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高校中层干部管理培训计划之国外培训的探索

企业培训师观点:高校中层干部管理培训计划之国外培训的探索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1日 企业培训师观点

  高校中层干部管理培训计划是高校改革发展的具体经理人、组织者和实践者,在推动高校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提升治校办学能力关键在于加强高校中层干部管理培训计划管理能力的培训。本文对加强高校中层干部管理培训计划培训的必要性及国外培训项目的组织、内容、方式、质量管理及效果迁移进行了探索,对组织管理干部到国外培训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高等学校担负着为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任,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毛泽东同志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②]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今天,要做好高校的工作,中层管理干部是一支重要的力量,他们的素质、能力如何,直接影响到学校确定的战略目标的实现程度。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出现,迫切需要提升管理干部的管理培训能力和领导水平。根据干部教育培训应当“综合运用组织调训与自主选学、脱产培训与在职自学、境内培训与境外培训相结合等方式,促进干部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升”[③]和“积极开展高校领导干部境外培训”[④]的精神,近年来,一些高校选派部分中层管理干部到国外高校进行短期集中学习培训,学习借鉴国外大学教学、科研、管理、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使管理干部对世界一流大学有更多的感性认识,开拓了视野,更新了观念,增长了见识,提升了水平,找准了差距,明确了目标,收到了一定的效果。2007年暑假,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组织部分中层管理干部到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进行了为期3周的短期集中学习培训,这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和《2006-201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的重要举措,是为实现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战略目标提升管理干部水平而采取的重大措施,笔者作为培训对象的一员,从中受到了很大的启迪。

  一、加强高校中层干部管理培训计划培训的必要性

  从高校管理干部的现状看,必须加强对管理干部的培训。近年来,高等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许多年轻的教师走上了学校中层管理工作岗位。大多数中层管理干部都具有高学历学位、高专业技术职务、高水平科研成果和较低的年龄,有严谨的治学、治教作风,多思考、少盲从、勇进取、不守旧,管理干部队伍有了很大的变化。但许多管理干部在领导工作岗位上的经历都比较单一,对领导工作也有一个历练的过程,因此,有必要通过加强培训来帮助他们尽快提升管理和领导工作水平。

  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办学情况看,必须加强对管理干部的培训。与计划经济条件下由国家完全包下来办学的情况不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竞争规律、利益和效益原则等,已经渗透到招生、分配、教学、科研、管理及后勤保障等方面,面对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高校如何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如何克服困难、解决矛盾、促进发展,如何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中把握学校的发展机遇,必须依靠管理干部的智慧,必须充分发挥管理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必须提升管理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法纪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必须增强管理干部的开放观念、效能观念、人本观念、和谐观念。

  从高校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及其复杂性看,必须加强对管理干部的培训。近年来,高校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也面临着各种矛盾和问题。一是一些高校在合并、院系调整、校区调整、体制调整过程中还需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管理体制变化后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二是要重视扩大办学规模后出现的新问题。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办学规模的扩大,对教育教学工作提出新的课题:师资紧张,办学条件跟不上办学规模的发展,超负荷运转,学科专业存在结构性矛盾,教学组织和管理也碰到新的问题。三是学生的教育管理也出现了新情况,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必须进行深入的研究,必须开拓管理干部的视野,学习借鉴先进的教育管理经验。四是要重视高校后勤改革出现的新问题。高校后勤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保证了扩招的顺利进行。但高校后勤改革的推进,对学生管理工作、后勤服务工作、教学科研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这些矛盾及其复杂性,都要求高校管理干部必须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探索科学的管理模式,因此,必须加强对管理干部的培训,借鉴国外高校先进的管理经验。

  二、高校中层干部管理培训计划国外培训项目的组织

  组织高校管理干部到国外培训宜利用假期以短期集中学习培训的方式进行。

  1、高校中层干部管理培训计划项目的规划与筹备

  ①联系一所国外大学,初步探讨培训项目意向、培训方式、培训时间、课程内容等。

  ②向省外国专家局报送培训项目的申请,附《管理人员出国(境)培训项目申请表》等材料。

  ③经省外专局批准立项后可与国外大学进行实质性磋商,并签署合作协议,内容应包括双方职责、培训费用及支付方式、双方义务等。

  ④由组织(人事)部门根据学校党委确定的培训人员类别等情况选派参训学员。一般应安排1名带队校领导任团长、1名副团长(由参训对象兼任)、1名随团翻译(可由能胜任此项工作的参训对象兼任)、1名外事秘书(可由联系此项目的国际交流处干部担任或由参训对象兼任)。

