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宁讲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 / 企业培训师观点:中国企业发展安全危机与对策分析

企业培训师观点:中国企业发展安全危机与对策分析

吉宁博士 2015年12月12日 企业培训师观点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国企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中国企业发展的安全问题。本文通过一些实效案例,从理论到实践,试图对近年来中国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作一个总结并提出相应对策。本文认为,目前影响和困扰中国企业发展安全的十大危机是:公共关系错位、资本迷局、人力资源危机、战略决策失误、财务隐忧、营销陷阱、反倾销诉讼、信息数据安全、商业秘密泄露、诚信稀缺。

  中国企业发展第一危机:公共关系错位

  中国企业发展如何做好与新闻媒体和舆论界的沟通工作,特别是危机公关中,创造一个让企业能够克服困难的、不被干扰和误导的良好舆论环境,是众多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不得不面对而且又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回顾一下中国企业发展的进程中,有多少个活生生的惨痛教训值得我们汲取:资产曾经达到40多亿元的三株“帝国”基业,1996年在“八瓶三株口服液喝死一条老汉”的爆炸性新闻批评炮击下轰然坍塌;2003年初,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山西海鑫集团董事长李海仓遇刺,舆论大哗,一家重要媒体连续炮制有关海鑫集团资产注水、银行贷款比例过大的“独家新闻”,引起各方、尤其是合作伙伴、业务单位和银行系统对海鑫集团的猜疑,致使本已横遭厄运的海鑫集团处境一度险象环生;此后,在阜阳奶粉事件中被冤屈的河北三鹿集团,因资金链断裂、又被舆论追打而连连丧失良机的德隆集团,被媒体称作“铁本第二”而陷入绝境的宁波建龙集团,被一家媒体旧事重提而差点送上断头台的山西安泰集团都曾遭遇过舆论危机。他们有的侥幸脱身,有的则应对不周,陷入困境而难以自拔。

  当然也有让我们高兴的例子:2002年3月14日,《南方周末》头版刊登了《脑白金真相调查》一文,史玉柱和脑白金再次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真相》一文对脑白金的功效、广告称提出了质疑。在这场中国企业发展危机中,史玉柱始终没有在媒体上乱讲话,而是采取低调的方式将脑白金的问题推到民营企业需要宽容的社会形象等方面,给人一种受了委屈的感觉,平息了这场危机。

  中国企业发展再来比较一下最近的一个事件,看看国外知名企业是如应对媒体“危机公关”的。不久前,杜邦公司在美国隐瞒“特富龙”可能含有有害成分而被美国环保署开出罚单的消息,在中国引起了一定程度的恐慌,也使杜邦“特富龙”不粘锅在中国市场处于危机之中。随后,杜邦公司董事长查布朗先生专程来华,马上就“特富龙”不粘锅事件作出说明。杜邦方面首先强调的一点是:“美国环保署的指控并非针对杜邦产品的安全性,而是环保署与杜邦在行政报告的程序问题上存在争议。杜邦的产品是安全的,就连环保署自己都已经做出过结论”。这和国内媒体的报道就大相径庭。应该说,这是企业一种正常的危机公关。在对杜邦不利的舆论环境中,为其提供了很好的辩白机会。无论真相如何,“特富龙”事件对于杜邦公司来说是一次危机,主动向媒体发布信息和接受媒体报道都属于公司的“危机公关”。在合法的范围之内,这种中国企业发展危机公关无论其内容和形式如何,都是无可指责的。因为,对于当事各方信息和意见的充分表达,对于给受众提供更多的信息来说,让每一个当事者说话的采访是有道理的,也是公平的。当今时代,和企业公共关系一道发展起来的还有另一个趋势:新闻传媒各个层面进行监督的作用日益凸现,随之而来的则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中国企业发展的“丑闻报道”。中国企业发展在这方面,美国企业的危机公关确实有比较成熟的经验。美国的许多企业、企业人士都接受过专业公关公司的“媒介训练”———专门应付新闻记者的采访,并在采访的问答中处于主导和支配的地位。在这种“专业训练”面前,美国一些著名新闻媒体的记者,都在采访中败下阵来,毫无所获。而很多中国企业发展面对这样的“媒介训练”,是亟待补上的重要一课。

  对于一个中国企业发展来说,建立公关危机的预警机制是非常重要的,最好最完善的危机公关是把公关危机“扼杀在摇篮中”。面对公关危机,有的企业积极应对,体现出大家风范,有的则遮遮掩掩欲盖弥彰。其实,危机既包含“危险”也蕴涵着“机遇”。引用著名企业危机管理与公关专家奥古斯丁先生的一句话:“每一次危机的本身既包含导致失败的根源,也孕育着成功的种子。发现、培育以便收获这个潜在的成功机会就是危机公关的精髓。”我们应意识到,任何一种问题或者危机,都可能构成一种机遇。南京冠生园事件的发生直至倒闭清资,虽然有着众多因素,但是它的失败不能不说是冠生园的危机公关没有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危机公关缺乏症,在我们中国大中小企业中就像缺钙一样,从公司企业内部到企业的外界环境,没有了自己的公关措施,真的“危机”来了就会心惊肉跳无所适从。

  媒介是中国企业发展危机爆发的途径。同时也是危机控制的关键。媒介是典型的双刃剑,挥舞得好,可以击退危机的侵袭;挥舞得滥,则会伤害自身,更深地陷入危机。无论企业有强弱,都要重视危机的存在,以最诚挚的态度面对危机,化危为机。危机有大小,即使同样的危机发生在不同的企业其所造成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我们也清醒地知道,由于每人看待危机的标准和角度不一,因此具体到某一事件时也很难形成“整齐划一”的观点和认识。媒介攻略可以概括为“四个一”:一个系统:由专门的部门与媒介进行沟通,建立友好关系。一个声音:公司对外统一口径,由指定的新闻发言人对外发言。一个态度:对所有的媒体和记者都坦陈相待。一个形象:对外形象保证一致性。危机的到来应该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日常的工作中,应该主动与媒体建立良好的关系,其次在危机来临的时候,要临危不乱,有条不紊,掌握信息传播的主动权,积极协调处理好企业与媒体、企业、社区、供应商、经销商、投资者、消费者等之间的关系。同时要学会正确对待曝光的报道或失实的报道。中国企业发展要知道,一旦消费者投诉发生,第一个24小时非常重要。投诉处理若不及时,消费者就会寻找其他途径宣泄不满。值得注意的是,媒体在报道企业事件时,一是媒体没有义务按照你的理解和希望去确定报道角度或重点。二是有可能因不准确的语言描述背离了企业所表达的内容。美国提运公司副总经理玛丽安娜·拉斯马森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公式,即:处理好消费者的投诉=提升消费者满意程度=增加消费者认牌购买的倾向=更高的利润。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企业能处理好因为自身行为不当所导致的消费者投诉的话,消费者不仅不会远离企业,相反,他们会认为这是一家值得信赖的企业,从而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并极大地刺激消费者的“二次购买”。毕竟,谁都有可能犯错误,关键是犯了错误的态度。
中国企业发展第二危机:资本迷局

