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入殓师》中蕴含的管理学研究智慧

企业培训师观点:《入殓师》中蕴含的管理学研究智慧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1日 企业培训师观点

面对世界性经济危机,我们应该怎么办?在2009年第81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或者可以感受到一点风向:本届奥斯卡充满了强烈的、东方式的反省意味,印度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大放异彩、成为全场最大赢家,而相比之下最佳外语片奖日本影片《入殓师》就显得不那么符合大众的口味。因为,该片触及的是一个东西方普通人都比较忌讳、但却是艺术家最佳创作源泉的话题:死亡。

电影由一片茫茫风雪开始,一个年轻男子身着黑衣、驾驶一辆黑色轿车行驶在雪白的荒原上,在强烈的视觉对比之中,响起这个男子缓缓地自我发问。故事编写得非常简单、画面处理得极其干净,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一部精彩的影片:

经济危机背景之下,二流大提琴手小林大悟所在的交响乐团突然解散,这位音乐家发现,在昂贵的东京,除了一把举债购置的名琴和一位深爱自己的妻子之外,自己一无所有。为了生活,他卖掉了象征自己事业的名琴,和妻子美香一起离开东京,回到了老家——一个寂静的小镇。在那里,他拥有母亲留下的唯一遗产,一栋老房子。重归祖宅,小林开始与自己的过去对话,少年学琴的困惑、被父亲抛弃的苦痛、与母亲相依为命的岁月,一一浮现。然而,即使在那里,没有实用的一技之长的小林仍然很难找到工作。一天,他惊喜地发现了一则招聘广告,写着“年龄不限、经验不限、待遇优厚、实际劳动时间极短——诚聘旅行助理”。兴奋的小林积极准备,前往面试,结果,直到稀里糊涂被录取,他才明白,这个“旅行”指的是每个人一生一次的最终旅行:前往另外一个世界,而“旅行助理”就是“入殓师”,负责为遗体进行化妆并放入棺木。

大惊失色的小林并不愿、也不敢从事这份工作,但在社长的高薪条件和强势说服之下,经济窘迫的他最终接受了聘用。当他告诉妻子他在一家礼仪公司找到了工作时,美香误认为他是因为会弹琴而从事婚庆助理。

自此,小林开始跟随社长面对形形色色的往生者和他们的家属,在各式各样的死别中提供自己的服务。但这时,他的妻子美香发现了工作的真相,不能接受这个工作的性质,愤而离开了他。在整整一个冬天里面,小林不断地追问自己,是否准备一直从事这份工作?死亡究竟是什么?一次次看到社长对待往生者的无比虔诚和尊重,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工作就是为往生者在这个世界上留下最后的美好一瞬、让未亡人感到安心、安慰。他开始检讨自己对待死亡和分离的态度。在死亡面前他学习到如何平和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失败,他慢慢地学会了尊重死亡、也尊重自己的工作价值,并且准备把它当作自己的职业。在春天来临的时候,极其偶然的,小林发现了他终生愤恨的亲生父亲的行踪,而他看到的,却是父亲刚刚阖上双眼、与世长辞的样子。于是,小林庄严地担当起父亲的入殓师,送他去往另外一个世界。同时,美香回来告诉他:自己怀孕了。

电影到此结束。

生?还是死?

其实这种淡淡的电影很难复述,没有激烈的戏剧冲突,没有强大的历史背景,一切都只是淡淡地铺陈开来,无数精致的细节组织成一部直指人心的影片,不可说,不可说,非得亲身观赏不可。

子曰:不知生,焉知死?但是,作为二流大提琴手的小林大悟就是那种活不明白、混吃等死的典型代表,背负着太多的愤恨和太多的虚荣。怎么办?导演说:向死而生。先谈生死,再谈生活。这就是大和民族的民族性中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末日思维。末日思维的电影表现自上个世纪70年代的影片《日本沉没》开始就一脉相承下来,它们始终如一地宣扬一种强烈的末日感、终极感。日文中有一个相应的常用成语叫做“一期一会”,意思是人们一生中只有一次相遇,引申为一生中只有一次机会。

在半夜三更、一个人欣赏这部影片时,虽感阴风习习,但我仍认为其触发了我管理学研究智慧的神经:

第一,影片中所表现出的末日思维、危机文化,很好地诠释出日式管理学研究智慧的一些典型特征:自上而下、强烈的危机意识和危机管理学,决不遗留问题、究根探底的执著精神。日本人往往是带着这种“每天都是最后期限”的末日感去进行管理改善的,而中国人则习惯于“明儿见”的拖延心态。每年都有很多中国企业用各种方式试图学习日本管理,但是大多数都不得其精髓,我想,这与两国民族性的差异有很大关系。多琢磨一下,就会发现,有时,管理需要另辟蹊径。每家企业都希望生,但其实只有想清楚了最差的结局,想到了自己究竟能够承载什么样的代价,学会终极思考,常做哀兵,才有能力作出最有勇气的决定。

第二,不那么严肃地说,这部片子应该成为一部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示范影片。据不完全统计,片中小林的社长,一位老资格的入殓师和丧葬公司经营者,从吸引人、训练人、到改变人的工作观、价值观,共采取了物质激励、理论培训、亲身示范、体验学习、理念共振、情感管理、授权管理等综合手段。他将小林大悟从一名百无一用、百无聊赖的音乐家发展成为一名专业、敬业的入殓师。特别是他在完美的花房里,向小林诉说了自己如何带着对亡妻深沉的感情而成为一名入殓师的经过后,小林脑海中开始回响着自己演奏的乐章,从而将这份职业似乎也发展成为一门艺术,达到了很好的员工发展效果。电影中最好看的细节就是入殓师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超级忘我、充满仪式感的举手投足。连这样一份惹人反感的职业都能培养出专家级的员工来,我们不禁要反思:自以为给员工创造了体面理想的工作职位,但是,有没有为员工的发展付出相应的引导力呢?

第三,主人公小林大悟身上暗暗承载着导演想要呈现的一个主题,那就是人的觉醒的力量。从脆弱、清高到坚强、踏实,小林在回乡的历程中贯穿的线索是他对自己人生的反省和觉醒。最终小林战胜了自己的童年阴影,战胜了他人的鄙视误解,在工作中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这份与死亡打交道的职业,教会了他生命的尊严与感情的价值。

一万个人心目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这就是戏剧的力量。同理,这部我以为优秀的影片,还是等待您来亲自品评。当然,虽然影片中并没有惊悚恐怖的镜头,但就我个人的观影经验而言,这部影片还是不建议在深夜单独观看。你说为什么呢?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