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法律实施保障民众健康

企业培训师观点: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法律实施保障民众健康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1日 企业培训师观点

  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是指国家指定的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专门机构,根据正式产品标准的规定,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对企业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所进行的监督性检验。

  近年来,“无公害”这个词日益成为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一个词汇,各类被贴上“无公害”标签的农产品成为了人民群众不惜重金,争相购买的“抢手货”。这一问题的出现,揭示了以下几层含义,那就是:人民群众对于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安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了;处于“有公害”范畴的农产品越来越没有市场了;“无公害”农产品成为紧俏的商品了;给农民群众指明了农产品生产的方向了;随着“无公害”的牌子越来越多,如何加强监管被提上日程。

  山东省高密市是一个农业大市,也是一个重要的农产品输出基地。为保障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安全,维护公众健康,促进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山东省高密市人大常委会成立了专门的《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安全》执法检查组,对这部法律的贯彻实施情况开展了深入、细致、全面的执法检查。检查组先后走访察看了该市农产品检测中心、畜产品检测中心、密水葡萄酒厂、超大集团种植基地、康宁养殖专业合作社等现场,听取了该市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安全工作情况的汇报,召开了由农业、畜牧、质监、工商、贸易、食品药品监督质量管理、联社等部门(单位)负责同志和部分人大代表参加的座谈会。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自2006年11月1日颁布实施以来,该市认真落实各项规定,把提升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安全水平作为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

  一是加强对法律贯彻实施的组织领导。成立了专门的农产品质量管理安全工作领导机构。农业、畜牧等部门还专门成立了工作小组,负责农畜产品质量管理抽检、监督、技术指导、投入品管理、产地产品认证及检测结果公示等工作。先后制定出台了《高密市农产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高密市重大农产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文件,将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安全工作纳入了规范化管理和实施的轨道。二是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建设了一批标准化生产基地。近几年,全市先后建设了十几个农产品质量管理安全示范基地、建设高标准规模养殖小区180多处,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比例达到80%以上。强化了检测,坚持日常抽查和重点抽检相结合,全年对辖区内农产品批发市场、蔬菜基地、大型超市等场所的蔬菜、水果进行重点抽检,每月抽检2次,每次抽检样品100个以上。加强了防疫检疫。建立了以市防疫监督机构为主体、以镇级防疫监督单位为骨干、以村级防疫员为基础的三级联动防疫体系。三是强化了执法检查力度。在种植业方面,重点对瓜、果、菜产区的剧毒高毒农药进行监督管理,严格查处农业部第199号公告要求的在蔬菜、果树等作物上不得使用和限制使用的19种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在畜牧业方面,加强了对兽药、饲料生产、经营、使用等环节的监督检查。对在兽药、饲料产品中使用违禁药品和滥制乱用饲料添加剂的行为进行查处。清理整顿全市兽用生物制品市场,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兽药饲料行为。加强了对宾馆、酒店、食堂、超市及中转站的监督管理,避免病死畜禽肉进入流通环节。

  虽然该市农产品质量管理监督安全工作有了一定基础,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相比,仍有差距。一是少数部门和单位认识不到位,抓好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安全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还不够强,存在麻痹思想,部分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安全意识不高。二是农产品检测存在缺乏专业人员、缺乏先进的监测仪器设备、缺少开展例行检测经费保障、检测功能不全等问题,检测的品种、广度、深度有限,检测能力不能适应新的检测项目和参数的要求。三是标准化生产程度不高,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安全得不到有效保证。

  贯彻实施好《农产品质量管理安全法》,提升农产品质量管理监督安全水平,是保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迫切需要,也是提升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检查组建议突出抓好以下几个重点环节。

  (一)抓宣传,提升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安全意识。要加大对《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安全法》的普及宣传。要继续抓好《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安全法》的学习和宣传工作,使广大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经理人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形成质量树立形象、质量开拓市场、质量增加效益、质量保护健康、质量促进发展的共识。要积极引导企业按标准化要求进行生产和加工,切实提升农产品品质;引导广大消费者自觉抵制不安全农产品,为《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安全法》在我市的贯彻实施营造良好的环境。

  (二)抓投入,健全农产品质量管理监督安全检验检测体系。要进一步规范农产品检测中心建设。尽快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更新监测技术设备,划拨专项检测经费,确保农产品检测机构正常运转,发挥应有效能。要加快镇级检测机构建设。尚未建立农产品检测机构的镇街,要尽快建立起来,已建立检测机构的镇街,要建立规范的运行制度,配备必要的检验检测仪器设备和检测工作人员,保证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安全监测抽查工作正常开展。

  (三)抓执法,推进市场准入制度建设。要进一步加大农资市场管理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药、化肥等行为,净化农业投入品市场,有效控制农产品源头污染。要加大对大型超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重点区域的监管,规范其进货渠道,建立强制性例行检测和定期通报制度,把好“市场准入关”。在抓好出口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安全监督检测的同时,把对内销农产品的监管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农业、畜牧、工商、质监、药监等相关部门要在充分发挥好各自部门职能的前提下,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形成抓好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安全工作的合力。

  (四)抓标准化生产,从源头上提升农产品质量管理监督安全水平。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监督农产品的生产,保障源头安全。要抓好标准化基地建设,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纳入标准化生产和管理轨道,对全市无公害和绿色食品基地建立田间管理档案,规范土地水质标准、用药用肥标准,加强对养殖场的监督检查,确保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安全。要采取鼓励措施,对符合条件的基地和产品积极申报“无公害”、“绿色”甚至“有机”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使更多的农产品进入国家和省认证的名牌产品范围,为提升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安全水平提供良好的体制环境支持。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