  河北著名企业家孙大午曾因融资问题蒙冤受辱,中国最大的金刚石生产企业河南黄河旋风集团掌舵人乔金岭因合伙人债务纠纷,拖至绝境最后自杀身亡;2004上半年,银行统一抽紧银根,致使许多民营企业在产和在建项目釜底抽薪,有的不得已民间借贷,艰难的融资附带着高成本,使企业又有饮鸠止渴之感。

  无论是尚在胚胎中的企业(要把新技术转变成新产品,把新设想发展成新事业),还是处在婴儿时期或少年时期的企业(要使自己有一番新发展),都离不开资本的支持。在商品经济社会,资金是一切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命脉。同样,在知识经济时代,资本对那些拥有先进技术和具有无限发展潜力的新兴高科技企业来说,更是至关重要。资金是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企业如何早日取得急需的发展资金,又不陷入资本陷阱,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中国企业发展另外更值得人们关注的是:曾创造了资本市场神话的德隆系资金链骤然断裂而招致灭顶之灾,德隆系上市公司正集体陷入困境。公开资料显示,由于债权人逼债等原因,德隆系控制的5家上市公司湘火炬、合金投资、新疆屯河、天山股份、重庆实业都将巨亏,上述5家公司濒临退市边沿。据统计,截至2003年12月31日,德隆国际总资产为213699.20万元,总负债为137404.59万元,所有者权益为76294.61万元。该年度,德隆国际无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为-2562.69万元。与此同时,德隆系旗下5家上市公司,已经出现集体亏损|。目前合金投资、重庆实业、新疆屯河、湘火炬等不少子公司已经被债权人提请司法机关进行冻结保全,基本失去再生产的能力。没有了生产能力,德隆系上市公司继续亏损难免,德隆已经将他们推向退市的边沿。

  德隆最重要的资金来源是上市公司和各类金融机构。2003年,德隆本想通过湘火炬配股来圈一笔钱,可是证监会一声断喝,令其融资计划落空。直接融资不成,但是利用上市公司的信誉,以贷款、担保、抵押等形式从银行获取资金,却一直是德隆另一条融资通途。德隆下面还控制有租赁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城市商业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于是,德隆便将融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尽管德隆通过上市公司直接融资有障碍,但并不妨碍它们成为德隆得心应手的提款机。据不完全统计,被德隆系通过存单质押、直接占用、挪用国债等方式占用的资金总额超过40亿元。德隆高回报委托理财产生了大批债权人。早在2001年,国债市场开始逐渐上涨的时候,德隆就开始以高回报融资。一批上市公司把资金交付德隆旗下公司进行委托理财,目前能否全额回收,是个悬念。根据各家上市公司披露的数据显示,这批资金总额涉及17.7亿元。

  现在有多少民营企业在资本市场遭受毁灭性打击?又有多少企业在融资面前束手无策、万般无奈?显然,企业离不开融资,企业在追求做大做强的同时,怎样才能规避融资所带来的种种风险、甚至是灭顶之灾呢?如何开辟新的融资渠道?如何应对银根突然紧缩的危险?许多企业有自己的葵花宝典,许多专家也有独特的思路。

  投资,就需要有人来拿钱出来,或是当股东,或是当债权人。而一个没人愿意当股东的社会,肯定不是一个正常、健康的社会。但是,客观地说,由于企业的经营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每一个投资人,都很难长期忍受其所投资的企业没有经济效益。作为企业,在一段有限的时间之内,你可以有泡沫,也可以有缺陷,但是却不能没有赢利能力,这也就是说,没有长远的前景不要紧,决不能没有可见的利润!“利润的压力”(其实质)是单方面的,它针对投资者,而不是对企业。所谓“只要给我投资,没有利润我们也会全力以赴,即使前面是个地雷阵,我也在所不辞”。就是这种心态最真实的、但也最具有讽刺意义的写照。套用一句《经济学》教科书上的话:假使资源不存在稀缺性,便没有“回报投资者”的概念。

  中国企业发展在融资的过程中,企业要注意陷阱,就要在下面四点容易麻痹忽略的问题上做足文章:第一,要选择理想的合作伙伴;第二,最好不要签订排他性协议;第三,最好在融资资金到位后,再对外宣布;第四,谨慎处理经理人持股。综观国内的许多厂商,其中不乏一度在国内市场辉煌一时,被业内普遍看好的企业,为了眼前利益,或解“燃眉之急”,让投资者控了股,几近丧失了经营权,直至被”驱逐出局”,最后悔之晚矣。这就是当初在选择投资者和进行合同条款谈判时,因”幼稚病”或短视行为导致的苦果。那么是不是所有的被投企业都必须掌握一个原则:不让投资者控股。其实不然,有核心技术、产品、一定品牌知名度和具备管理能力的软件企业,最好不要让投资者控股。另外,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新的投资者重新进来谈判时,你的价值却被大打了折扣,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此种结果,多数是因为厂商对投资者和资本市场缺乏了解,没有融资经验,而自身又急于得到发展资金造成的。还有,被投企业一定要沉得住气,不要浮躁,最好遵循”不见兔子不撒鹰”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资金不到位,不要急着对外宣布”好消息”,避免陷入被动。经理人持股不仅是企业留住一流人才,维持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同时也是衡量经理人业绩以及体现其价值的最佳方面。经理人持股对公司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不能草率行事。为此,笔者给出的建议是,可将公司给员工(包括经理人和骨干员工)的股份划分为原始股份和股票期权。无论是计划融资、正在融资或即将融资成功的企业,都必须处理好至少以上四大方面的问题,否则,任何一个问题处理不妥,都可能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带来隐患,这种隐患可能是长期的、甚至是致命的。
中国企业发展第三危机:人力资源危机

  中国企业发展最近一项调查表明,我国超过半数以上的企业处于中高度危机状态。调查人员将正面临1~2种危机的企业界定为一般危机状态企业,将正面临3~4种危机的企业界定为中度危机状态企业,将正面临5种以上危机的企业界定为高度危机状态企业。结果表明,根据这一划分,有超过半数的被访企业处于中高度危机状态之中,其中40.4%的被访企业处于中度危机状态,14.4%的被访企业处于高度危机状态。报告显示,有33.7%的被调查企业表示人力资源危机对其企业产生了严重影响。

  困扰中国企业发展的首要因素是人力资源危机,这句话已经不是危言耸听。一定的人员流动率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但过度频繁的流动,无论对个人还是对企业而言都是一种资源浪费。中国最缺的不是资金,也不是技术,更不是市场,而是人才,特别是优秀的高级管理人才。“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几乎没有一个企业家不这样说。企业的快速发展与人力资源快速扩展,管理制度和培训成为瓶颈。

