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论债转股过程中金融管理公司的功能定位

企业培训师观点:论债转股过程中金融管理公司的功能定位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1日 企业培训师观点

债转股过程中,金融管理公司的功能定位是有待研究的问题.本文略作初步探讨。

  一、控股公司的功能定位

  由于巨额不良债权.金融管理公司在债转股后将取得原负债企业的控股地位,享有法人股东的一切权利:第一,要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配套,在规范化公司制改革的基础上,在一些民营企业家中真正建立董事会权力、总经理聘用和执行、职代会民主监督的现代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只有这样,金融管理公司才能约束住企业董事长和总经理的行为。第二,作为股东,金融管理公司要拥有真正介入企业经营、管理、监督全过程的权力。否则,金融管理公司将面临时债转股监督管理失控的无法激活企业的风险。这就要求处理好两层委托——代理关系。第一层是国家与金融管理公司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作为国家出资组建的我国金融管理公司是一种新生的“国企”.其他民营企业家普遍存在的激励不足、监控不力的问题,它也同样难以避免。如果不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其经营结果必然会重蹈其他民营企业家的覆辙。更何况经营的是不良资产。因此,应明确金融管理公司的市场化运作,在其内部建立起科学、完善的约束与激励机制、风险监控机制.以鼓励员工为实现最大限度收回资产,减少资产损失的目标而尽职尽责;第二层是作为控股股东的金融管理公司与债务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由于“内部人控制”的问题。出资人对用资人的实际约束效果远不如理论推演的那么完美元缺,金融管理公司对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诸如人、财、物的调度、任用等的决策权还远未落到实处.债务企业的道德风

  险和逆向选择仍然困扰着金融管理公司。本来,金融管理公司面对数额巨大的不良资产,其“预期收益”就不容乐观.此时如果再受到来自条条块块的各种干扰,监督管理职能就很难正常发挥,最大的股东可能成为最“无能”的股东,最终债转股也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如何解决好委托代理关系中内部人控制的道每风险是关系债转股成败的关键。

  (二)投资银行的功能定位

  在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资产证券化的运作难度很大的情况下,“债转股”为中国金融管理公司的金融资产盘整工作,明确了投资银行的功能定位。投资银行是资本市场上的一种金融中介机构,传统的投资银行业务包括证券发行、承销、证券交易代理、提供企业兼并与资产重组的金融服务、基金管理与投资、以及为企业投资融资进行咨询、顾问等业务。而从现代投资银行业务上来看,资产管理、承销代理等业务都可以与证券公司共享,只有购并重组业务始终为投资银行所青睐,成为投资银行一道特有的风景线。转股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金融管理公司要通过债务重组、组合或上市等方式.将股权出让给下一个所有者,卖给社会或者企业.以收回投资。金融资管理公司在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处理过程中将会回收大量不良资产,让金融管理公司发挥投资银行的职能可帮助企业通过资产销售引进战略投资者和金融投资者。收购其他企业或与其他企业兼并、合资等方式.改善企业的资金来源结构及资产、业务组合.提升企业的战略地位、财务效益和整体价值,协助企业实现有效益的最佳重组。我国目前真正的投资银行不多,且普遍存在道德风险,由金融管理公司身兼二职,行使投资银行职能,可以将道德风险降到最低限度,因为只有当企业成功地实现战略重组,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金融管理公司才能全身而退.也才能将国有资产的损失降为最小。另外,由于金融管理公司的存续期是有限的,越是有效地化解不良资产.存在的时间和空间就越小.因而缺乏加速债转股的动力。如果允许金融管理公司解散后成立投资银行.一方面可以产生激励机制,弱化道德风险,另一方面金融管理公司可以充分利用在优化不良贷款和协助企业购并重组过程中积累的投资银行经验,加速我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进程。

  (三)资信中介的功能定位

  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和资信评级机构是金融管理公司重点依赖的中介机构,无论是金融管理公司收购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债权到股权的转化,还是企业的重组和上市.及股权的出售变现无不需要中介机构的介入。而中国目前践中会计、审计制度很不完善.中介机构也存在大量的不规范行为,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人们对有“潜在效率”的企业的鉴别。中介机构执业中的绝对“中立”是市惯例.私营中介机构可以较好做到这一点,但公众往往对私人经济持怀疑态度,而一些有企业背景的中介机构又由于实行计划经济的运行模式而缺乏效率,并且其制定的评级方法与国际惯例相距甚远。如果聘请国际上权威的评机构.其收费又太昂贵。金融管理公司作为国有独资企业,可以较容易的获取公众的信任,它在经营中会面临资产的评估、企业信用评级以及企业财务报表审核等一系列中介业务,积累丰富经验。金融管理公司完全实行市场化运作,避免了计划经济的低效。在金融管理公司经营的后期,当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条件成熟后,可考虑由一部分金融管理公司来经营中介业务。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