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应急安全生产管理培训建长效机制调查

企业培训师观点:应急安全生产管理培训建长效机制调查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1日 企业培训师观点

近年来,有关应急、救援、培训、演练的新闻报道屡见报端,各地企业、有关部门和企业的应急安全生产管理培训更是频繁开展。笔者在多年的培训工作实践中发现,培训热的背后,我国应急安全生产理培训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基层基础薄弱、对应急安全生产理培训重视不够、体制不健全、培训机构师资严重不足等。

  状况——培训框架初建 工作扎实推进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自2006年成立以来,经过3年多的努力,在应急安全生产管理培训方面做了一些基础性工作。

  初步建立了基本的安全生产管理培训制度。按照国务院文件精神要求,2007年,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下发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应急安全生产理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核心内容是将应急安全生产理培训工作纳入总局培训工作总体部署,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安排、分级实施、分类指导、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整合资源、创新方式、规范管理、提升质量”的原则,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培训;2008年,中心制定了《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应急安全生产理培训工作管理办法》,初步规范了应急安全生产理培训工作。

  制定了培训大纲,编写了培训教材。为规范培训内容,中心组织有关行业和领域的专家,制定了《应急安全生产理培训大纲》《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培训大纲》,并已下发试行。按照培训大纲,2007年,中心编写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2008年编写了《冶金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矿山救护指挥员》《煤矿企业应急预案编制指南》,2009年编写了《烟花爆竹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有色金属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矿山医疗救护》等培训教材和知识读本。目前,中心正在组织交通、铁路、农业等部委及研究院所的专家编写《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危险化学品处置技术》等培训教材。

  组织了专业知识和业务培训班。3年多来,中心采取由安科院培训中心、华北科技学院、平顶山培训中心等机构具体承办的方式,举办省级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人员、中央企业应急管理负责人、矿山救护大队应急救援指挥人员和危化、冶金专业队伍等专项培训班共38期,已培训各类人员4800多人。一些中央企业有关人员在参加培训后,成为了企业的培训骨干。同时,中心重点抓省级应急管理机构负责人和师资培训,以通过他们来推动各省培训工作的开展。每次培训班上,中心都动员学员回去后当好宣传员,为属地培训的开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据了解,福建省、吉林省按照“分级负责、分类管理”的原则,紧密结合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工作实际,充分利用现有培训资源,针对受训对象的特点和工作分层次、分类别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培训;北京、山东、河北、天津等地已将应急管理工作纳入安全生产培训范围;青海、宁夏等地在相关培训中增加了应急管理的内容;江苏、浙江等地结合实际,对企业安全检查人员和农民工开展了电视网络特色培训;山西省分别组织阳泉、吕梁等市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的负责人开展了生产安全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编制方面的培训。统计资料显示,全国矿山救护队伍应急安全生产管理培训率达85%以上。

  培训问题——基础有强有弱 师资亟待加强

  我国应急安全生产理培训工作由于仍在发展初期,需要大投入和大保障。然而,各地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不一,结构有差异,培训工作在某些地区依旧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必要、落实起来钱难要”的问题。不少省市安监部门和企业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都是兼职培训,仍停留在消防、灭火、医疗救护等传统内容,没有上升到体系化、制度化、理论化的高度,这必然导致安全事故发生后,出现秩序混乱、效率低下,甚至发生次生事故的局面。

  在调查过程中,笔者经常听到这样的反映:事故发生后,单位领导总结教训时无一例外都会说“培训不到位”,可真正组织培训时单位领导又不让去,从而造成“编预案的整天苦学预案,执行预案的不了解预案,事故发生后才回头查找预案”的尴尬。

  由于目前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尚不健全,中心制定的应急管理年度培训计划,是按计划面向省级安监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中央企业总部的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示范安全生产管理培训。自2007年起,中心帮助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安排市级安全监管部门骨干人员和部分中央企业二级单位参加了培训。但是,据调查,有些市级以下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还没有建立,基层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人员普遍不到位,还有部分市、县从未指导过属地中小企业开展应急安全生产管理培训工作。

  部分地区培训机构除了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外,另一困难就是缺乏掌握应急管理系统知识的专家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切实可用的教材较少。有些社会上的培训机构在组织办班时仍以营利为目的,甚至有讲错的。
  培训建议——结合各地实际 落实长期规划

  把应急安全生产管理培训纳入全国安全生产培训体系。应急救援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是安全生产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与安全生产培训同步规划、同步实施。从思想认识上,必须将应急安全生产理培训作为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应急救援队伍专业人员教育培训方面的重要内容。各级企业要加强对应急安全生产理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立足于理论创新和与实践相结合,做到实用、管用。各级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要把应急安全生产管理培训纳入安全生产培训工作总体布局,加强组织协调,抓好工作落实,及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落实应急安全生产管理培训的中长期规划。应急安全生产理培训要在已制定的培训工作规划指导下,由省级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制定年度计划,严格执行,落实到年度工作考核目标中,同时按照分类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强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企业应急安全生产管理培训规划工作的指导,使培训工作更加符合本地区、本企业和有关行业应急管理工作特点。各级安监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高度重视应急安全生产理培训工作,积极开展各级各类应急安全生产理培训工作。

  典型引路,推动应急安全生产管理培训基地建设。应加快应急安全生产管理培训基地建设,加强培训机构内部建设,结合应急救援培训工作特点,发挥现有培训资质单位的作用,不断改进应急培训的方式、方法,建立考核台账。有条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企业,应设立安全生产培训基地,充分利用现有培训资质单位的力量,面向属地企业和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推广经验,扩大应急安全生产管理培训的范围,培养一支应急处置能力强、企业用得上、事故发生时指挥有序的专业化队伍。

  加强应急安全生产管理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师资是培训质量的重要保证。中心应以各级安全生产培训机构为依托,培养、建立一支熟悉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知识、精通培训业务、热爱应急安全生产管理培训工作的教研队伍。同时,积极发展兼职教师队伍,从具有较深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党政领导干部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学者中选定一批兼职教师,建立应急安全生产理培训师资库,也可以采取层层推荐的方式,让一批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骨干参与进来,多渠道解决应急安全生产管理培训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建立培训质量评估和考核制度。重点落实对委托的培训单位和机构人员的工作监督,建立质量评估和考核制度。要从培训计划的制定、培训的教学设计、培训内容和方式的选择、培训人员的选聘、培训过程的管理、培训效果的评估、培训条件的创造等环节上加强对培训单位的监督检查。并在此基础上适时组织开展专项检查。

  制定科学实用的培训大纲。结合应急管理工作要求,本着少而精、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逐步分专业、分层次制定和完善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根据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需要,进一步研究制定符合各级企业和企业不同需求并具有实际指导作用的应急管理系列培训教材编写工作规划。教材编写的中长期规划是培训课程设置的依据,培训大纲是应急安全生产管理培训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必须按照规划来编写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实用性强的应急安全生产管理培训大纲和教材,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安全生产管理培训工作。

  另外,应注意学习借鉴国内外现代化教育培训理论与方法,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模拟、交流研讨、典型分析、实地考察和网上交流等方式,提升学员接受培训的自主性、积极性;开发培训信息软件,同步建立已培训人员应急安全生产理培训信息库。

  完善应急安全生产管理培训体系保障措施,保证培训经费投入。各级安监部门应将应急安全生产理培训作为重点培训项目之一,在现有的教育培训经费中予以安排保证;加强经费管理,提升经费使用效益。同时,管理机构应指导协调好委托单位,不得以营利为目的,树立良好形象,为培训人员做好服务工作。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