  当前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危机主要表现为普通员工的频繁跳槽和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非正常离职,这已经演变成为一个相当普遍的社会现象,造成危机的原因比较复杂,但主要的十以下三种:第一,是单纯的利益驱动。为了追求高薪,不论是企业的普通职员还是中高层的管理人员,很多人都可以义无反顾地离开原来的企业,甚至违法也在所不惜。第二,行业间的不正当竞争促成了人们盲目流动。尽管这里也隐含有经济的因素,但主要还是众多行业当中的企业给出的错误的个人成长发展的信号所致,我们不否认国内如火如荼的大发展势头,期间也确实蕴含了太多的机会,但是这种现实不代表说人人都有了大发展的机会,毕竟并非人人都做好了接受变革的准备,而企业一方为了节约培训成本,规避社会责任,也只是简单地对自己所需的人才,采取一“挖”了之的态度,无形中促成了人们流动的盲目性。第三,人员流出企业的管理现状确实不尽如人意。这也是导致人们离开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中国企业发展调查中发现,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意外离职,有时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因为他们熟悉本企业的运作模式、拥有较为固定的客户群,而且离职后只要不改换行业,投奔的往往是原企业的竞争对手,势必会给原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带来较大的冲击。但是据调查,我国企业识别危机的能力和处理危机措施普遍薄弱,如仅有17.2%的企业在平时就比较注重培养高层管理人员的“接班人”,一旦出现重要管理人员意外离职情况,可由“接班人”直接接任其工作,对企业的正常运转不会造成过大影响;18.2%的企业对企业重要高层管理人员的意外离职持不在意态度,出现高层管理人员意外离职情况时由上级领导指定临时接班人;47.9%的企业采用先企业内部竞聘,然后由管理会决定的方式;14.4%的企业采用由管理会直接决定的方式。

  另一项中国企业发展针对“跳槽”原因的调查表明,员工跳槽的主要原因是:个人发展空间小、工资福利待遇低、想体验新的生活;“跳槽”者心目中理想职业的特点是:收入高、个人发展空间大、单位有前途;而他们对单位最不满意的地方是:单位所提供的文化活动太少。由此可见,员工既关注当前的福利待遇,也关心个人和单位今后的发展前途及企业的文化氛围。这表明,要想留住人才,既需要完善与员工经济利益直接相关的薪酬管理体系,更需要创建良好的企业文化。

  人力资源危机不仅是中国企业发展最经常面临的危机,也是给企业造成严重影响的危机之一,人力资源危机主要表现为普通员工的频繁跳槽和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非正常离职。有33.7%的被调查企业表示人力资源危机对其企业产生了严重影响。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危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能够撑起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人力资源跟不上企业的发展速度,同时培育资源的投入也不够;二是技术型劳动力资源和培育缺乏。这两个问题不解决好,对企业是致命一击。如何才能用好职业经理人?如何建立有利于企业稳健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如何应对集体跳槽?什么样的激励机制最有效、什么样的约束机制又最有力?企业如何让人才与事业共同发展?这是摆在许多企业家面前的一个个棘手而紧迫的问题。

  中国企业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讲,企业在经营与发展过程中遇到挫折和危机是正常的,危机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调查还表明,随着市场越来越开放、复杂,新上路的中国企业经理人更缺乏的是经验;相比于掌握危机管理知识,更难的是提升实际的危机识别和危机处理能力,因为后者更多的是基于实践经验,而这恰恰是中国企业经理人当前最缺乏的。如何在正确危机管理理念基础上提升实际的危机识别和危机处理能力,是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中国企业发展如何应对现有的人力资源矛盾?有关专家表示,各行业的具体操作方式不尽相同,但从企业方面来说,企业作为社会一个最活跃的因子,正在以及必将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我们不能改变国家或社会的发展大政,但是我们完全可以从企业自身开始,维护好自身企业的发展壮大。经营者首先应该重视企业不同阶层员工的正常要求,人力资本天然属于个人,是“主动资产”,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不足或者不合理时,其资产可以立刻贬值或荡然无存;其次要更好地健全对规范化动作的保障制度,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行;还有,企业应该在平时注重内部不同阶层员工的“梯队式”培育,一旦出现员工意外离职情况,可由“接班人”直接接任其工作,对企业的正常运转不会造成过大影响;或者使用合理的内部竞聘制度,选出新的经理人。
中国企业发展第四危机:战略决策失误

  “万家乐,乐万家”,这曾是一句风靡全国的广告语。万家乐公司一度被视为“新粤货”的代表企业,可是由于决策失误和品牌经营的重重失误,致使这家新兴企业在刚刚度过十周年生日之际,就被迫踏上了被收购的悲泣之路。巨人集团依靠其核心产品“巨人汉卡”使企业腾飞,本可以在信息产业中发展壮大,但在其鼎盛时期,经营者错误地向房地产、保健品、医药等行业大举进军,以至投资失控,缺乏回旋余地,很快就全军覆没。四通曾是中关村领袖,最早海外上市的民营企业,自九十年代初,四通赖以发家的打字机产品淡出市场以后,把触角伸向了电机、电工、医药、建筑、芯片、电信等数十个行业,投资了上百个项目,结果无一做大,主业不突出、核心竞争力缺失,形象日益模糊,仍然在走下坡路。亚都科技集团公司的战略描述不清,发展方向不明确,投资方向涉及房地产、餐饮、制造等毫不相关的产业,在房地产和餐饮业的投资均使亚都产生了巨额亏损。

  九十年代初,北汽还名列全国汽车企业第二,但北京汽车在战略性方面研究不够,由盛至衰,走向衰败。而上汽与大众双方都有明确的战略目标,清楚各自的需要和发展步骤,因此他们与外方的合作是相当成功的。1993年,太阳神的营业额高达13亿元,市场份额最高时达63%。当年,太阳神接连上马了包括房地产、石油、边贸、酒店业、化妆品、电脑等在内的20多个项目,在全国各地进行大规模的收购和投资活动,短短两年间,太阳神转移到这些项目中的资金高达3.4亿元,但不幸的是,这些投资全部打了水漂。1995年底,太阳神在香港上市后,股价直跌,1997年亏损1.59亿元,股价一度跌至港币9分左右。太阳神因其投资失误带来的危机导致其从此日暮西山。

  中国企业发展中,企业经营者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什么?自1993年起,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部门共同发起组织的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是每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一次以企业法人代表为调查对象的大型综合调查和相关专题调查,共调查企业近5万家(次),获得有关数据800多万个。在被问及“在您看来,企业经营者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什么”时,调查结果显示,“决策失误”因素排在第一位,其它依次是:“用人不当”、“经济问题”、“独断专行”等。上述问题的产生与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很多制度不配套有关,与一些企业经营者素质和修养不高有关,也与约束监督制度不健全有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类企业通过管理体制的改革和经营机制的不断创新,企业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有不少企业陷入困境之中,究其原因,理论界众说纷纭。但经济专家认为,中国企业发展尤其是国有中小型企业和改制不久的民营企业,经济亏损的处境就其本质而言,是因为中国企业发展决策的失误。中国企业发展战略决策失误和经营者的素质很有关系,民营企业面临着严重的人才危机和信任危机,因为家族中不可能产生这么多“优秀可靠”的人才。企业战略决策失误是使我国企业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决策作为各项工作运行的起点,它对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运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从“十年浩劫”的政治决策失误,到改革开放以来某些地方企业经济决策的失误;从大型民营企业家的决策失误,到民营企业经营决策失误,给我国的社会和经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尽管如此,在法制化、民主化、科学化的今天,我们有些决策者仍没有走出决策失误的怪圈,实在令人遗憾。