  ⑤由国外大学提供签证所需的邀请函(如果培训时间不超过一个月,可申请B-1签证;一个月以上可申请J-1签证,申请J-1签证须由国外大学提供DS-2019表)。

  ⑥按照审批和普通因公派出程序向省外国专家局和省外事办公室报送单位确定的参训人员和培训日程安排。

  ⑦省外事办公室受理后,将按程序为参训人员办理护照和签证手续。

  ⑧获得签证后,开展出国前预培训工作,并安排好出国培训前有关准备工作。

  2、商校中层干部管理培训计划项目的内容与方式

  ①高校中层干部管理培训计划内容

  培训的内容应根据选派的培训对象的情况来确定。一般应包括若干模块,每个模块设若干专题。如培训培训对象由学校各类管理干部,包括机关党政群部门、教学单位和科研、教辅单位负责同志组成,培训的模块可设高等教育体系概述、高等教育功能与战略、高等教育运作机制等模块。高等教育体系概述模块可设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的历史与现状等专题;高等教育功能与战略模块可设国家战略与人力资源开发、大学与学院的功能与结构、学校战略与教师发展等专题;高等教育运作机制模块可设学术质量控制、学生事务、后勤服务、国际化项目等专题。如培训对象由学校某一类管理干部组成,则要根据此类对象的工作的特殊情况来设置相应的培训内容。

  ②高校中层干部管理培训计划方式

  鉴于高校工作的特点,培训一般应安排在暑假或寒假期间进行,国外培训的期限一般安排1个月左右为宜,赴国外培训前可安排国内培训1周。集中学习培训的时间安排可采用“1+3+1”的模式,即国内集中学习培训(管理理论、领导艺术、外事纪律等)1周;国外大学集中学习培训(专题研讨)3周;国外有关大学及教育机构考察(实地考察)1周。国外大学集中学习培训与有关大学及教育机构考察可交叉进行。国外大学集中学习培训以主题报告与专题辅导相结合,以全班集中授课与小组讨论相结合,以集体结合学校规划研讨与个人结合工作实际思考相结合;注意把专题学习与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特别是围绕学校改革和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把专题学习、经验总结、问题研讨与改进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高校中层干部管理培训计划国外培训的思考

  1、高校中层干部管理培训计划项目的质量与管理

  ①培训项目的管理。项目的管理是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决定培训质量的关键因素。学校党委要高度重视培训项目的组织,召开培训动员大会,部署培训安排,明确培训目的、要求和任务;组织(人事)部门、国际交流处要根据参训对象的情况周密做好培训项目的组织,与国外施训大学反复磋商培训专题的设置、学习方式的选择和培训日程的安排;国外施训大学要科学设置专题、精心组织教学、严格教学管理、加强培训评估;培训学员要明确培训目的、充分思考问题、积极交流发言、严明培训纪律、不负学校厚望,真正做到“学有所值”。

  ②培训过程的管理。包括对培训内容的管理及对培训对象的管理。对培训内容的管理应有科学的论证和甄别,以便将具有现实针对性、符合参训管理干部实际工作需要的培训内容挑选出来。对培训对象的管理,首先是要把好培训对象的选派关,把真正有需要、有培养潜质的干部选送参训。参训对象的学习能力、学习动机和自我效能感都将影响到培训的质量。选派参训对象也可采用管理干部个人申请、组织审查、党委讨论决定的方式产生。其次是要严格加强对参训对象的管理,在国外大学学习培训期间的任务除了学习还是学习,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任务。应带着“问题”参训,提出“问题”讨教,围绕“问题”研讨,以细致的观察、深入的思考、紧密的联系解决自己工作中的“问题”。

  ③培训绩效的管理。对参训对象必须有一个考核机制进行具体的评估、认证。在国外大学的集中学习由施训大学对培训班作评估与总结。回国后应安排一周左右的时间由参训学员进行学习培训回顾,梳理、总结学习情况,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应安排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由参训学员进行实践应用思考,结合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实际,根据自身管理工作的情况,联系教学、科研、管理、人才培养等工作进行深入的思考,撰写一份内容翔实、分析深入的培训论文,这是对施训大学所在国家高等教育、高校管理积极因素的应用。学员的研究论文应送交学校或有关高校学报或出版机构进行匿名评审,质优论文可结集出版。应召开学习培训总结汇报会,向校领导、校党委委员、校务委员会委员、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教代会常委、民主党派负责人、无党党派人士代表、离退休干部代表等汇报参加培训学习的情况和收获。通过国外施训大学对项目的评估、学员自我总结与撰写相关研究论文、培训班向学校作汇报总结、结集出版培训论文等,综合考察评价培训项目的绩效。

