果要考核。培训也和企业其他工作一样,管理得好与坏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管理的好能为企业带来收益,管理的不好是白白浪费资源。很多物流企业不重视对培训的方法和效果进行考核评价。对于培训究竟有没有起作用,没人过问,这就把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置于不屑一顾的地位。企业对管理人员培训必须有个准确的认识,看看企业哪些进步和管理成本降低得益于培训。为了让管理人员在培训中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顺利地应用于工作中,要提升工作绩效,企业多与要管理人员沟通,对培训有计划、有制度、有要求、有标准、有实施、有效果、有跟踪、有评价。
物流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的成功与否,关系到一个企业近期的发展及未来的前景,企业要掌握并利用好对物流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物流企业管理人员培训要根据企业具体情况量力而行,毕竟我国大多物流企业规模不大,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注重那些急须提升的方面,如企业的车队管理,员工管理等等。管理人员相对普通工人工作繁忙,时间紧,导致培训动力不足,可以借鉴一些培训做的好的物流企业,如一些好的机制,比方某公司“以发证促培训,持证上岗”,很好的促使了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只有把培训理念融入企业的经营方针,成了物流管理人才日常生活、工作习惯的一部分,只有拥有了高素质的物流管理人员才能提升我国物流企业的竞争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