  中国企业发展战略主要是研究如何“做正确的事”,而不是单纯地研究如何“正确地做事”。企业战略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战略的四大构成要素:企业边界问题(产业定位);产业结构问题;竞争优势问题;内部组织问题。衡量科学战略的唯一标准是看它能否合理配置企业的资源以适应直接经营环境、间接经营环境的相互影响和变化。战略管理是整个企业管理的纲,是对企业长远发展的全局性谋划,它决定企业发展的方向和主要的经营路线。整个企业的其他管理活动都是为企业的战略服务的,并且都是围绕着企业的战略进行的。战略不正确,其他管理活动再好也失去了意义。而且,战略错误常常是没有机会改正的。一个错误的战略往往会断送企业。即使其他工作有缺陷,企业一般都会有机会改正缺点的。企业经营者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企业战略的研究、制定和组织实施上,提升在错综复杂的市场环境中驾驭企业发展的能力。在一个最好的战略指引下一个企业创造的价值和在一个次好的战略指引下所能创造的价值之间可能有巨大的差别。

  纵观中国企业发展的战略决策通病,原来都是一些在各自领域独领风骚的企业,为什么到后来会惨淡收场?多元化经营的误区是个关键,因为一般的企业在做大以后就像做强,做强以后还想做大,于是多元化就好像成为了一个最佳选择。但是经济学家告诉我们,投资可以多元化,经营切忌盲目多元化。一多元,自己的“产业优势”等等就可能“化”掉了。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利润、市场份额、竞争优势、核心能力等因素中,对企业影响最深远的是核心竞争能力,即企业面对市场变化作出反应的能力。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的一项竞争优势资源和企业发展的长期支撑力。它可能表现为先进的技术,或一种服务理念,其实质就是一组先进技术和能力的集合体。尽管企业之间的竞争通常表现为核心能力所衍生出来的核心产品、最终产品的市场之争,但其实质归结为核心能力之间的竞争。企业只有具有核心竞争能力,才能具有持久的竞争优势。否则,只能“昙花一现”。企业一时的成功并不表明企业已经拥有了核心能力。企业核心能力要靠企业的长期培植。从这个角度说,企业必须首先有一个具有竞争力的核心产品,围绕核心产品、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再考虑是否应该多元化经营。没有根植于核心能力的企业多元化经营,又不能在外部扩张战略中培植新的核心能力,最终结果可能把原来的竞争优势也丧失了。

  中国企业发展要避免决策失误,减少经济损失,唯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决策机制,向那些不负责任而盲目决策的领导千部亮“红灯”。一是要建立一套“决策失误追究制”:实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升决策水平,搞好风险管理,避免出现大的失误,建立投资风险约束机制,严格执行项目资本金制度和项目法人责任制,做到谁决策谁承担责任和风险。建立决策失误追究制度,是对旧的产权体制的挑战,是切中时弊、根治旧体制弊端的重大举措。它的适用范围并不仅仅局限于实行改制的企业。对各行各业、各级企业创始人的决策者,都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全面地推行这项制度,就是要把市场经济中优胜劣汰的原则推广运用到人事制度中,从而推动决策体系的科学化、制度化。二是要建立“决策失误赔偿制”。给决策者敲响警钟,明白地告诉他们,决策失误不再是以前的“花钱买教训”,而是要赔偿经济损失,直到赔个倾家荡产;它有利于提升企业家的整体素质,杜绝徇私舞弊、个人专断、滥用权力的不正之风;增强企业加德的责任感,使他们真正出于公心,以大局为重,在重大项目的决策上,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做到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避免决策失误。三是要建立“决策失误辞职制”。企业家或领导因个人决策失误或工作过错,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应当引咎辞职。决策失误辞职制是压缩和规范决策者行为的有效的行政手段,是得力的组织保证。
中国企业发展第五危机:财务隐忧

  不久前,在德隆系和托普系纷纷由于资金链断裂而栽倒后,昔日在国内手机市场上呼风唤雨风光一时的中科健,也开始爆出巨大的资金链黑洞内幕。2004年8月18日,中科健发布补充公告,首次公开承认无法按时偿还浦东发展银行(以下简称浦发行)4270万元人民币的欠款。伴随高额银行债务而来的是,中科健大量关联交易、巨额担保等行为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也开始浮出水面,接着又传来了股东套现、董事长离职等消息。

  中国企业发展中的财务危机是指企业在快速增长或加大投资时容易出现的资金周转不灵或现金断流问题。通常的成因是在生产发展、市场占有率提升的时候,企业家无暇顾及财务制度建设、一味扩大订单量,这会导致边际利润下降甚至被牺牲。生产或服务过程工作量超载、人工成本和库存增大、客户迟付款或有坏账产生的时候,如果突然碰到市场变化或同行竞争的冲击,就会造成财务危机,严重的还会造成企业破产。财务危机的风险分为两类,一类是经营风险,如错误的战略,员工能力、员工思维及公司内部治理欠缺,组织缺乏应变力,竞争对手壮大导致的市场份额下降;一类是财务风险,如过度融资,如固定成本过高,成本可控性差,如应收账款收不回,固定资产比重过大,财务管理权限过于分散。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国内企业存在财务危机都不是一朝一夕所致。任何企业在出现财务危机的时候,其实种种不祥的征兆已如浮出水面的冰山,逐渐浮现,但这些征兆却常常被企业管理层所忽视。经营持续亏损由企业扩张过度,容易因经营管理不善或战略性失误引起亏损。如果企业只是短期亏损,只要亏损额少于折旧,未必导致债务偿付困难,但如果持续亏损,将造成企业净资产数量和质量不断下降,就大大削弱企业的经营能力和偿还能力。

  在快速的中国企业发展阶段往往需要大量招募员工、扩建营销网络、大量广告宣传、盲目融资,随之而来的是重视业务的扩张,而忽视内部管理特别是财务管理规范,因此往往容易埋下财务危机的隐患。利润与市场份额是一对关于短期与长期的矛盾,追求市场份额的最终目的是增加企业的利润。但两者之间必须求得平衡,否则企业只能是昙花一现。如何求得两者的平衡呢?追求市场份额的方式无非是降低价格、增加广告宣传、增加市场的脚数(人员及网络),所有这些必须量力而行。“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力”的存量,一是“力”在未来的流量(融资、获利)。同时非常重要的是要考察市场及竞争对手,因为在市场动态的博弈中,降低价格、增加广告宣传、增加市场的脚数并不必然意味着市场份额的增加。

