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经营管理-供应链环境下的企业创新经营思维

企业培训师观点:经营管理-供应链环境下的企业创新经营思维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1日 企业培训师观点

现代企业的竞争已是企业所在供应链的竞争,本文提出了在供应链环境下企业创新经营管理进行经营创新的几个思考方向,旨在改善供应链的经营管理,提升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

  一、创新经营管理序言

  约瑟夫·A·熊彼特(J.A.Schumpeter,1912)提出,创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认为创新是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创新是企业竞争力的源泉,只有不断进行创新的企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不断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由原先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发展为其所在的供应链的竞争。马士华等人在《供应链管理》一书中所给出的供应链定义是“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即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供应链中一般应存在一个核心企业,该核心企业是其所处供应链的经理人,在供应链中居于主导地位,核心企业具备使整个供应链具有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并且将其资源主要集中在核心业务上,而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给供应链中的其他节点企业。同时,作为供应链中的节点企业同样需要拥有一定的资源优势,以弥补核心企业在竞争中的不足之处,这样才能使得整个供应链的稳定性更强,效率更高,从而在与其它供应链的竞争中获胜。

  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这对单个企业来说,是一件可以增强其风险抵御能力的好事。而且节点企业之间可以实现“功能转移”,即将供应链中的基本活动(功能)转移到最适合这项工作的企业上,从而实现整个供应链的资源最优配置和协调有效运作,使供应链的产出和效率最大化。因此,通过进行经营创新,发现经营的新方法、新思路,并藉以获得供应链组织核心竞争力所需的策略优势及利润空间,提升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已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研究的一个新的课题。

  二、供应链环境下企业创新经营管理的必要性

  (一)企业创新经营管理符合供应链管理发展的需要。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横向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与此相对应的是“纵向一体化”模式。在供应链管理产生之前,主导企业创新经营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一直是“纵向一体化”模式,这种模式是在以产品生产职能为中心的环境下形成的。但是随着竞争环境的改变,这种“纵向一体化”的模式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竞争,核心企业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自己不具备优势资源的业务上,导致整个企业效率下降,反应迟缓。而供应链管理则是对这种传统模式进行扬弃而产生的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它的精髓在于企业要将注意力集中于自己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业务上,而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给其它具有相对竞争优势或独特资源的企业去完成,从而使各合作企业创新经营管理创新的优势资源整合于一体,形成一种扩展式的企业。

  供应链中的节点企业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相对独立的经济体,又是拥有独特资源的节点,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资源与服务的享用者。一方面,节点企业独立开展经营活动,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又与其它的节点企业存在着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作为供应链整体中的一个要素而与其它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息息相关,每一个节点企业的活动都要受到整个供应链游戏规则的制约。因此,通过企业创新经营管理,将各节点企业的资源与服务优势及价值优势统一起来,符合供应链管理的需要。

  (二)企业创新经营管理有利于整合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的资源,提升供应链的竞争力。

  供应链的形成是因为每个节点企业,包括核心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资源,其中核心企业的核心资源是形成整个供应链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而且彼此之间的资源是具有互补性的,因而符合供应链对资源配置的要求。供应链成员之间通过企业的经营创新,可以整合资源,使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优势资源整合于一体进行资源共享,从而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提升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使由原来的单个企业的输赢关系转变为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多赢的关系。

  三、供应链环境下企业创新经营管理思维的方向

  我们以一个含供应商、生产企业、零售商的三级供应链为例(其中生产企业为该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对供应链环境下企业创新经营管理的方向进行分析。

  (一)在供应链环境下,企业创新经营管理职能要从单一的企业(生产企业)内部职能管理观念向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协同经营管理观念转变。

  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一方面,要集成核心企业(生产企业)内部供应链,使内部各业务环节(包括采购、生产、物流及营销等)协调运作,另一方面要与外部节点企业(供应商和零售商)形成一体化的供应链网络,使成员之间的采购、生产、销售、财务等环节整合成为一个整体功能,资源共享,以使供应链中的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顺畅运行,从而真正做到以集成化的供应链管理实现经营创新。

  (二)在供应链环境下,经营的目标要从核心企业(生产企业)单纯自身的利润管理理念向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共赢”创新经营管理理念转变。

  在供应链竞争环境下,核心企业(生产企业)的利润实现不是以牺牲上下游节点企业(供应商和零售商)的利益为基础的,而是要在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的合作下谋求整个供应链的价值实现,只有得到最终消费者认可的商品价值增值过程才能作为企业利润的实现。也就是说,核心企业的利润是在供应链价值实现的基础上实现的,因此,必须创新经营管理思想转化为合作伙伴关系管理理念。

  (三)在供应链环境下,要进行信息化、自动化企业创新经营管理,推进供应链的现代化进程。

  供应链管理的基础是对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应用,从商流方面的订货、发货、收货,资金流方面的货款结算处理,信息流方面的数据收集、分析、传递,到物流方面的货物进出库、分拣、分类、装、加工等,都需要应用计算机技术与自动化技术,因此不仅要在核心企业(生产企业)内部建立内联网,进行自动化管理,也要在核心企业(生产企业)与供应商、零售商之间建立互联网,以交换信息,实现协同作业,从而为实施供应链管理提供技术保证。为此,生产企业作为整个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需要在软硬件方面进行较大的投资,以保证各节点企业(生产企业)能够实现与其的信息传递准确、快捷。这是供应链各节点企业融入供应链系统中的必然需要,而且这种投资是能给核心企业带来巨大回报的,因为它可以大大降低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