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信息时代的危机管理

企业培训师观点:信息时代的危机管理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1日 企业培训师观点

1、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面临的外部经营环境和内部经营条件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各种严重的企业危机事件频繁发生。仅1995年的一天,华盛顿邮报就报道了英特尔公司奔腾处理器的瑕疵、美洲雄鹰航空公司的空难以及奥兰治县的破产等危机事件,而去年发生的9.11事件更是将有关的航空业、保险业陷入巨大的经营危机之中。因此危机管理及其预警研究引起了管理学界和经理人的极大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何对各种危机进行识别、分析、评价和管理,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由于危机产生的原因复杂,种类繁多,许多因素难以量化,是一类带有大量不确定因素的半结构化问题或非结构化问题,很难进行科学地计算和评估,因此迫切需要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加强企业的危机管理工作。
  
  2、危机的概念、种类及成因
  
  2.1、危机的基本概念危机管理是以市场竞争中危机的出现为研究起点,分析企业危机产生的原因和过程,研究企业预防危机、应付危机、解决危机的手段和策略,是一种旨在解释企业危机机理,提出识错、防错、纠错、治错的预警管理方法。企业危机管理的关键在于用什么方法来监测可能发生危机的经营管理环节,用什么警报方式来警告可能出现的危机及其导致的后果,用什么预警控制方法来制止、减少或转移因危机所带来的损失。

  2.2、危机的种类

  企业危机种类繁多,包括战略危机、信誉危机、经营危机、产品危机、环境危机、安全危机、财务危机、突发性危机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战略危机、信誉危机、产品危机、经营危机、财务危机和安全危机。战略危机是指企业在整体战略的制定上出现目标危机、企业在所处的行业无法保持市场占有率、宏观环境诸因素对企业不利、管理秩序混乱、管理层失去权威等。信誉危机是指企业不重视合同期限、不能如期履约甚至毁约、企业的广告和宣传过分夸张,脱离真实性、失去客户及消费者的信任、社会责任感差等。产品危机是指企业产品设计开发不利、原材料供应紧缺或中断、生产被迫停止、新产品过时、产品供过于求、产品质量问题频出等。经营危机是指预测失灵、管理失误、生产中断、营销失败、人才流失、公关危机、监控无力等。财务危机是指企业成本失控、营业额下降、利润下降、资产收益率低、财务状况混乱、贷不到款、贷款过多、收不回应收账款、不能按时还贷、资不抵债等。安全危机是指企业面临的各种危及其安全的各种因素,如不可预见损失(地震、洪水、火灾、狂风、雷电、塌方等灾害)、有形损失(结构破坏、设(续致信网上一页内容)备损坏等)、人为因素(盗窃、欺诈、计算机犯罪等)、政治经济因素(法律和法规的变化、战争和内乱、汇率波动、金融危机等)、员工健康和人身安全因素、环境污染等因素。

  2.3、危机的成因

  根据危机产生的根源不同,可以将危机划分为内部危机和外部危机,以此划分方法可以将危机产生的原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是在一定外部经营环境之下,由于创新能力下降、经营不善、观念滞后或企业战略决策失误等内部因素引起企业人、财、物、产、供、销的相对和谐平衡体遭到重大破坏,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外部因素是企业的外部经营条件如政治、经济政策、科技发展、市场需求和竞争条件的突变或恶化,危及企业原有的平衡,使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出现严重困难。内部因素可控性较强,是企业自身矛盾的结果:外部因素几乎难以控制,是经营环境矛盾的结果。但危机往往又是二者综合的结果和体现。
  
  3、危机管理的主要内容
  
  危机管理是企业为了预防、摆脱、转化危机而采取的一系列维护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拯救企业脱离逆境、避免或减少企业财产损失、将危机化解为转机的一种企业管理的积极主动行为。企业危机经历了潜伏、生成、高潮、爆发、转化和消退阶段,针对这些不同的阶段,可以将危机管理分为预防危机、识别危机、控制危机和解决危机四个主要内容。预防危机首先要有危机意识,把预防危机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管理程序;其次要将企业所有可能会对经营活动造成损失的事什一一列举出来,并估计其发生的概率和可能产生的后果:再次要建立高效率的危机预警信息系统,不断监测社会环境的变化趋势,收集、整理、分析可能威胁企业的危机信息,并及时作出预警;最后要为预防工作万一失败作好充分的准备,建立一套危机发生时的应急计划和危机管理队伍,以防患于未然。确认识别危机首先危机管理人员在寻找到危机发生的信息时,应广泛地听取企业中各方面人员的意见和看法,并与自己的想法相互验证,从而确认企业是否发生危机;其次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整理、分析相关的资料,判断企业危机的种类;最后对的危机正确认识,制定危机管理的手段、措施和方法。控制危机首先应召集危机管理人员,启动危机处理计划,让危机管理人员专职从事危机的控制工作,而公司的其他人员继续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其次要加强对外的公共关系工作和媒体管理工作,向外界展示企业的凝聚力、正确判断力和控制局势的能力,确保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不受损害:最后危机的控制应时刻关注消费者的利益和社会责任,而不仅仅是公司的利益,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解决危机是指危机管理人员针对危机的种类和产生危机的原因快速作出反应,利用企业一切可利用的资源,采取有利的措施有效地化解危机,使危机的损失尽可能地降低,并使企业的经营尽快走上正规。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