  中国企业发展尤其要注意的是,目前我国不少稍为大一点的企业都在追求多元化经营模式,试图通过多元化经营减轻企业经营风险,使企业走上健康稳定发展的道路。然而,现实却让人们看到多元化经营使许多企业走上了加速陷入财务危机甚至破产危机之路。巨人集团的兴衰就是这许许多多例子中的一个。其原因何在?企业如果不顾自身条件通过负债经营盲目铺摊子,规模再大也难逃被淘汰的命运。如一家企业同时在许多地方大举收购其他企业,同时涉足许多不同领域,可能使企业因负担过重,支付能力下降而破产。世界著名的连锁店,日本的八佰伴就是因为扩张速度过快,造成现金断流而倒闭的。一个企业新建项目扩张或对原有的厂房进行大规模扩修,都是扩张业务的表现。一旦业务发展过程中企业未进行严密的财务预算与管理,很可能会发生周转资金不足的现象。因而,对于大举收购企业(或资产)的行为要多加注意,要能够透过繁华的表象发现破产的征兆。由此可见,在财务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实行多元化投资,必须充分考虑并合理解决企业资产结构与资本结构的有机协调、盈利性与流动性的有机协调等财务问题。从盈利性看,基于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盈利能力上的差别,以及短期资金与长期资金筹资成本上的差别,‘“净营运资本”越多,意味着企业是以更大份额的筹资成本较高的长期资金运用到盈利能力较低的流动资产上,从而使企业整体的盈利水平相应地降低反之,亦然。从风险性看,企业的净营运资本越多,意味着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的差额越大,则陷入技术性无力清偿的可能性也就越小反之,亦然。因此,资产结构性管理的目的,在于在确定一个既能维持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又能在减少或不增加风险的前提下,给企业带来尽可能多利润的流动资金水平。由于预期现金流动很难与债务的到期及数量保持协调一致,这就要求负债的结构性管理把重点放在负债到期结构问题上。即在允许现金流动波动的前提下,在负债到期结构上应保持多大的安全边际。长、短负债的盈利能力与风险各不相同,负债的结构性管理要求对其盈利能力与风险进行权衡利选择,以确定出既能使风险最小、又能使企业盈利能力最大化的负债结构。

  中国企业发展财务危机的征兆有很多,例如:销售的非预期下跌、平均收账期延长、三角债严重易酿债务危机、账目长期纠缠不清或处于混乱状况、内部缺乏监督机制、追逐短期利益、经理人损害企业利益、销售额持续下降,缺少运作资金,人才频频跳槽,交易记录恶化、过度规模扩张、财务报表不能及时公开、过度依赖贷款、过度依赖某家关联公司等等,这些现象都是值得企业经理人注意的。此外,给企业带来财务隐忧的还有其他信号:如管理层重要人员、董事或财务会计人员的突然或连续变更。引起轩然大波的集体辞职通常是该企业存在隐患的明显标志。美国安然公司在危机爆发之前的4、5个月就相继出现CEO辞职、CFO离去的现象。又如无法按时编制财务报表、信用额度或信用评级降低、资产注销、企业主要领导人的反常行为(拒接电话或总难以找到人)、全新的竞争对手的出现、组织士气的低落等。

  中国企业发展的财务是企业运营的核心。在一名财务总监的眼里,财务危机对公司危害的严重性是最高的;但是只要懂得利用一定的方法防范它,就能把财务危机带来的风险降到最低。科学预测是财务运转正常的根本,对付财务危机的法宝就是严格的预测系统和崇尚稳健的财务原则,用信息化和制度化管理工具防范财务危机。实业经营型的企业家必须随时监控企业的现金流状况,特别是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需要建立现金流量预测及预警机制,简单的衡量指标是企业现金保障倍数(企业库存现金/月现金支出量),假定企业未来无现金流入的情况下,企业可以存活的月数,。

  中国企业发展事实上,企业要不断地成长,才会充满生机,才能在市场保持竞争力。但危机是不可避免的,这就像几百人一起工作,其中的错误或失策是免不了的。但我们应该记得,相当多的财务危机是可以事先防范的。企业应该视预防财务危机为一种投资,如发现有财务危机的征兆,应马上设法解决问题,而不是视而不见。
中国企业发展第六危机:营销陷阱

  营销对于企业之重要,犹如血液于人体。一项中国企业发展调查表明,目前,69%的企业不知道如何制定企业的总体营销战略;65%的企业不懂得制定销售政策;71%的企业老板在构建企业营销网络时,不知如何着手;61%的企业不知营销管理;1%的企业老板对科学的市场调查认识不深;45%的企业对价格难以管理与控制,窜货现象严重;5%的企业很难控制媒体投放计划;3%的企业不能处理好企业的长期战略和短期效益之间的关系;40%的企业在整合应用广告、公关、促销策略上有困难。

  近年来,4P、4C、USP、定位、事件营销、科普营销、整合营销传播、品牌管理等各种完善的或者不完善的、管用的或者不管用的总的来讲属于营销管理范畴的理论层出不穷。特别是不成熟的品牌建设理论的虚热,使不少企业误入歧途,付出了较高的代价。

  乱花迷人眼,不少原本思路清晰、经验丰富、资历很深的营销董事长、企划总监、市场部经理乃至专门为企业提供企划服务的专业策划公司也变得无所适从起来,即使是一些非常优秀、时间证明是正确的大企业高管也不能例外。

  在市场变化加快的新形势下,企业如何对待品牌推广?如何保持旺盛的活力?如何优化营销方法和工具?如何处理好内脑和外脑的关系?如何管理营销企划团队?如何进行市场推广方法创新?如果通过各种行销工具与消费者全面沟通、赢得他们的认知、好感、信任与忠诚?我们首先可以做的,就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防止出现以下几种常见的营销陷阱:

  第一、品牌燥热。没有人否定品牌的重要性,关键是,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

  在不同时期对品牌的需求和侧重点是不同的。品牌的作用是有限的,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需要品牌,品牌并非无所不能。无论是联想集团倡导的“品牌=标志+信誉”,还是国内或国外人士提出的有关品牌管理的理论。实践总结也好,哗众取宠、纸上谈兵也罢,都有它的时效性、局限性和行业差异性。没有合理利润的品牌推广等于零。品牌推广的前提是销量的对称和合理的利润空间,如果没有这个前提,不赚钱,品牌就是纸老虎,是纸老虎就不会长久。那么,小企业就不做品牌了?当然不是。要先做销量,再做品牌。可以拿出推广费用的合理比率,比如3%或者%5用于品牌推广。在销量的对称和合理的利润空间、市场占有率没有占优势之前,不要进行过度的品牌推广。

  第二,价格战。中国市场轰轰烈烈的“价格战”中,最大的受害者恰恰是其发起者。“价格战”让信奉规则的外资企业感到不可思议,但外资企业并不是最大的输家。成本增加、平均利润下降、信任度下降、过度促销等,“价格战”岂能不亏。一时间,倒下多少豪杰。回头看看,“活力不再,旭日落山”,5年前风光无限大谈特谈国际化的饮料品牌、家电品牌、日化品牌,还剩几个?出局的出局,没落的没落,留下的是没有喝多、一直保持头脑清醒的品牌。

  第三、大客户梦想。营销在于寻找市场空隙,发现消费者需求,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赢得K/A只是赢得部分市场,满足了部分消费者的需求。而这部分市场和消费者并不一定是你的目标客户,同时你的产品也并不一定能满足他们。越来越多企业开始从粗放型的营销开始向精耕细作转化。围绕“大客户”进行的客户关系管理、营销方案层出不穷。80/20原则告诉我们,20%的客户产生80%的销量,而这20%的客户又带来了多少利润呢?当所有的人都盯准这“20%”的时候,它的价值就肯定被稀释。如果对现有客户的80/20选择还有些道理可言,那拿它去套新客户、大订单的开发简直是“不计血本”。相反从“小”开始,挖掘不大却有价值的客户才是明智之举。