  ④培训经费的管理。应本着节俭的原则安排专项经费预算,并按有关管理规定做出科学细致且符合财政能力的规划和安排,做到公开、透明,接受群众的监督。

  2、高校中层干部管理培训计划项目的成效与迁移

  高校中层干部管理培训计划国外培训,应是开发性和创新性的培训,旨在开阔世界眼光、培养战略思维、转变思想观念以适应学校实现战略目标的需要,着眼于发挥长效作用。培训迁移是指受训对象把在国外学习培训中学到的先进管理经验、先进办学思想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将所学到的先进管理经验和先进办学思想,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这是组织管理干部到国外培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培训成效的体现。有效的培训迁移必须让受训者能够理解培训所学的内容,并能在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中灵活运用所学的内容。因此,在实施培训之前,让受训者首先了解培训的总体内容和培训流程,以帮助他们进行短期和中长期的培训迁移。要求参训对象带问题参加培训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在培训前,就要让参训对象提交自己拟在培训中要解决的问题的计划,并在培训结束后要求参训对象撰写相关的研究论文。这是外在要求与内在需要的学习态度,这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方法,这是把学习过程与工作经历结合起来的学习原则,这是受训对象解决思考问题的根本所在。

  3、高校中层干部管理培训计划项目的收获与影响

  组织中层管理干部到国外大学培训,能达到开阔管理干部的视野,树立世界眼光,更新管理观念,转变思维方式,提升工作水平的效果。与此同时,还能找出管理水平差距,明确管理教育目标,从思想上到行动上都会将学习培训的成果与自身的岗位工作结合起来,借鉴国外高校的先进管理经验,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一是将加深对国外高等教育了解。走了、听了、看了、思考了,对国外高等教育体系,高校的定位,历史与现状,高校教师的聘用,教师评估,学生评价,教学质量控制,教育的国际化等等都会有所了解。二是可以找到相关领域对比之差距。三是可以明确岗位管理工作的努力方向。四是可以增强实现学校战略目标的信心。通过学习考察,在学校定位、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办学特色、学科建设的目标、科研水平的进步、校园文化建设等都会有本校的特色,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无疑对学校的发展大有裨益。组织管理干部到国外培训,对干部个人素质的提升和学校战略工作的实现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要进一步加强对项目的正面宣传;要进一步加大对学习成果的实际应用;要切实联系实际撰写好有一定思考深度的结业论文;要使培训专题与参训对象工作性质紧密结合。

  当今社会,知识经济飞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趋势、中国加入WTO后国际竞争压力的剧增等,给我国的高等教育提供了严峻的挑战。是否拥有一支政治可靠、素质优秀、锐意进取,既掌握国际先进管理知识又熟悉中国高等教育特点的教育管理干部队伍,是新世纪高等教育更好地生存与发展需要特别重视和投入大量精力的重大课题。我们要以重视学术骨干队伍建设那样,重视高校管理骨干队伍建设。毛泽东同志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邓小平同志指出,政治路线确立了,由什么样的人来执行,结果不一样。江泽民同志把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看作是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突出强调抓好抓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建设。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必须把提升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组织管理干部到国外大学培训是培养具备优秀管理素质和世界眼光,适应现代高等教育管理工作需求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的需要;是新形势下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需要;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实现学校战略目标提供坚实的组织人才保证的需要。

  高校中层干部管理培训计划参考文献:

  [1]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M]、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2006、

  [2]教育部、全国教育系统“十一五”规划、2007-03-08:http://www、moe、gov、cn/edoas/website18/info25658、htm

  [3]阮爱民、李旺生、加强高校工作的几点思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1):117-119、

  [4]袁自煌、世纪之交高校工作的五点认识[J]、江苏高教,1997(2):66-67、

  [5]卢景辉、钟凯雄、关于高校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建设的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3(8):228-230、

  [6]陈斌、岳宝德、论中层干部和职能部门在高校领导决策中的作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3(10):52

  [7]罗伯特·L、马西斯、约翰·H、杰克逊、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