  第四、“一对一营销”。互联网的泡沫不仅催生了一大批被高估了价值的IT企业,也催生了这种被高估了价值的理论神话,《商业周刊》盛赞它是“新营销圣经”;管理大师汤姆·彼得斯也称之为“当年最好的营销理论”……唐·佩珀斯和马莎·罗杰斯认为,所有企业都必须采取这种崭新的竞争战略,才能在未来求得生存和发展。真的如此吗?细细分析就发现一对一营销理论中隐藏了多个营销陷阱:顾客忠诚和导向的陷阱、企业能力和品牌定位的陷阱,数据库万能陷阱,顾客附加价值陷阱,顾客权力陷阱等等。然而按一对一营销的要求,企业难免分散资源于价值链的多个环节,这样就难以培育核心竞争力。掉进一对一营销的这种能力陷阱,企业就不可能获取竞争优势了。

  此外,营销陷阱还有诸如“产品僵尸症、广告万能症、营销“鸡头”病、自我中心论、炒作病、策划低能症、营销万能症、概念营销病”等等,就不一一展开了。

  今天,美国已经拥有了世界最强的营销引擎,而中国,则还在营销的迷雾中徘徊。营销其实是差异化选择的游戏,大家都认可的东西往往是“陷阱”。针对自身特点独辟奚径,才能在营销中胜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企业要长胜不败,就必须培育核心竞争力,也就是说在创造顾客价值的某些方面应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而且对手模仿不了。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和多元化,市场的顾客偏好和行为正在不断发生变化,以消费者为导向的买方市场也正在开始登陆中国。按市场机会与竞争的特点、企业的能力基础、品牌定位的要求,将顾客按重要偏好进行适当细分,选取目标市场,关注目标顾客群的共同特点,努力提升他们的满意度,脚踏实地地开展市场营销,平衡近期与远期的成本收益目标。这才是科学的营销之道。

  当前,我国已处于买方市场初步形成的过剩经济时期,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厂商要在市场中赢得竞争优势,争取到更多顾客,光有质量优势和成本优势是远远不够的。不能再以自我为中心的一套过时的理论指导我们中国企业的营销活动。世界范围的营销模式在一天天的变化和不断的创新,产品营销的时代已经过去,今天我们看到了如此多的营销模式,如关系营销、整合营销、在线(网络)营销、直复营销、服务营销、生态营销和数字化营销等等,它们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的进步,中国企业发展为了适应月异的市场变化,除了从“自我中心论”的销售向“顾客中心论”转移外,还要能引导顾客的创新需求,而由于顾客的多元性,就要求我们营销方式的多样性,自组织性。
中国企业发展第八危机:信息数据安全

  目前我国网民数量超过7000万人,全球范围的网民数量已达到6.1亿,而黑客网站高达20多万个。这样,即便每台计算机的使用率不到10%,每天有关安全的攻击次数也大得惊人。国家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中心有关人士指出,网络与信息安全已成为我国互联网健康发展必须面对的严重问题。2003年7月,由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简称CNCERT)发布的《我国互联网安全事件分析报告》称,目前经常出现的互联网安全事件,如网页篡改、网络蠕虫、DDoS攻击、特洛伊木马、计算机病毒等,已在前6个月使我国互联网近70万台主机遭受了来自境外的攻击。8月,更是被冠以“黑色”、“冲击波”病毒和其高达12种以上的变种、Sobig病毒以及频繁公布的计算机漏洞,使广大的用户整天处于提心吊胆之中。

  自古商场如战场,信息在今天的商场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随着信息化大潮的到来,信息在商业领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信息作为数据存储已经逐渐渗透到商业的各个角落。然而,我们总是在千方百计地攫取和保存信息,却对信息面临的安全隐患没有足够的认识;即使有的企业开始有了安全意识,其采用的安全措施也存在致命的误区。数据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整个企业商务环境的战略性问题。

  2002年,我国公安机关共受理各类信息网络违法犯罪案件6633起,与2001年相比增长45.9%,其中利用计算机实施的违法犯罪5301起,占案件总数的79.9%。此外,在遭受黑客攻击最为频繁的国家中,我国已经上升到了第三位;而病毒的泛滥,更让国内众多企业蒙受了巨额经济损失。加强信息安全建设,已成了目前国内企业迫在眉睫的大事。一方面,信息化发展不容置疑,另一方面,信息安全让人心有余悸。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了众多企业面临的头疼问题。

  最近的调查显示,数据安全已经超越CRM(客户关系管理)、网络管理等成为CIO最为关注的问题,首席安全官(CSO)在企业中的地位愈加重要。遗憾的是,大部分的企业仅仅把目光投向操作系统安全性或者网络安全,认为只要防病毒和黑客等外部侵袭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但实际上,真正的数据安全威胁来自局域网内部。中国国家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中心的调查结果显示,信息安全问题大部分情况下都是由内部人员所为;存有大量敏感机密的数据,对内部毫不设防的计算机终端才是数据泄露的根源。

  对于善良的人们来说,去年发生在美国的震惊全球的9·11恐怖事件,永远是一道难以从心头挥去的阴影。固若金汤的世贸中心瞬间灰飞烟灭,几万人眨眼间生死殊途,繁华之都一夜成萧凉……只有当灾难来临,人们才开始思考安全的价值。9·11事件刚发生时,在美国国贸大厦办公的众多世界一流集团办公设备被毁、各种数据荡然无存。出乎意料,这些公司在第二天就宣布恢复一切工作,远在他洲他国的工作备份已经启动,所有数据丝毫未损。企业信息数据安全牵涉到企业发展安全大问题,我们试问:哪家中国企业敢保证自己的企业数据百分百安全?我们中国的企业灾难恢复如何?救灾系统是否完备?中国企业是否已经完全明了企业数据安全重点?中国企业信息安全与安全投资成比例吗?我们怎样才能让企业数据高枕无忧呢?

  诚然,安全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安全确实万万不能的,可见,如果厂商想在下一轮商业竞争中披荆斩棘,保障自己数据的安全无疑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砝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认清安全问题才能防患于未然,确保数据安全,要善于利用信息时代的高科技产品魔法钥匙,但更要从思想上重视起来,这样才能进行严密的数据安全保障规划,从而将隐患杜绝在发生之前。

  安全性是伴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开始而产生的,一些重要的数据的泄密,对企业、金融部门、对客户都将会造成不可预料的严重后果。而随着金融业数据大集中的发展趋势,其对网络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或许,正如分析人士所说,下一轮计算机的换代将不是因为速度,而是因为安全。

  中国企业发展对企业信息安全建设应当从“硬件、软件、人员”三个方面着手,方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首先在硬件上,采用安全电脑是从硬件上增强企业PC信息安全的有效途径。2002年底,IBM个人电脑事业部发布了嵌入式安全子系统(ESS),最早在PC系统中集成了安全芯片,通过硬件实现了高级别的安全保护,目前,国内的浪潮、联想等PC厂商已经推出了自己的安全电脑产品。业内人士估计,安全电脑在明年将得到大面积推广和应用。对于已经购置的电脑,企业用户也可以通过添加附属设备的办法来将其升级为安全电脑。其次软件,除了杀毒软件,还有许许多多的安全软件值得企业用户投资。IDC曾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在未来几年内,安全软件这一领域的增长将为“安全管理、访问授权、识别技术”这三种3A软件以及安全内容管理、加密技术、防火墙/VPN技术、入侵检测,风险管理等几个产品领域分享。企业信息安全理应防微杜渐,变“救火”为“防火”,企业信息安全同样需要防患于未然,从而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再说到人员,防患信息安全风险,企业要建立起全员防护的环境,在意识上建立牢固的防患意识,并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形成企业内部的信息安全的共识与防御信息风险的基本常识。
中国企业发展第九危机:商业秘密泄漏

  一位经济学家说过,20世纪的企业家所犯最多最致命的错误是腐败,而21世纪的企业家所犯最多最致命的错误是泄密。

  2000年10月,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一宗因“跳槽”引发的知识产权官司作出终审判决,被认为是用法律坚决维护了受害企业的知识产权及其名誉的“中国知识产权第一案”。被告陈灿等4人原来分别是广东电缆附件厂的厂长、车间主任、技术科长和销售科长,但却先后到另一家相似公司高连公司担任要职,并擅自将原厂已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秘密泄露给该公司,给广东电缆附件厂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广东电缆附件厂向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高连公司和陈灿等四人,这一诉讼案在当时引起了企业界和法律界的广泛关注。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最终认定陈灿等四人的行为已构成对广东电缆附件厂商业秘密的共同侵权,判令他们停止侵权,并赔偿广东电缆附件厂经济损失合计约900万元。随后广东省高院又对此案作出了终审判决,驳回高连公司及陈灿等人的上诉,维持一审法院认定他们侵权的原判。至此,这宗长达3年多的知识产权侵权案尘埃落定。此外,重庆等地也发生了跳槽者“泄露商业秘密”,企业最后通过法律途径,要求对方赔偿原工作单位损失及各类费用的案件。但是,总有那么一些人要铤而走险,一些企业掌握技术秘密的人员违反保密规定,出卖技术秘密或“自立门户”、“另寻新主”的事件时有发生。另外,还有一些私营企业、乡镇企业通过重金收买、高薪聘请等手段,挖走民营企业家的“人才”,使企业陷入生存困难的局面。

  近年来,侵犯商业秘密的犯罪行为有日益增加的趋势,企业因此遭受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据有关统计,80%的商业秘密是在职工跳槽时带走的,到2002年,此类案件已占到知识产权案件的15%,且呈逐年增多趋势。这些跳槽者大多是业务骨干和核心秘密的掌握者,对企业内部情况了如指掌,如果没有基本的证据,一旦发生了商业秘密泄露事件,不仅难以立案,而且取证较难。商界高层管理人员或者技术人员的流动,在近些年已经算不上什么大新闻,但上述案件中的跳槽者却是怀揣着企业的重要财富——商业秘密而去。如果说企业失去了一个人才还可以重新寻找或者培养的话,而商业秘密的泄露则会将企业置于衰退甚至死亡的尴尬境地。企业界和法律界人士认为,随着中国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技术和客户资源等已成为企业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但目前许多企业对自身的商业秘密缺乏有效保护,知识产权侵权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如何使企业商业秘密不因人才流动而流失,确保商业秘密安全,是企业必须认真研究解决和不容忽视回避的重大问题。

  商业秘密是国际上通用的法律术语。我国颁布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新《刑法》将商业秘密定义为:“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商业秘密具有三大法律特征:秘密性、价值性、创新性。“秘密性”是指作为商业秘密的信息必须处于秘密状态,且权利人对该信息采取了保密措施。“价值性”是指作为商业秘密的信息能为权利人带来现实的或潜在的经济利益,且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包括经济收益,也包括市场竞争优势。“创新性”是指作为商业秘密的信息未被公众了解或没有进入公共领域,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新颖性。

  商业秘密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通过不正当手段,非法获取、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权利人的商业秘密,侵犯权利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商业秘密泄露的途径主要为:1、一些人以盗窃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2、有些企业以利诱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3、个别企业或个人以威胁、强迫等手段从有关人员处索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4、也有些企业或个人以其他不正当手段,套取他人的商业秘密。商业秘密被泄露之后,商业秘密的非法获得者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该项商业秘密即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此外,合同当事人或企业职工违反约定,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掌握的商业秘密;第三者在明知、或者应知侵权人非法获取商业秘密或违反约定的情况下,仍然接受、使用或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等行为,也构成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商业秘密被侵犯被泄露,除个别人见钱眼红、知法犯法外,企业对技术秘密的松散管理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技术秘密是有使用价值但不宜申请专利的技术,不少企业往往忽视对自己独特的专有技术、技术诀窍加以保密,没有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在用人上把关不严,不重视技术秘密管理人员的思想教育。对重要的档案材料库、室“双人、双锁”管理制度没有落实。

  跳槽现象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这种现象将不断加剧。跳槽是防不住的,但商业秘密并非不能堵住。有关专家专门为信息保密支了七大绝招:确立防御型发展战略,增强经营者的保密意识,强化员工的归属感,尽量缩小涉密范围,利用劳动合同约定保密责任,采取技术性防范措施,与外部供应商和转包商的交往中搞好商业秘密的保护。

  此外,中国企业发展还应重视确保商业秘密安全的四个手段。

  一、中国企业发展运用契约形式保护商业秘密,先小人后君子,从规范管理出发,及时和职工签订保密协议。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只有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才算是商业秘密,才能受到法律保护。在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时,也可以专门加进保守商业秘密的条款,规定职工泄露商业秘密后应该负的法律责任;企业也可以在调离职工原岗位或离开企业后,规定职工在3年内不得从事生产经营相同的业务,也不能直接或间接帮助同行业使用原单位的商业秘密谋利。一旦发现有上述行为,企业有权依法对职工提起诉讼,追究违约责任,对企业进行赔偿。

  二、中国企业发展运用经济手段保护商业秘密,赏罚分明,使人员的所得与贡献挂钩。一般来说,能够掌握企业商业秘密的职工,都是处在企业的技术岗位或者是关键岗位上。对这些位于特殊岗位或做出特殊贡献的职工,可考虑实行特殊的分配政策。比如以新产品产生效益的前10年为一个阶段,后10年为一个阶段,确定每个阶段不同的提成比例,本人去世后,后人还有继承权。这样的奖励政策,最低可以将人才留在企业20年。20年后,这些新产品就可能会被更新的产品所替代。所以,这不失为一个保守商业秘密,预防商业秘密外泄的好办法。

  三、中国企业发展运用捆绑方式保护商业秘密,让职工成为真正的主人。企业也可以将新产品分成数额不等的股份,奖励给参与研制新产品的技术人员。技术人员从股份的分红中得到一笔数额不菲的股金。技术人员离开企业,这个股份自动取消。如果职工因自身原因离开企业,企业可以中止或者不支付储蓄金或补充养老保险费。从而把职工的命运与企业的生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其一心一意地为企业发展效力。

  四、中国企业发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商业秘密。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学会利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目前我国对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侵权行为法对商业秘密的保护,主要是《民法通则》、《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刑法》。二是合同法对商业秘密的保护,主要是《技术合同法》和《劳动法》。一旦发生商业秘密泄露事件,要及时收集证据,先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使侵权企业和个人立即停止生产,避免给企业造成更大的损失。
中国企业发展第十危机:信用稀缺

  近年来,社会诚信危机的话题成为世人不能不回味、反思的热点。2002年的第三季度里,美国一系列大企业诸如安然、安达信、美林证券、施乐、世界通信公司……的信用崩塌,被媒体称为“丑闻的季节”。而中国的诚信问题从小学生雇民工代父母参加家长会,到大学生考试作弊,到学者剽窃他人论文,到国内名牌企业的“陈馅月饼”的曝光,再到银广夏、蓝田股份上市公司的虚假信息事件……。

  中国古代有一个诚信论理是“童叟无欺”,说到诚信,这是一个再古老不过的话题了,可要真正落实好却是很难的,尤其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追逐利益的最大化成了一些人的行为准则,因不讲诚信而招致经营失败的企业案例比比皆是,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缺乏诚信症”是目前企业经营中高发的顽症之一。我们的企业还在进行着一场场“欺诈游戏”,企业一旦没有了信任感,其后果是十分可怕的。

  市场经济其实是信用经济,现代商业社会是一个契约社会,诚实和守信是商业伦理的基本要求,是建立维系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商业信用好的企业能够发展壮大是因为消费者或合作伙伴害怕上当受骗宁可价钱高一点也愿意与信用好的企业打交道做交易。诚实信用能带给企业长远持久的经济效益,成为企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源泉,反之会给企业自身和与之合作的客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与灾难。目前的多项调查研究成果表明,信用已经成为民营企业融资和贷款困难的主要因素之一。因地方企业、企业或银行失信,致使民营企业投资项目进退维谷,造成巨额损失的的案例频频见诸报端,信用和信誉已经成为民营企业特别稀缺的资源。如何让信用不再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痛,而成为拓展业务的利器,是民营企业家非常关注的问题。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序言中说过:“现代政治经济学的规律之一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愈发展,它就愈不能采用作为它早期阶段的特征的那些琐细的哄骗和欺诈手段……的确,这些狡猾手腕在大市场上已经不合算了,那里时间就是金钱,那里商业道德必然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其所以如此,并不是出于伦理的热狂,而纯粹是为了不白费时间和劳动。恩格斯的这段话中贯穿了一个思想:诚信是现代经济规律之一。事实上,许多经营者从不诚信到诚信的转变,不是良心发现,而是随着市场竞争机制不断健全,企业生存、发展、获利的巨大压力迫使他不得不如此。

  中国企业发展种种不诚信的手段,在某一特定的历史阶段中,也许可以带来暂时的所谓“利益”,但绝不可能以此立身,更遑论借助那些手段得到发展了。中国诚信丢失的现象满地都是,根源不是市场经济,而是我们从祖宗起就把诚信归于道德的范畴,其实诚信根本就应该是法律范畴,起码也得是法规。研究人员出假数据,作家抄人家的作品,假文凭、假简历、假烟、假酒、假农药、假种子、卖房子缺面积,哪样是道德管得了的?在经营活动中,形形色色的见闻,已经告诉我们:市场竞争中每一个追求自利的人不会天然地讲信用,关键是要构造出一个诚信的收益大于不诚信所付出的成本的制度。道德的教化作用肯定有利于社会诚信关系的建立,从而有利于建立降低社会交易成本,进而有利于经济繁荣。但是,道德的教化作用来得缓慢,它的作用能够达到什么样的程度,会与社会经济的正式制度有密切关系。在短期内,制度变革对于较快地建立诚信制度有更大的作用。为这个目标的实现,中国企业发展制度变革任务的核心是企业体制改革。要建立一套制度,让企业在法律上成为公正的化身。企业要制定和完善法律,严加约束自己的官员,并用某种制度来保证这种约束的有效性。

  市场经济并不是“智力游戏”,比谁比谁更“聪明”,它需要的是信任与合作,任何的欺诈行为只能对诚信社会造成致命的伤害。我们之所以要推崇诚信意识,就在于诚信是一个企业持续发展的源泉,是防范企业危机的软武器,诚信意识的缺失,就是企业危机的来临。只有本本份份地经营,诚心诚意地构筑企业的诚信资本,才可能躲避和远离企业危机。

  著名学者挡国英认为,信用本质上是一种产权关系。好的信用关系意味着交易的各方当事人对自己的资源有比较可靠、明晰的权利边界,并且,交易当事人能尊重彼此之间的权利。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进行诈骗,实际上是不尊重、不承认对方的权利。所以,信用制度本质上是产权制度;好的信用制度意味着相对稳定、明晰的产权获得法律的保障。如果一个社会产权不牢靠,权利边界不稳定,甚至会使诈骗也变得合理。借债还钱是信用关系的常例,但在我们这个社会,借债还钱好像是傻帽,“三角债”普遍存在,到了没有信心解决的地步,本质上是我们的产权关系太混乱,大家认为你的不是你的,而可以是我的;今天是你的,明天就可以是我的。这样一个状态,信用关系怎么可以建立起来?在信用关系混乱的情况下,社会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会很高,对经济发展是一剂毒药。

  “当社会上欺诈盛行之时,诚信成了稀缺资源,而越是稀缺的资源越是有价值。”这是一位信用管理专家提出的观点。面对国内外企业连续出现的“诚信”、“信用”危机,专家们认为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帮助广大企业建立科学的信用风险防范体系。作为社会,应该建立一套实际有效的企业和行业“信用档案”,使其成为一种披露信息的制度,如果设计得好,这种制度有利于降低信息获取的成本,从而有利于降低市场经济的运行成本,对于人们讲道德、守信用是有好处的。作为企业,“诚信经营”应该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及企业道德的核心之一,企业其他方面的行为,包括产品研发、销售、服务等行为都应该在这个前提下进行。同时,诚信是最好的招牌,诚信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诚信经营对于企业来说更是其能否永续发展的核心因素。

  随着我国加入WTO,中国企业发展都将面临着在国际舞台上与世界一流企业平等对话的机遇和挑战。只有诚信,才能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诚信,是一个道德,但更是一个制度问题。我们需要建立这样一种环境,让诚信本身就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而让不讲诚信者付出更大的代价,直至得不偿失。而加入世贸组织,正好提供了一个合适的契机。无论是从价值取向还是工具取向的角度,诚信将成为市场主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条件。从长远来看,诚信才是最好的招牌,诚信是金。

  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年,中国企业发展的飞速发展取得了一些举世公认的成功经验,但是也产生了不少紧迫的危机问题。中国的企业目前正处在二次创业和转型的高敏感期,这十个企业发展危机,在不同地区和不同企业,有不同的轻重缓急表现,希望每一个企业都能正视这些已经凸显或暂时潜在的问题,防微杜渐,寻找对策,走上一条健康稳定、持续增长、科学发展的道路,最终使我国跻身于世界经济强国之列。

About 吉宁博士

真正的实战派企业培训师,长期致力于人力资本、公司行为、市场营销、企业战略及领导力发展等组织实践与研究,数十年来参与及主持过的管理咨询项目累计逾千次;受邀主讲过的各类企业培训课程累计逾万次。